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冲突缘何而生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们越来越多地见到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而港人与内地游客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过。
  香港如何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要说香港为什么会衰落,就要先说香港为什么会崛起。香港作为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优,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
   从1841年英国最初割占香港,到朝鲜战争爆发,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的香港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因为,当时的香港并没有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员、资金、货物,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那么自然没有必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港,多费一重周折。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年轻的新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被切断。不过,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不便,因为中国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
   当时的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既然中国并不十分期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港也就只有打酱油的份了。
   转机起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狭小。而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一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开始西方经济体系重建联系,寻求资源的替代来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开放面临重重问题。中国的办事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人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制,种种麻烦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这正好构成了香港崛起的条件。香港人熟悉大陆,也熟悉西方,这个有利条件让香港迅速获得了中国内地同西方间经贸往来的中间人地位。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随之建立起来的还有金融中心,这一点同样得益与中国市场:来自西方世界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同样需要一个便捷的交易中心。
   相比之下,台北、新加坡、甚至于吉隆坡,也都想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而不得,本质上的最大原因就是它们背后缺乏一个足够吸纳大量资金的市场。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可以和香港一较长短的对手是东京,其背后自然是整个日本市场。
  香港需要的转型方向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香港回归以后,这种有利地位却开始日渐褪色了。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和西方世界、以及台湾地区的联系日渐紧密,直接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香港绕道呢?
   当然,只要寻找到新的金刚钻,当然不担心没有新的瓷器活。用公司的转型来打比方:同样是做胶卷的公司,面临数码照相技术的绞杀,富士公司和柯达公司就是一好一坏两个转型。富士依托化学制剂方面的基础,转型做化妆品保健品,如今又是行业内的一个巨头了。而柯达选择转向印刷出版业,偏偏这也是个被电子信息产业挤兑的夕阳产业,于是柯达转型走得举步为艰,最终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走向末路。
   现如今香港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富士,而非柯达?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要寻找可以做大的朝阳产业,而且要是本地有条件发展的产业。那么香港的朝阳产业该是怎样的产业?
   首先,所有低端产业都没戏。香港的土地价格非常高,这对工农业发展是致命的,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能够应付如此高涨的用地成本。当然,工农业萎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自然的产业升级规律:香港有钱了,平均工资高了,需要维持低薪才能盈利的低端产业就自然完了。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两个原因限定了香港未来的出路只能在第三产业里找,并且只能是对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敏感的行业,而且必须是不易搬家的行业。今天的大陆显而易见是个比香港更辽阔更活跃的市场,如果一个产业能够轻易搬家,那么直接举家迁往大陆就是了,何必留在香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当年红极一时而今大举转向内地的影视娱乐业。第三个因素是,目标产业必须能够吸纳相当可观的劳动力数量。毕竟,香港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项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是当不了支柱产业的。少数超级富翁和大批贫民构成的社会连稳定都谈不上,何谈发展?
   但上述几个因素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一个产业如果在香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那就必然背负上沉重的人力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产业转型,无论在哪里都是要经过痛苦的调整,承担相当的风险。未来的道路是需要魄力,需要牺牲,才有回报的。当然,以香港之前的有利条件,能找的出路还是很多的。比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可选择的目标产业。香港毕竟是一个比出境游要廉价方便的旅游和购物目的地,旅游业也是少有的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产业之一。而香港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的转变还没有意识,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与内地产生冲突的根源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的见到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随便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诸如以下的消息:香港人将内地赴港游客称为“蝗虫”。 很有意思。旅游业是香港这几年少有的景气行业,可以说代表了香港产业转型的希望。可是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人觉得,香港不过是一个和内地许多劣质旅游开发区类似的地方。如此任性对待本地的旅游行业信誉,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再就是奶粉问题。内地人到香港大批量采购奶粉,许多商店货架为之一空。香港市民、香港舆论的反响不是“商机难得,扩大进货”,而是“内地人抢了我们的奶粉”。
