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热储勘查及研究:以鱼台凹陷为例

来源 :地质科技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台凹陷是一个中生代同沉积断陷盆地,其内部构造纵横,深部普遍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地热开发前景。为研究断陷盆地内碳酸盐岩热储特征,评价其资源潜力,在鱼台凹陷施工一眼2309.31m深钻孔,通过综合测井、产能测试、水化学分析、气体成分分析、地热水14C年龄测定等手段,分析了盆地内地热流体的来源及补给、热源储集、离子运移等条件。结果显示,地热井温曲线的增温异常与裂隙发育断位置一致,指示了地热水来源方向;地热水Cl-、Na+含量较高,其离子组分形成原因与岩盐溶解有关;鱼台凹陷东南部断裂交汇处附近地热水表观年龄43.5ka BP,校正年龄10.752ka BP,时间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研究认为,鱼台凹陷存在较为活跃或年轻的地质构造,是热储的热源之一,区内奥陶系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约为2.12×109GJ,合标准煤7.27×107t,资源潜力较大,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其他文献
生命体的适应性定向运动行为是其生存繁衍的重要基本功能,仿生材料的定向运动的一般机制和运动功能的系统化设计是活性物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报道的大部分人工仿生系统难以同时具备运动方向可控与环境自适应性,在诸多人工仿生系统中,自振荡凝胶体系具有内驱动力和运动方向可控等优点,是研究仿生运动的理想体系。本文运用高分子水凝胶合成与表征、CCD运动观测追踪和傅里叶变换等实验手段和分析工具,在Belousov
煤矿底板突水事故研究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对煤层底板突水事故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底板突水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演化、危险源评价以及危险性动态评价方面亟待深入研究。因此,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出发,围绕底板突水危险源动态演化特征以及底板突水危险性动态评价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底板突水危险源辨识为切入点,以“危险源分析→底板突水危险源演化特征→底板突水机理→底板突水危险源评价→底
学位
学位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灾害多发,严重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冲击地压是煤岩体应力与结构的突变,其孕育和发展过程通常涉及煤岩体裂纹扩展而诱发大尺度破断。因此,开展煤岩裂纹动态扩展过程的精准反演与刻画研究,对于揭示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及实现可靠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地质和开采条件耦合作用下,采掘空间煤岩体变形破裂过程复杂,存在着张拉、剪切或张剪复合多种断裂类型。目前,定量地震学的震源参数解较好地
学位
目前,煤炭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在短期内无法被完全替代,而我国浅层煤炭资源已近于枯竭。但深部地层高渗透压、高地应力、高地温的特点使得煤矿灾害发生率剧增。为减少采煤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有学者提出‘无人采煤’的概念。实现无人采煤需要大量技术支持,这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煤岩界面在线识别技术。太赫兹技术在近三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使用太赫兹波识别煤岩界面尚处于有待探索的初期阶段
固体充填是一种兼具固体废弃物减排和地表沉陷控制的煤炭开采技术,对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期的开采,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已经步入深部开采阶段。而现阶段有关充填开采岩层移动的研究成果多以浅部工程为背景获得,从而限制了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在深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为此,本文综合运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多种方法,对深部固体充填开采岩层移动规律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耦合数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新型灭火技术,在扑救石油化工等火灾中有较多成功应用,随着跨障碍、大高度举高喷射灭火需求,压缩空气泡沫流体在消防长管道内的流变特性、压力梯度变化和流动特性及规律对管路系统的影响,是制约举高类消防车管路有效输送灭火材料的难题。因此,本文综合理论研究、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相结合的研究思维,探究压缩空气泡沫在管路中的流变特性,为压缩空气泡沫流动规律、过流
沸石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可调的酸度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中具有CHA型拓扑结构的SAPO-34和MFI型拓扑结构的ZSM-5已成为重要的甲醇制烯烃(MTO)反应催化剂。MTO作为非石油途径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技术在于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发。因此,开发高性能MTO催化剂,实现分子筛催化剂的绿色合成对MTO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