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H的转变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次初三生涯规划课上,有一位女生(我们就叫她小H吧)在做活动过程中脸特别爱泛红,使得本组的活动总是失败,课后小H找到我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疏导,该同学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脸红的习惯有所改善。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疏导
  第一次和小H(化名)接触,是我在给她们班上课的时候,因为是初三的人生规划课,所以我以一个杀人游戏作为热身游戏讲观察他人,六个同学一组,小H是第二组参加游戏的同学,当她抓到“杀手”这个纸条的时候,脸特别特别的红……,我观察到了,同时,同组的扮演“警察”的同学也立刻指认出来,小H就是那个“杀手”,游戏结束。我在小结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个游戏就是要会察言观色,像小H那样就很容易猜了……,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小H的脸就更红了。
  课后,第二天,小H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跟我聊起了她的“爱脸红”的毛病,老师提问到她,她会脸红;体育课练习800米,跑完之后,她会脸红;跟她们班的男生说话也会脸红….说到这儿,小H的脸更红了,红的就像五月的石榴花。
  五月榴花,都像一团团火焰在绿叶间燃烧,红得鲜亮夺目。这应该是最美丽的颜色一一石榴红,因为它实在红得不一般,不像深红那样内敛,不像粉红那样轻挑,也不像鲜红那样刺目,它的红似乎带着点黄色,却红的分明,因此榴花只能用可爱来形容。
  原因分析
  小H能够走进我的心理咨询室,说明小H的爱脸红的这个毛病确实是困扰着她的最大问题,从小H的描述當中,可以感觉到小H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女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就是在紧张的情况下特别爱脸红。小H很在意别人对于她的看法,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影响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所以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做到最好,跑步之后,其实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脸红,可能是小H太在意这个事儿了,其实,我觉得脸红是自然反应,女孩子脸红是多么可爱的表现啊,我很喜欢脸会红的女孩,表现真我不好吗,干嘛要隐藏呢,更不需要让自己掩饰什么。
  辅导要点
  爱脸红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反应,随时间推移会习以为常。但由于小H缺乏自信,因而特别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致对脸红特别在意。害怕别人会因此议论你,想自己不脸红,但又无法消除,见人脸红便成了你的心病。与人交往前你便担心自己会脸红,交往时更是认真体验自己有无脸红,时间一长,就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形成了兴奋点,只要你一进入与人交往的环境,就会出现脸上发热感和内心的焦虑不安,加上别人对此的议论或讥笑,更使你紧张不安,惧怕见人,从而形成赤面恐怖症。
  调整爱脸红的“毛病”:一是从心态上,保持平常心,心里就不会那么紧张,就不容易脸红了,像老师提问,要有心理准备,好好复习知识,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答错也不要紧张,放松心态,很正常。
  二是对脸红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允许它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抑制或掩饰它,不为有脸红而焦虑和苦恼,从而消除对脸红的紧张和担心,打断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不要在意自己脸红,红就红呗,这么多年的老同学了,说句话怕什么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有时候莫名的突然脸红,不要记在心上,不要太在意,实在觉得别扭,就用手敷敷脸,去水房洗洗脸,不要当回事就会好了。
  三是要进行自信心方面的训练。人前容易脸红的人,多数对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感,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要改变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经常想想自己有那些长处或优势,以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从而逐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先寻找一件比较容易的也很有把握的事情去做,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做完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下一个目标。每次跑800米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每成功一次,便强化一次自信心,逐渐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跑步之后深呼吸,尽量多走几步,使得脸红尽快散去,想到每个人都会有长跑之后脸红的“毛病”,其实是很正常的表现。
  辅导方法
  我通过心理训练来帮助小H克服爱脸红的毛病。首先给小H讲明白ABC理论,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针对小H爱脸红的情绪变化,首先分析出小H身上的ABC分别指代的是什么,A指代是诱发事件,也就是引起小H脸红的事情是什么?教师的提问,同学的开玩笑等等,而诱发事件本身不能造成小H脸红的结果B根据不同的诱发事件,小H对于诱发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观点的不用就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C小H脸红的结果。
  针对小H爱脸红的情况,我为小H设计了具体改善的方法简介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她脸红的各种场合,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脸红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脸红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象上面的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和脸红,就停下来不好再想象,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做完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脸红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脸红为至。
  第四步:按同样的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她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象,都要以她在想象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脸红为标准,否则不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她想象最令她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脸红,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脸红为止,又进入下一步的锻炼。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會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小H的爱脸红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主要是以为小H本身自己没有产生强烈的过分概括化的怨愤,反而能够主动找到心理教师去调节自己的爱脸红的问题,所以在改善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和心理教师配合,达到了改善良好的状态。
