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道德构建的制度性匮乏

来源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脉曾点燃了遥远东方的文明之灯 ,肥沃厚重的传统伦理土壤培育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然而 ,社会进步离不开道德 ,也离不开法 ,在人类文明迈入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传统伦理的历史积淀令中国的法治之路举步维艰。探讨中国传统伦理建构中的制度规约匮乏 ,是为构筑一套建立在现代法治理念基础上全新的伦理机制找到一个新的契入点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同时推动我国伦理文化自身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The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ignited the lamp of civilization in the far east, fertile heavy traditional ethical soil to cultivate the world-renowned ceremonial state. However, social progress is inseparable from morality and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law.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entering the modern society ruled by law,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traditional ethics makes the road to rule of law in China difficult. To explore the lack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s to find a new integration point for building a set of new ethical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idea of ​​modern law and ruling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our own ethical and cultural further Perfect and development
其他文献
《周易》以太极为根,建立了以“天人合一”为灵魂的、以和谐均衡发展为根本原则的太极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既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的形上反映,反过来又对中华民族生存方式产生
忠,既是一个伦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本文从管仲不死纠难谈起,旨在发掘为臣之道对"忠"的正确诠释,力批臣子对君主无条件地愚忠.其中,管仲释"忠"为臣应忠于江山社稷而非为
传说中的“舜歌《南风》故事,透露出重要的历史信息。虞舜在历史传说中,是一位有孝行、布仁德、躬藉处苦,爱民勤玫、明哲贤能,集宗法社会诸多美德于一身又建立了地辖“九州”的王
《诗集传》是朱熹对《诗经》的注释 ,其中贯穿着他的“劝善惩恶”的诗教观。特别是在婚恋诗的评注中 ,朱熹阐明了他的爱情婚姻观 :生有定偶而不相乱 ;夫妻之间 ,德重于貌 ;夫
吴宓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现代阐释 ,认为 :孔教为中华文明的支柱 ,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融汇东西文明的精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中国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的寄托 ,他以执两
文章综合分析了冯友兰在各个时期的理论 ,对其新理学的内容进行了新的界定 ,并对这一哲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新的论证。对廖平之学做了初步介绍 ,提醒人们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 ,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 ,人们以前并没有把
阿隆继承了韦伯拒斥决定论的思想,同时对他的相对主义作了批判和超越。本文试图通过对阿隆批判和超越韦伯相对主义的两个缺陷——价值选择的非理性和科学的无根性的评述和分
“礼”是儒家历来所重视的一个概念,而礼正是儒家所谓的小康之世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儒家的政治理想是经由小康之世最终实现大同,而要实现小康,就必须恢复礼治。孔子“礼”
诗人 (文人 )以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塑造出新的山水。正所谓“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因为历代文人的不断投入 ,才使得山水有了灵性 ,使美的自然更美 ,并为后人提供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