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多文豪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壹
  
  宋金和议签署后,南宋王朝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期。初步安定的南宋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
  南宋时的江南,已经不再是司马迁所写的蛮荒之地,其地的水田之利富于中原。南宋在和平的环境下,很快就迎来了农业的丰收。满眼望去,是阡陌纵横的农田、水网密布的河流和点缀其中的小船和油菜花。人们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架田”。
  农业的丰收和农业技术的不断翻新,专业的农业书籍开始出现,专门以农村劳作和生活为创作内容的“田园派”文人也开始出现。比如毛翊在《吴门田家十咏》之一中就细致地描写了农业生活:
  竹罾两两夹河泥,
  近郭沟渠此最肥。
  载得满船归插种,
  胜如贾贩岭南归。
  朝廷对读书的鼓励,对读书人的厚待,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许多北方的读书人在南渡逃亡途中,能够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屡有丢失。因此,他们南渡后因缺少凭证,面临证明身份和官职的困难。南宋政府非常慷慨地允许他们重建档案。另外,朝廷地方州县还按时将本地没有出仕或者流寓的读书人上报尚书省,提拔读书人。南渡的文人纷纷恢复了往日的身份地位。物资繁荣,制度保障,文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暖房。
  
  贰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读书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誉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李清照自幼聪慧,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建中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给46岁的李清照只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之后,李清照孤独地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流露在了当时的作品中。比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忽寒忽暖的不适气候,淡薄寡味的清酒,窗外呼啸的秋风,似曾相识的北方过雁,满地的黄花,庭院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向我们描述了李清照的清静生活。词中流露的愁情远远超过了她前半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整日被孀居之苦、沦落之痛和经济的窘迫所困扰,挣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之间。
  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家境殷实,生前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他死后,很快就有人盯上了这些财富。宋高宗宠信的御医王继先登门,提出用300两黄金来收买李清照保存的古籍文物,李清照没有答应。后来,社会上又流传李清照“颂金通敌”的传闻来。当时金兵压境,朝廷本身流离不定。李清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携带古籍文物追赶朝廷,希望通过向朝廷献宝为自己洗刷罪名,同时也保住文物不至流散。
  李清照跨山越海,跟随朝廷的踪迹。1132年,南宋局势略趋稳定。李清照决定将15车藏品中的绝大部分寄存到随皇室逃难到洪州的弟弟那里。然而,当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藏品化为灰烬。
  再次受到沉重打击的李清照带着随身的最后一点藏品辗转到了绍兴,租赁了一位钟姓的读书人的房子住了下来,把所剩的几箱书画古玩置于卧榻之下,闲时开箱把玩。不料,一天夜里,窃贼挖墙而入,盗走了其中的5只箱子。李清照伤心欲绝,为了重获藏品,不得不公开悬赏寻物。没几天,那房东拿着18轴画卷领赏来了。原来这一切都是房东预谋好的。他变卖了多数藏品,拿着剩下的画卷来领赏。李清照无力抗争,只好花钱赎回画卷。
  就在李清照最无助、最愁苦的时间里,一个自称是赵明诚同学、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来拜访李清照了。张汝舟对李清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李清照孤身一人飘零异乡,也希望为自己的晚年寻找一个稳定的依靠,于是决定改嫁张汝舟。
  李清照的改嫁决定铸就了更大的人生悲剧。原来,张汝舟的出现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阴谋。那个御医王继先廉价收买藏品不成,便串通张汝舟,要他去娶李清照,名正言顺地得到赵明诚遗留下来的古玩书画以及其他珍宝。所以,张汝舟欺骗李清照,上演了求婚的丑剧。
  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宝物,遭到断然拒绝。张汝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李清照横加虐待,希望将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轻易拿到宝物。李清照认清了张汝舟的丑恶面目,决定与他解除婚约,当时二人结婚仅有三个月。为了顺利离婚,李清照同时检举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结果李清照离婚成功。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怎么样呢?因为缺乏资料记载,我们很难清楚地整理出她的生活轨迹。我们只知道李清照晚年写了《打马图经》及自序,据说还完成了赵明诚未尽的著作《金石录》,呈送给了朝廷。同时,李清照没有停止词的创作,在逆境中写出了许多作品。比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写于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避难金华期间。当时李清照的金石文物散失殆尽,孑然一身,而长江北岸金军正联合伪政权齐军再次南侵。漂泊流寓的李清照历尽坎坷,发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她有意泛舟双溪,舒缓一下情绪,但总放不下那江水也载不动的愁苦。可见,李清照的晚年岁月是极为悲苦的。
  正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命运的不幸让一个北宋时期的闺房词人冲破了花间闺怨词的樊篱,在逆境中创作出了大量杰作,成为宋朝第一女词人。
  