  总结与反思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再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缺点、失败及别人的耻笑等看成是一种常事,当成完善自己的功力,对别人的评价和议论自己心中有主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为人言所左右或无所适从。
  人会自卑,是因为他通过比较和自省,发现自己确不如人处。而处事成功,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一个人最终要克服自卑心理,就必须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学多干来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存在着对于自我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有一个在别人面前想要表现出来的理想自我,另一方面存在一个对于自我认识的判断,也就是自我认知。当一个人特别想要表现自己,理想自我的要求很高,或者对于自己的评价很低,自我认知不高的时候,这两种对于自我的认识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差。由于相差太大,自然也就没有信心可以做到理想当中自我的形象。所以,要解决小H脸红害羞的问题,我是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的,一个是降低小H对于理想自我的要求,另一个则是提高小H对于自我的认知。希望小H能够像石榴花一样红的可爱。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的生成。心理教师不要急于改变学生,而是试着去理解学生,我们必须练习当学生痛苦时,不要一起掉入痛苦的情绪无法自拔,而是学习觉察这份情绪,观察这份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练习内观与觉察,如此,为他人保有空间的时候,可以就处于当下,提供一个美丽的空间给学生。  关键词:教育;理解;信任;保有空间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在不同的个体咨询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差异化的丰富,也促使我
期刊
摘要:由于当前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庭教育的过分溺爱,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抗挫折能力较差。小学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习惯,并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觀、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挫折教育;良好品质  现代社会中,我国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 从小就娇
期刊
摘要:笔者梳理了国内外生涯课程实践的既有经验和发展趋势,从积极心理学取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探索建构我国特色的生涯课程体系,为高中教师开发和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更多思考空间。  关键词:生涯;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课程;积极心理学  生涯教育是运用一套系统的方法提高个人对生涯及组成要素的认知和理解,以帮助他人在生涯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生涯规划,尽可能实现其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互动式教育实践活动。生涯教
期刊
摘要:青春期开始于女孩子月经初潮和男孩子首次遗精的年龄。从心理发展来看,少年人在情绪上会出现剧烈波动,乃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现象。对青春期的情绪问题,应该认真对待、寻觅、缓解和疏导有效途径。情绪选择—让积极变成性格的一部分;情绪调节—修炼你的情商智慧;情绪转移—状态不好时换个事来做;情绪疏导—不被外界的事物迷惑。  关键词:青春期;情绪;有效途径  “青春期”又叫“发身期”或“思春期”。青春期在英语
期刊
摘要: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常常被老师和学生忽视。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启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在总结中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给力的小结能进一步延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达到延伸学习的目的。  在日常听课的过程中,我
期刊
背景资料:小光,男,13岁。据家长、班主任和班里同学反映,小光平时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不愿吃苦,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学校少有朋友,在家喜欢一个人玩电脑游戏;上课经常做小动作,爱和别人说话,有时因喉咙不适,还大声地连续干咳,影响正常课堂秩序。还常常以身体不适等原因,逃避学习。课后作业经常不完成,错误率高,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鄙视;希望跟女生交朋友,喜欢打电话找女生聊天,因此女
期刊
摘要: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点”入手,注重细微之处。把“点”做好、做“亮”,就是教育魅力的彰显。  关键词:细微;因材施教;成效;积极语言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学记》曾说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
期刊
摘要:面对不断形式推新、试题角度推新的北京历史中考,针对于薄弱区县的薄弱校的且基础薄弱的初三学生的学习中,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引领这样一批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学科的中考中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就几点教学中的实践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抓基础;讲方法;重实效  面对不断形式推新、试题角度推新的北京历史高考,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颇有不适之感。更何况对于薄弱区县中的薄弱学校且基础又很薄弱的初三文科学生呢!但
期刊
摘要: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是否满足了个体的需要,如果满足了需要就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R.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
期刊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之间的合作一般就是指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能实现目标。孩子们将来都是要立足于社会,想要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将自己融入集体中,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合作素养  从小我们军训的时候必唱的一首歌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