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质疑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途径,巧诱情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将三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兴趣 质疑 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既说出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说明了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深入对知识的探索研究。正如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找到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呢?这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情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放开活动的空间;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1.创设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真实、有趣、可操作的思维情景中学习,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情趣,课堂就能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场所。教学中,精心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里”。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2.鼓励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孔子要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也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之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方可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以高涨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进而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从具有征服性和刺激性的成功中获取愉悦的情感体验,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及其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3.巧诱情感,促主动探索,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都有密切的聯系。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启迪孩子们的道德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辨别力。“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功与失败的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获得知识、有所成就的巨大动力。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引导,沟通师生、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情感转化。
  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上课精神饱满,教风严谨,衣着整洁,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文明亲切,板书工整美观,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产生乐学的心理和自主学习的动机。
  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心理活动的忠实伴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状态,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集体关注,容易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由此产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倾向。
  教师善于向学生提出适度的希望和要求,并为学生创设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跳一跳,能摘到”中经过努力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经常用“对”、“很好”、“精彩”、“聪明”、“能干”、“勇敢”等激励性语言适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习的成功与进步,将暗含期待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更能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
  教学情感诱发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抓好问题的尝试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充分利用“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情境,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心态,在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下,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焕发起学生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志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湖南出版社,2000
  3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应积极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中学生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是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
期刊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1.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应具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进行创造性教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
期刊
摘 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灵魂,音乐还可以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笔者将从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简要谈谈自己运用音乐来建设班级、管理班级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希望能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一些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音乐; 班级工作; 班歌; 管理  "Music" is thin to have no voice  ——Shallow talk music in the class w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问世以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新课标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且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个专门条目。这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语文知识问题?为应对语文知识观的变化,语文教学必须作出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尝试运用创设情境、巧设论题、及时评价、合作学习等方法,得到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参与教学模式,除了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角度来提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一般结构外,还力求体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从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在教师指导下,建立一种自觉、
期刊
【摘要】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本文就是探讨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 语文教师     1.搜寻信息,博览群书。汉语是一个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的进步,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早在
期刊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趣”还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