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复合型丝素神经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为复合丝素支架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两种分子质量的丝素蛋白,并通过静电纺丝、编织、涂层等方法制备复合型丝素蛋白导管,将导管在兔子的背部皮下植入,设定相应时间点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观察导管的生物安全性以及促坐骨神经再生能力。结果:在兔子背部皮下植入模型中,24周时导管表现出良好的降解趋势;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导管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该导管
【机 构】
:
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20028,31771054,516031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复合型丝素神经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为复合丝素支架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两种分子质量的丝素蛋白,并通过静电纺丝、编织、涂层等方法制备复合型丝素蛋白导管,将导管在兔子的背部皮下植入,设定相应时间点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观察导管的生物安全性以及促坐骨神经再生能力。结果:在兔子背部皮下植入模型中,24周时导管表现出良好的降解趋势;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导管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该导管
其他文献
炎症机制参与产后抑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明确炎症通路在两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产妇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抑郁研究及治疗的深入。在分子水平阐明妊娠期糖尿病与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可能突破现有药物的局限,发现更好、更特异的药物干预靶点,减少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的:针对不同心率水平人群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基于一项中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开展包含性别、年龄匹配的700例高血压病例及700例对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23对病例对照在性别、年龄匹配的基础上还具有可比的静息心率状态(心率≥80次/min或心率<80次/min)。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计算不同心率状态组中YKL-40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并计算YKL-40水平与心率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
目的:研究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联合中药贴敷促进腹腔镜阑尾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SAP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是否并发ARDS分为A组(并发ARDS)和B组(无ARD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P患者呼吸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者,A组32例,B组30例。两组单因素
目的:观察揿针预治疗减少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患者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给予唑来膦酸(国产)首次静脉滴注的患者13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心脑共主神明”理论采用针刺联合拔罐治疗老年肿瘤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拔罐组)50例、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组)50例,均连续治疗4周。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问卷)进行评价研究,观察两组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G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在轻度抑郁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G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中重度抑郁状态方面,两种方法均可降低GDS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QLQ-C30问卷比
目的:探讨深度堆叠式稀疏回归在癫痫患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提取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稀疏回归模型,以逐层连接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堆叠深度结构,并使用波恩大学提供的癫痫EEG数据来评估该结构。基于癫痫EEG数据,构造了3个分类任务。在每个任务上,使用不同的特征选择模型来选择特征,然后使用两个分类器根据选定的特征进行异常EEG检测。结果:深度堆叠式稀疏回归模型所选的癫痫EEG特征相比基准模型更具有区分度。结论:添加到原始特征中的随机投影可以堆叠的方式连续打开原始特征空间中存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走罐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走罐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走罐治疗可降低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目的:探究浮针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浮针疗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依据急性运动损伤处理(RICE)原则给予休息(R)、冰敷(I)、加压包扎(C)、抬高患肢(E)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肿胀程度,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等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开始之前,对两组VAS评分
目的:评价针灸任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任督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日均排尿次数、治疗1个月后尿失禁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日均排尿次数少于治疗前,且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排尿完全自控率高于参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