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学习型出版社的建构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与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组织竞争关键优势,很多组织按照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创新理论进行了改造。传统型出版社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挑战,这就要求建构学习型出版社。知识创新过程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相转换过程,推进知识创新就要求组织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也有边学边干、搜索学习、科学学习、边使用边学习、知识外溢等学习类型。以知识创新模型与组织学习过程类型内在机理为基础,提出构建学习型出版社几条路径与建议。
  关键词:组织学习;学习型出版社;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5-0174-04
  引言
  组织学习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组织生存的关键优势资源。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基本含义是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构建和调整组织而进行修正的过程[1]。由于组织可以将个人知识凝聚在一定方向并给予支持,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有着内在的关联。野中和竹内将组织学习看成一个企业推进知识获取、创新并使之传播到整个组织,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组织体系的能力。野中和竹内还创建了一个知识创新模型,这个知识模型的核心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相转换(四种类型),使得知识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2]。组织学习的过程有四种类型:边干边学、搜索学习、科学学习、边使用边学习和知识外溢学习。组织知识既是组织学习的前提,又是其生成的结果,而组织学习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与能力。当下学者与企业界强调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知识创新质量,才能迎接这一“自然选择”的适应性过程。
  当前出版企业同样面临复杂性的内外环境挑战,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组织知识,才能适应这些挑战。日本学者小林一博曾经在《出版大崩溃》中描绘了日本出版业的悲惨景象,中国出版业的局势也不容乐观,尹飞舟等呼吁要做学习研究性的出版人[3]。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指出,建设学习型出版企业一方面旨在回应组织复杂变化情况适应性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出版社内部变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凝聚企业竞争优势路径的生成[4]。出版社作为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专门机构,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出版社对这一问题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5]。出版社是知识密集企业,建构学习型组织不仅仅是因为适应性问题,而且还事关整个中国知识更新问题。面对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出版社只有创建学习型出版社,才能有效解决出版社面临的问题[6]。
  本文拟通过揭示SECI知识创造模型内在逻辑,分析组织学习的四种类型如何才能更有助于知识创新,基于此我们分析当下中国出版社构建学习型出版社促进学习以及生产优质知识的几个策略。
  一、组织知识创新模型与组织学习的四种类型的内在机理
  组织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要想生存就要不断地创新,但是新产品与新模式往往具有高度的风险性,这是由于创新需要处理复杂的知识,而组织的理性能力往往是有限的。管理知识诸多创新模型的基础在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分,尽管学者对于二者定义有所差异,但这一区分是从知识的可表达性角度而言的。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的知识,诸如公式、概念体系、图标、手册等都是显性知识的典型代表。显性知识侧重要“know what”,是可以更容易传递与积累的清晰知识;所谓隐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不是不可能)的知识,隐藏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或者存在于组织的常规之中,主要侧重于“know how”,不少人能够精致地做出一些产品,但却不能表达出来。企业之所以具有特殊的气质难以模仿,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另一方方面主要是隐性知识难以传递与学习所致。组织创新的复杂性就是意味着易于处理的知识难以指导实践,这时候模糊的隐性知识就非常关键,往往是一个组织区别另一个组织的重要标志。
  野中和竹内的SECI理论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作用称之为知识转换,这种知识转换有四种模式:
  第一,他们将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过程称为“社会化”,即组织成员个体互动性交流,难以通过概念化的符号、公式、体系传递。尽管如此,成员互相交换隐性知识,往往因为更生动因而易于掌握。就组织层面而言,由于隐性知识主要实践操作层面的知识,因此,往往物化在企业的常规里,这些常规一般是外人难以模仿的。