   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起家,以自由贸易为荣的商业城市,竟然闹到要动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客户购物……这足以说明,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香港发达的原因。他们口里以贸易中心为荣,实际上却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这贸易服务于哪个市场哪个客户。他们不理解香港的崛起是依托大陆市场的结果,所以,他们是稀里糊涂发展起来的。今天的他们又稀里糊涂的停滞不前。当然,许多香港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欢将今天的停滞归罪于特区政府。
   在香港回归时中国政府承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所以,中国政府除了在少数基本问题上保持发言权,以此体现主权之外,在大多数具体的政策问题上并不愿插手香港内部事务。而香港特区政府无条件保留了英国人留下的施政纲领,却没有根据经济形势予以调整的意识。
   比如十多年前的庄丰源案:这是内地产妇赴港生子第一案,然后援引基本法规定,要求给孩子授予香港特区居民身份。当时的全国人大就给香港法院建议,提醒他们此例不可开。可是这个建议被公之于众后引发香港舆论强烈反弹,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试图操纵香港法律。香港最高法院顺应民意,裁定产妇要求合法。十多年后,香港大小医院几乎被大陆产妇挤爆,香港民众苦不堪言,香港法院只好修改司法解释,不再允许赴港产妇的新生儿获得特区居民身份。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香港一些舆论喜欢批判说香港今日的经济不景气是因为特区政府不遵循民意。其实特区政府不是不遵民意,而是盲从民意,才导致墨守成规、无力改革,朝令夕改的现状。
   那么,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是否可以扭转这个趋势、带动香港经济成功转型呢?香港舆论对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怀有极大的抵触,排斥内地普通游客,实质是香港人面对内地人时的优越感问题。香港人只要还有这个心态,中国政府任何试图介入香港内部事务的行动都只会招来更强烈的反弹。健康的、可持续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香港与内地,解决冲突,达到双赢,靠的是宽容与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
其他文献
白云苍狗,瞬息之间,已逝的时光愈走愈远;云卷云舒,四季更迭,过往云烟随风淡去。世间万物都在变幻,唯有心中的记忆不曾消磨。   ——题 记   算算时间,已经有四个年头没有回过老家了。四年前的冬天,爷爷走了,走得很安详。那天的情景我已记不大清,只记得漫天大雪染白了灵堂前的砖地,白杨树光秃着枝丫,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院中的梅花开得甚艳。   今年清明,我跟爸妈回了趟老家。望着沿途熟悉的景
期刊
儿童节渐渐成为了全民节日,大家不在乎是否过“五四”青年节,却过起了“六一”儿童节。在这个全民儿童节,你学会撒娇了吗?撒娇也会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它们可能出自一部热播电视剧或动漫,也可能来自某次网络事件,下面,我们就来一起get这些新技能。哭哭手——信不信我哭给你看  哭哭手,用手指在眼睛下面摆成流泪的姿势。这个手势来源于韩国组合 TWICE的歌《TT》,其歌曲旋律优美,让粉丝们欲罢不能,这个手
期刊
古代孩子们有玩具玩吗?当然有,古人最早管玩具叫“玩物”,从古至今,我国人民都偏爱益智玩具,而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号称古典智力游戏的经典。若追根溯源的话,这些游戏都有上千年的历史。  是什么让这些游戏如常青树般长盛不衰?答案是,在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坚实的后盾——数学。比如,七巧板与勾股定理有关,华容道脱胎自组合数学,而解九连环用的就是递归的原理。这意味着,当你毫不经意地拿起这些玩具准备游戏一番
期刊
1  我十四岁的夏天是从一道光影分界线开始的。  我勤奋上进,每天吃过午饭就爬上教室自习四十分钟。此时的教学楼最清冷寂静,过道上空无一人,热闹的只有铺天盖地的蝉鸣和满城熙攘的阳光。暖人的日光斜射而下,把走廊铺得一明一暗。分界线长长延伸,仿佛通向未知而迷人的远方。  我最喜欢踩着这道影的边沿、光的起点,一步一步,像走钢丝那样小心翼翼地张开双臂,维持平衡。突然,有不速之客闯进来,打破我仰面吸收的灿烂阳
期刊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成德善是一个美丽活泼,待人热情,大大咧咧的中学女生,在家排行老二,不像姐姐那样受优待也不像弟弟那样受宠,但是心地善良的她,其实也很受父母的疼爱和双门洞的街坊邻里的喜欢。万一我考不上大学  德善学习成绩不好,对于排名在班级里总是倒数的这件事,除了别人笑她“特功袋”(功课特别差的脑袋)时,她会条件反射大喊“呀!”一声的呵斥以外,好像也无能为力了。面临高三,还有一年就要考大学
期刊
一首叫《疯子》的歌里有句歌词:“有什么人生能够万无一失。”想起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若人生有“恢复出厂设置”这个按钮让你重新来过,你会按下去吗?   我们常感慨自己总是花很大力气,付出惨重的代价,明白一些最简单的道理。   每个人都会路遇迷途。   迷途是什么?迷途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机不可失是时不再来,是失之交臂是得不偿失。   只是,这件事很可怕吗?你走了一条畅
期刊
近期,学生寝室关系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时而是无话不谈的亲密伙伴,时而又成了无法忍受的“极品室友”。在前不久某媒体对135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显示,70.5%的受访学生曾为寝室矛盾而感到烦恼,67.6%的受访学生曾想调换寝室。而导致寝室矛盾的主因是:生活习惯不同、室友间缺乏沟通、性格不合。  “极品室友”让人无法容忍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奇葩室友”字样,诸如“室友打
期刊
制作龙舟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在东莞万江,00后男孩黄智冬无师自通,痴迷于做龙舟头和麒麟头模型,“大概是从小就喜欢看龙舟头,长大以后就一直想自己制作出来,便一路摸索到了现在”。因为痴迷而被激发出的力量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00后都是标新立异的,热衷于追逐最新潮时尚的文化,但我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当同龄人还在玩手机游戏、刷抖音视频时,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制作龙舟头、麒麟头模型上,毫不夸张地说
期刊
湖南大学大四学生范石钟是大家眼中当之无愧的“范大师”。这个来自陕西的农村男孩,在大学期间就几乎拿遍了全球各项设计大奖,被不少设计大师称为“天才”。各种奖项和赞誉,没有扰乱这个22岁男生的心。他谢绝了微软、阿里巴巴等众多名企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继续在学校读研。  最年轻的国际设计大师   出身于西安农村家庭的范石钟,从小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读小学的时候,范石钟就担起了家里写春联的“重任”,还在学
期刊
“当你在人生中感到烦恼和忧愁的时候,就到黑森林来,敞开胸怀,遥望树林,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个生灵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这段《茜茜公主》电影中的经典对白,最好地诠释了德国黑森林的魅力。田园牧歌,童话诞生地  黑森林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之所以称它为“黑森林”,是因为这里漫山遍野密布着冷杉和松树,远远望去,叶子绿得发黑,所以得名。它的黑并不是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