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青年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以后,中央青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陈云号召中央青委的干部走出延安,到全国各地去宣传抗战,传达贯彻中央青年工作会议的精神。于是,在中央青委工作的胡乔木于1939年8月从延安长途跋涉来到长沙。同年11月,经常德进入湘西辰溪,随后到达湘西安江。胡乔木在湘西境内两次遭遇国民党宪兵的盘查,最后智勇脱险。
巧借《英文词典》智退宪兵
中共湘西工委当时驻在沅陵。但是胡乔木没有去沅陵,因为湘西到处是机关、学校、工厂,有一派“战时繁荣”的景象,加之国民党军队军营关卡遍布,所以不敢四处多活动。胡乔木去了辰溪,到了湖南大学、桃源女中和一些工厂。
湖南大学当时设在辰溪的龙头垴,中共早在该校建立了支部,并且发展了一批师生党员,积极宣传抗日思想,推动抗日救亡工作。胡乔木到辰溪第二天就找了湖南大学的几个同志在校外一处僻静的地方开了一个小会,介绍全国的抗战形势和传达中央青年工作会议的精神。
正当大伙在开会的时候,一个国民党宪兵向他们走过来。此时如果四处逃散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如果突然停止开会更会引起国民党宪兵的猜疑,大伙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时胡乔木摸了摸上衣口袋镇定地说:“大伙不要紧张,你们都是湖南大学的学生,我装成是你们的老师,教你们读英文单词吧!”
宪兵走过来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为尽量让胡乔木少开口露出外地口音,湖南大学一个学生就说:“我们在这读英语单词。”
胡乔木见大伙也很镇定,随后就跟着带读起英文单词来。可宪兵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也张着耳朵在听,并且上下仔细打量着胡乔木,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胡乔木胀鼓鼓的上衣口袋。
宪兵问道:“你上衣口袋里是什么?”
胡乔木不慌不忙地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本袖珍英文词典。这本英文词典是胡乔木从延安带来的,一路上除了衣服就只有这本词典。宪兵一见没便宜可占,就吆喝大伙走开。大伙借机离开后换了个隐蔽安全的地方继续开会。后来才知道原来大伙开会的那地方正好在国民党一个军营附近。胡乔木此次借助《英文词典》成功脱险。
乡音露馅舌战解危
负责湘西青年工作的王铁铮在辰溪陪胡乔木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胡乔木、王铁铮和省青委的杨隆誉一同去了安江。从辰溪到安江有80多公里路,出发前,他们为避开嫌疑,没有走小路,而是光明正大地走大路。不过,上路时,胡乔木建议大伙都换穿了长衫,胸前戴上校徽。
走在去安江的路上,胡乔木说:“我与铁铮同志是表兄弟,万一出什么事,杨隆誉同志就出面解解危。”
王铁铮惊奇地问:“咱俩一个江苏,一个山东,怎么成了表兄弟了?”
胡乔木指了指别在胸前的校徽牌说:“就这么着,我们都是教书的,不是师兄师弟么?”原来是这样,三人都笑了起来。
从辰溪到安江,他们三人沿着公路有说有笑地走,公路上的宪兵来往不断,见他们三人一身教书先生模样,宪兵也就没找他们的麻烦。只是到了一个哨卡虚惊了一场。
那天他们三人走到一处哨卡,碰到国民党宪兵一个班,为首的宪兵班长看到胡乔木就拦住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去哪里?”
胡乔木说:“桃源女中的老师,去安江开教育工作会。”
胡乔木的外地口音引起了宪兵班长的注意,紧跟着问胡乔木“你是哪里人?来湘西干什么?”
胡乔木镇定地回答:“我是江苏的,在湘西教书。”
宪兵班长更加疑惑地问:“江苏的?大老远跑到这里来教书?”
胡乔木说:“对呀,我来女中几年了!”说完,胡乔木有意指了指胸前的“桃源女中”牌牌。
这时一个宪兵建议先把他们带到营房再说。
此时,随行的杨隆誉连忙出面说:“长官,这两位先生都是我的同事,是桃源女中外聘了多年的教师,自从女中迁来辰溪后,他们也跟着迁过来了。我们现在正准备去安江开教育工作会。”
为首的宪兵听杨隆誉一口湖南本地口音,见他们都戴着“桃源女中”的校徽也就走走过场地盘问了几句后就放过了他们。
胡乔木摆脱了这次险境后一路顺利。夜晚,他们在一位贫农家的稻草堆里借宿一晚。由于沿途未遇上车,胡乔木等三人就这样步行到了安江。在安江办完事后经邵阳去了长沙。随后在长沙召开了省青委工作会议。胡乔木在会上传达了中央青委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中央青委分派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