  第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被称为“外在化”。隐性知识尽管对企业很重要,但是,由于难以表达出来,转换成为可供研究与创造知识,就限制了隐性知识发展。因此,组织需要促使成员将模糊的隐性知识转换成为清晰的显性知识。就组织层面而言,诸多的经验、常规等需要转换成为显性化的手册、制度等,从而成为企业宝贵财富。
  第三,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被定义为“组合化”。仅仅将隐性知识转换成为显性知识还不够,还要创造性地根据组织目标与现实约束,将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改造,创造出更多的显性知识。
  第四,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被称为“内在化”。显性知识需要转换成为组织成员实战经验以及组织常规知识,才能真正地实现知识创新。仅仅是转换成为各种各样的规则、手册等显性知识,而不是根据实践将之内化在组织成员的行动里,就成为空洞的知识。
  SECI理论认为,通过这样的转换,无论是组织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质量都得以提升,个人知识就上升到小组知识,最后上升到整个组织的知识,这是一个知识转换螺旋上升的过程。而知识创新还需要组织的支持,最终形成组织的知识资产。
  SECI理论准确地看到了企业知识转换的过程,刻画了组织诸多层面的知识创新。但是,这种理论重视的是组织的认知知识、行为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情感知识激发功能。情感对于一个组织创新而言,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例如,一些企业可能技不如人,实战操作能力也不如人,但整个组织充满着积极向上精神以及奋斗的激情,其机会往往会更大一些。近年来一些企业领袖不断强调情商在组织创新中的地位,就是意识到了组织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制度层面的创新、实践经验的更新,而且还体现在情感方面的创新。   不同知识之间的转换意在说明,无论哪种知识都需要通过学习主体不断地通过交往、模仿、互相启发等方式来提升知识创造的质量。知识创造过程是通过组织学习过程来实现的,无论哪种知识转换形态,都离不开组织成员与组织层面的学习过程。
  主流经济学由于其假设理性经济人超理性性质,能够对于市场变化作出及时性的反应,因此学习在新古典模型中的地位就比较弱。但是,随着西蒙有限理性的提出,学习的必要性就彰显出来,因为人的理性计算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有限的,个人往往通过互相模仿而进行学习,每个人做他人做的事情。模仿成功的个人或组织行为,能够降低学习成本,但领头者如果是基于错误的信息或信念,跟随者很可能也会跟着倒霉。个人或组织除了向他人学习外,过去的经验也会影响学习过程,知识的创造与转换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这种路径依赖同样能够节省新的学习成本,但过于关注历史也可能会导致路径锁定,阻碍新学习过程。熟能生巧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就是学习曲线。一些组织在开发某一产品时,前期成本较高,但随着组织越来越精通其此事,产品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以大幅度提升,企业是沿着某种“学习曲线”的轨迹运作的。一般来说,组织学习过程有五种类型:边干边学、搜索学习、科学学习、边使用边学习、以及知识外溢学习[7]。
  1.边干边学类型。边干边学是诸多学习类型的基础,就个人而言,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来自于专门化的分工,个人更容易精通某一领域的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斯密的制针工厂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另外,投资训练也能够提升个人效率,如果能够边干边学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工作效率。边干边学之所以能够提升整个组织效率,核心原因在于经验效应,组织是沿着学习曲线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的。边干边学主要是在制造业领域发生的,目的是提高组织成员以及整个组织的技能,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2.搜索学习类型。搜索学习主要是与组织活动过程相连,当组织要进行产品创新或设计新的流程,就需要搜索既有的知识以及其他组织的知识。由于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考察一遍再创新,因此,组织需要根据既有的知识与战略目标,在有限的范围进行搜索,学习其他组织的技能,但其他组织真正实用的知识往往具有模糊性,因此组织搜索学习一般是搜索那些较为成功企业知识,加以模仿或创新。
  3.科学学习类型。科学学习是要学习基础知识,这需要系统的教育,尽管如此,在企业创新阶段也可能运用到。科学学习可以扩大组织搜索知识范围,尽管是沿着某种可能是狭窄的路径扩展的,而且要多付搜索代价,但组织创新成功的几率也在增加,它还能为搜索提供重要的工具和理论库。现代社会发展很快,过去学会一部分知识就够用很久的时代已经过去,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在快速更新。基础知识变更要求组织学习也要不断地跟进,这也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经常派人到大学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原因。
  4.边使用边学习类型。在消费者使用产品后的反馈,对于组织学习更重要,边使用边学一方面通过对于使用者反馈知识的整理,可以修正那些产品设计的必要缺陷或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过程来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边使用边学习策略与边干边学小都运用了反馈机制来修正工作,但边使用边学习侧重于通过产品使用功能评价进行学习的。
