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出口产品质量促进的异质效应与影响路径

来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zhihu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创新促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高度融合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本文使用IRF提供的机器人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与高生产率制造企业相比,人工智能对低生产率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其次,人工智能的促进效应是通过替代低端劳动力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优化企业要素配置实现的.其中,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和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低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体现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考虑到机器人数据结构特征,对行业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产品质量贡献率达到82.01%.因此,创新引领发展就是要把握智能化高速发展契机,减少劳动力投入、优化要素配置、提高技术创新,从而助推我国制造企业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其他文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研究浩如烟海,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学界加大了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注度.本文对国内外新兴产业最新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现阶段研究主要围绕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统计、新兴产业政策效果评估、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展开广泛讨论,相关成果丰富了对新兴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和运行机理的认识,但在数据积累、研究范式、理论创新等方面仍需做更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兴产业研究和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应形成新兴产业统一的界定范围和精准的核
自生能力是林毅夫倡导新结构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文章从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两者结合的视角构建了对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提高交易效率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公司自生能力的提升传导路径.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2019年数据,验证了基本假设和机制假设.研究发现:交易效率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对企业自生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关键在于国有企业处于制造业的上游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还发现,在企业初创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和交
互联网已经广泛介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创新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时间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媒体,从而引发了媒体和广告行业的变革.本文结合三网融合的背景,研究互联网对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企业在媒体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高,市场结构和用户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媒介得益于其在信息传播效率和传播效用方面的优势,不断向传统媒体行业渗透,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对于媒体行业具有挤压和促进双重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它挤占
美国政府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301调查报告》中,将我国汽车产业的合资企业界定为实施所谓“强制技术转让”的载体.本文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辨析,主要的结论是: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是一种“自觉、自愿、合意、共赢”的公平交易行为,并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下,主导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美汽车合资企业是通用、福特等美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他们从合资经营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人为割裂和限制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协作关系,无助于改善美方的贸易条件和降低贸易赤字.
2021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以“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为主题,专家学者们围绕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问题、数字贸易与价值链、宏观金融、区域发展与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理论与应用、交通建设与企业发展、“双碳”与环境经济问题、人工智能、产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区域与环境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会议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
本文构建了的包含债券发行人、评级公司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博弈参与者最优策略选择,发现评级公司对债券首次评级和跟踪评级会选择不同的评级策略.基于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2010-2018年到期和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债券样本,实证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债券评级公司对首次发行的债券有普遍给予高评级的动机,而在跟踪评级时,评级公司更倾向于在评级信息中如实包含债券专有信息.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结论对于长期债券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同样有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第一,进一步打击“信用
碳交易试点的开启旨在降耗减排和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而绿色技术进步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还兼具资源环境约束作用.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2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测算了产出有偏技术进步指数并判断其绿色技术进步偏向,进一步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于城市产出有偏技术进步及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样本城市的产出有偏技术进步指数总体上大于1,其中东部地区和全国走向较为一致,中西部地区起伏相对较大.(2)从产出偏向来看,全国及东、中、西部城市的产出技术进步偏向非期望产出的比例都超过了50%,
人是生命体,渴望生命价值最大化.个体的生命价值,需要劳动的实践才能得以体现.但是,人总是面临约束性条件,限制了生命价值最大化.一是人的生命跨度(时间)有限.受阶层、职业、角色限制,个体在有限的生命中很难完成更多的任务;二是社会资源即劳动机会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机器人大量出现,社会的总的劳动机会逐渐减少.“元宇宙”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两种限制.第一,“元宇宙”在有限生命长度之内,让个体尽可能、最大化地体验更多元、更丰富的生命体验.第二,“元宇宙”用多元虚拟社会创设,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场所与劳动机会.“
选择碳排放衡量环境质量,从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对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利用1996-2019年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主要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态势,但就人均碳排放量而言,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中国尽管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量却仍远低于美国,近年来碳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的增速都明显放缓.(2)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CO2排放量呈“N”型关系,表明单靠收入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产生减
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市场化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主要体现为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数字技术发展的最佳市场化水平区间为第二区间(5.300<mar≤9.940);处在第一区间(mar≤5.300)时,二者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入到第三区间(mar>9.940)后,数字技术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略微弱化.因此,在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