  叁
  
  绍兴有座“沈园”,是一处幽静、精致、清丽的去处。公园门口一块椭圆形的巨石写着硕大的“沈园”两个字。巨石被劈成两半,原本一气呵成的“沈园”两字硬生生被分在两处,仿佛在述说着近千年前发生在园里的一桩爱情悲剧。
  陆游和表妹唐婉就是这个悲剧的主角。
  1144年的绍兴城里,19岁的陆游迎娶表妹唐婉为妻。婚后,小夫妻俩恩爱无比,鱼水情深。谁料,第二年,唐婉就被逐出陆家,据说是唐婉在陆家和自己的姑姑兼婆婆不和,而且陆游的父母怕儿子和儿媳太过恩爱会妨碍陆游的上进心,所以常常责骂唐婉。陆游是个孝子,在母亲的压力下,不得不将心爱的唐婉休掉了。
  陆游与唐婉分手后,陆母为他另娶王氏女子为妻。唐婉也改嫁给宗室赵士程为妻。
  陆游从此一心苦读,逐渐在东南文坛崭露头角。陆游在襁褓中就经历了宋金战争,随在汴梁为官的父亲南迁。他目睹乱世,立下了抗金复国的志向,小小年纪就书写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抒发抗金复国的志向。
  1153年,陆游去临安参加“锁厅试”。所谓锁厅试,就是恩准大员子弟和宗室后裔参加的专门考试。开考前,秦桧特地把主考官陈之茂请到宰相府,暗示他定自己的孙子秦埙为第一。陈之茂在阅卷的时候发现陆游的文笔流畅、见解不凡,顶住压力取陆游为第一名,而定秦埙为第二。
  1154年,陆游去参加礼部的复试。秦桧安排心腹魏师微、汤思退为主考官。尽管陆游的复试卷子答得最好,两人还是将秦埙推为榜首。由于所有录取者的考卷都要公布,秦桧等人干脆不录取陆游,免得陆游的卷子公开。
  复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心中倍感凄凉。第二年的春日,出师不利的陆游前往绍兴城外的沈氏花园中赏春散心。在园中,陆游偶遇同样来游春的赵士程和唐婉。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互诉离情。唐婉派人以一些酒菜相送,默默地随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在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风》,感慨万端,也提笔写了《钗头凤》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婉就因心情忧郁而死。现在这两首《钗头凤》都刻在沈园中,常常有后人驻足壁前,感叹陆、唐二人的情思和无奈。
  秦桧死后,又过了三年(1158年),陆游才出任了福州宁德县主簿一职。当时的陆游已经名闻天下,宋孝宗亲自召见,赐陆游进士出身。陆游终于得到了迟到的功名。遗憾的是,陆游始终在中级官位上徘徊,因为他抗金复国的志向和朝廷的指导思想格格不入。陆游历任夔州、蜀州、嘉州、荣州等地的通判和知州等职。乾道八年(1172年)冬天,陆游调任闲官,从南郑(今陕西汉中)赴任成都,途经剑门,遭遇了小雨天气。年近半百的陆游写下了《剑门道中遇微雨》一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舍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四年后,陆游在成都遭弹劾罢官,归隐田园。
  陆游晚年,生活清贫,虽然仍不忘其志向,但他心态归于平静,常乘小舟出游村野,观赏山水:“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此后,陆游几次重新出山当官,依然是知州一级的地方官。不是因为开仓救济遭水灾的百姓,因“擅权”罪名被罢职还乡,就是因为上奏谏劝朝廷减轻赋税,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被罢官。陆游从此蛰居农村,与官场绝缘。
  晚年的陆游过着耕读乡下的田园生活,每天品茶、吃斋、种菜、读书、写诗。他的一生留下了9000多首诗词,被视为古代作品最多的作家。他的前期作品多为爱国诗,充斥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后期多为田园诗,恬淡自然、风格清丽。备受打击的陆游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了像日历一样厚的诗稿。绍兴农村的美丽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以及农家的纯朴好客,使陆游对乡村怀有深厚的感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在内心深处,陆游一日也没有忘记抗敌前线,报国信念至死不衰、愈老弥坚。写于晚年的《诉衷情》成为陆游的代表作: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嘉定元年(1208年)的一个春日里,84岁的陆游原本想去乡村采药,结果走到沈园就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到园里休憩。当时的沈园已经数易其手,热闹不再。陆游睹物思人,写下了: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荚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已是子孙满堂的陆游最终还是放不下这相思之情。陆游的一生看似没有波澜,实际却是压抑的,心情并不舒畅。重游沈园,陆游深受打击,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临终前,陆游留诗一首作为遗嘱: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肆
  