  5.知识外溢学习类型。组织学习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个部门或组织,知识的来源也可能来自于外部。这种外部知识可以通过阅读期刊、手册等显性知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交往来获得那些具有模糊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也可能通过交流越过组织边界,因此,知识具有外溢性质。组织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向其他组织、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学习。一方面组织在知识外溢型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与知识创新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研究机构创造知识的积极性。
  二、组织学习的路径对学习型出版社的构建
  数字化时代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挑战,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改变了人们的获取知识、传递信息的模式。新闻出版总署负署长蒋建国指出,新媒体这匹“狼”来了,给传统新闻出版业带来了重大冲击,德国有多家报刊倒闭,美国正在构建三维制造革命[8]。构建学习型出版社的目的在于迎接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提升出版社生存竞争能力。当下出版社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短期行为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其结果是图书产品大量积压;营销方式徘徊于不重视营销与过度商业炒作的两端;集约化程度低,而且存在市场分割,等等[9]。这些问题也要求我们要以不断学习与创新知识思路去寻找新的出路。学习型组织以及知识管理理论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很多企业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改造,在出版界赫赫有名的汤姆森出版集团就改名为汤姆森学习集团[10]。传统出版社要想在新环境下生存并壮大起来,需要按照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理论进行改造,构建学习型出版社。
  通过上述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创新理论机制揭示,我们可以为创建学习型出版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出版社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最重要功能是帮助生产知识并传播知识,因此,出版社不仅仅要学习不断变化的显性知识,还要积累隐性知识,使得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螺旋能够持续下去。知识创新模型所揭示本质是知识螺旋式创新过程,内在地要求出版社要不断地更新既有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新媒体的挑战要求出版社不断学习新的媒介时代数字出版的知识,开拓新领域。中国出版社知识创新层次相对让然薄弱,特别是创新人才不足比较严重。创新队伍的劣势集中体现在创新产品上,其中意见最大的是专业图书内容擂台,同一专业题材,书名不同,内容大同小异[11]。在注重认知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学习之外,还要从情感角度激发员工创造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热情,推进知识创新。
  选择合适学习类型,对于建构学习型出版社非常关键。但一般来说,每一种学习类型都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构建学习型出版社,尽量要从全面学习的视角来构建出版社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基本路径。   第一,边干边学有利于促进出版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技术水平。无论是平时交流、模仿、师傅带徒弟等隐性知识学习,还是通过培训、手册学习、研讨会等显性知识的交流,都会显著提升出版社学习能力。出版社要为成员交流提供平台,通过模仿学习、心得交流、树立榜样、激励先进等途径,促进边干边学活动,从而提升出版社的组织学习能力与知识创新进程。
  第二,出版活动重要任务是搜索组织所学要的信息。出版社为了增进学习而要搜索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信息,还要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搜集信息时需要辨别、甄选,才能寻找到符合出版社需求的信息。订购单信息反映了读者需求的偏好,通过解读、分析,可以获取再次向他们销售图书的可能性。信息无处不在,但要学好鉴别、扑捉到关键信息,采集信息要在平时工作中进行,对时效强的信息要及时利用和开发。有学者指出,现代学科出现纵横交错的局面,选题策划人首先必须是杂家,学识渊博,还要力争成为学者型专家[12]。这就要求编辑既具有专门技能,又具有广博知识,最关键的是要具有学习创新能力。
  第三,基础科学的学习不仅仅能够扎实组织成员的业务基本功,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创新变得更容易。例如,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知识呈现几何式增长状态,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时时刻刻更新基础知识,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充电”。对于出版的产品书籍而言,要不停地创造营销渠道,进行流程改造,这就需要学习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创新的基本知识,以此为基础才能够把握瞬息万变的销售环境。新的销售渠道的出现,意味着出版商必须改变其经营方式[13]。为了促进科学学习,出版社要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加大对教育培训部门、学习场所、基本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同时为员工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四,信息沟通很重要,例如营销图书,需要通过营销代表、计划依赖人员以及读者等相关主体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不断学习,宣传册将隐性知识转换成为可以交流的显性知识。企业一旦发现读者不满意地方,应当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得读者顺利投诉或提供建议,从而有利于对信息的分析整理,从中找出图书产品的新创意与营销服务新内容[14]。