  李清照和陆游为南宋文坛开了一个繁盛的好头。
  许多朝代都有昌盛繁荣的物质基础,但并不一定能有同样繁荣的文坛。物资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并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如果说江南的秀丽山水和朝廷厚待读书人的制度为南宋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但将一个文人成就为文豪,所必需的最重要条件肯定不会只是钱财供给和官爵俸禄。有的时候遭受贬谪的境遇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对文豪的成长更为有利。如果李清照一直在汴梁过着大家闺秀的生活,她最多是一个婉丽的词人,只会留下更多书写闺苑生活的词;如果陆游平步青云、北伐复国,他的作品内容就不会拓展,意境也不会深入。
  南宋对文人表面的尊崇和思想的压制贯穿始终,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个瑰丽灿烂的时代。
其他文献
我们对66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加用桂利嗪(cinnarizine)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全部病例均为1992年10月-1995年4月期间的门诊患者,共
思 想政治工作的信服力,就是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及 其工作相信和佩服而产生的效力。提高思想政治工 作的信服力应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以情感人和以理 服人相结合。单纯地板着面
1临床资料我院1986年1月~1996年11月共收治梗阻性黄疽病人18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腹头痛38例,胆管病5例,十二指肠癌2例,胆总管或肝总管结石98例,化脓性胆管炎20例,胆囊癌5例,胆管
目的 :探讨口腔负压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微循环机制。方法 :紧张性头痛患者 2 0例 ,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 10例 ) ,应用口腔负压进行治疗 (0 .0 5± 0 .0 1MP
1968年,Greenhood提及非洲的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很低,而北美洲的非洲人则不同,认为这种差别可能是因热带非洲人群在儿童时期多次感染寄生虫而导致的免疫状态改变。作者基于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传染病,因未普遍展开流腮苗的预防接种,目前发病率仍高,而并发症较多,本文就流行性腮腺炎导致的心脏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儿科医生对流行腮腺炎所
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贵州省思南县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办法,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006年11月30日,阿尔卡特和朗讯正式宣布了双方合并的消息,一个年度营收高达250亿美元的超级电信“巨无霸”就此诞生,逼近全球第一大网络设备提供商思科。12月3日,在具有电信
北宋自太宗赵光义以来,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钱——相当于皇帝的工资,由“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的合称,总管国家财政)左藏库按月发放。唯有仁宗发扬风格,
阿斯匹林为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随着对阿斯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认识,阿斯匹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老年人小剂量预防服用阿斯匹林。大大降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