  第五,知识外溢性质要求出版社要加强出版社各个环节人员交流,再造组织流程。流程再造关注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编辑、生产、财务、营销等环节科学化,更要关注各个环节人员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流,利用知识外溢性,在交流中不断将隐性知识转换成为明晰的显性知识,将组织学习整体知识转换成为每个成员的操作实践中去。知识外溢性还要求出版社加强与同行的交流,通过交流促进知识创新螺旋不断地升级,提高组织知识创新的质量与组织学习的能力。
  结语
  学习型出版社的构建有利于传统出版社适应日趋复杂的环境,通过构建学习型出版社,可以提升出版社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质量与数量,形成出版社知识创新的螺旋,同时,激发组织情感,有助于出版社能够不断学习,从而对新环境挑战更有毅力。学习过程五种类型,有助于理解出版社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为出版社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基本路径。当然,要构建真正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复杂挑战的学习型出版社,仅仅从上述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视角促进出版社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 Argyris C,Schon D A.OrganizationalLearning:A The2 ory ofAction Perspective [M].Reading,AddisonWesley,1978.Argyris C,St
  Schon D A.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Theory,Method,and Practice [M].Reading,Add2isonWesley,1996.
  [2] Takeuchi H,Nonaka 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J].New York (NY)-
  Oxford,1995.
  [3] 周玉波.资源建设与出版竞争力[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周永斌,刘军.学习型出版企业的构建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1,(3).
  [5] 杜传贵.出版社: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J].中国出版,2004,(3).
  [6] 戎其玉.创建学习型出版社[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7] 迪尔克斯,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 北京图书订货会委员会秘书处.2013年中国出版风向标[M].北京:线装书局,2013.
  [9] 顾金亮.出版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 周蔚华.出版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 王燕梅,等.出版发行产业链研究图书营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2] 易图强.图书选题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 贝弗斯托克.图书营销[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 李琛,吴秋琴.图书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责任编辑 吴 迪]
其他文献
听了留言电话,方知纯子遇上车祸已经陷入昏死状态了。达也一时怀疑起自己的耳朵了,因为他俩刚才定妥了举办婚礼的场所。当达也听完留言上的补充说明,眼前一阵发黑。留言说明
2008年市场回顾从市场运行情况看.2008年初.中国电工钢形势较好.由于二三月份是电工钢需求的鼎盛时期.随着下游家电、电机、变压器等行业大量投入生产。市场交易活跃,市场价格上涨
你见过这样的公园吗?这个公园居然是一大片被人废弃的村落遗址。它就是美国西南部科罗拉多州群山峡谷之中的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占地2万多公顷,是美国三十多个国家公园中最古怪
"白瘢"是一头很丑陋的公牛,不知是因为遗传有问题,还是饲养上出了毛病,3岁牙口了,个头却还只有健康公牛三分之二大,身上毛色枯黄,不仅没有光泽,还患有体癣,露出一块块难看的
许多年前我被调往滇北开采石膏。那里人烟稀少,到处是连绵的群山和纵横的河谷,有不少飞禽和走兽。尤其一群巨大的山鹰在一片荒凉的谷地盘旋。我决定去捉几只。那天清晨,我带
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核心就是企业需要有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全面、重大、系统化创新发展是“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重要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任
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应该基于新课程的发展理念,真正将学生放于主要的位置上,引导他们去探索英语的趣味性。同时,英语教师也要注重学
一座千疮百孔的山体也有欣欣向荣的一天?一座无主的矿山也有变身有主公园的一天?一座被人遗弃的山体也有被人翘首以待的一天?一座山没有想到,一群人也没有想到。站在南宁市隆
文章从中国的品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了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品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