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海宁,历史上以钱江潮闻名。但近年来,海宁皮革、海宁经编、海宁家纺三大传统产业也已成为了耳熟能详的海宁“代名字”。中国规模最大的皮革产业集群成熟在海宁,中国规模最大的经编产业集群诞生在海宁,中国规模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之一也成长在海宁。海宁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已成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的典型,成为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探究海宁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其中有一点显得特别令人注目,这就是历届政府接力传承成就了这三大称誉全国的产业集群。
决策很关键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有利于降低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在内的企业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产业集群能否培育发展成功,与当地政府的主要决策密切相关。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海宁先后更迭了6位市委书记、8位市长,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都坚持“咬”住猪皮、羊皮、牛皮不放松,一任紧接一任完善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牢牢传好发展皮革产业“接力棒”,连续近20年将皮革列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成功将海宁打造成为了全国迄今唯一的“中国皮革之都”。截至目前,海宁的经编产业无论是整体规模、装备水平,还是产品水平、开发能力等均列全国第一,被国际设备供应商称为“世界上经编机最密集的地方”,被评为“产业用纺织品”先进产业基地。
同样,从2000年开始至2010年,海宁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又抓住家纺产业、经编产业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坚持将其列为全市工业第二和第三支柱产业,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扶持,在全市大力营造发展家纺产业、经编产业氛围,经过不懈努力,结果跨入了第一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市)”行列,第一个被命名为“中国经编名城”。而这三大传统产业,不仅推动了海宁经济迅猛发展,也给海宁市提供了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对撑鼓海宁老百姓钱袋子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用10年以上甚至20多年时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对地方政府尤其是政府领导的确是一个考验。纵观不少地方优势产业之所以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的原因,一方面与有些地方领导没有发展支柱产业长远眼光,没有尊重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没有遵循前任班子发展思路,在产业发展规划上乱烧“三把火”有关。在一些领导看来,党委政府一届任期只有五年,为了在短时间内显示自己驾驭地方经济能力,喜欢标新立异,不愿吃老本走老路,总是以跳跃性思维、超常规决策出招,想方设法谋划新“政绩”,结果导致了“产业门类齐而全,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集群无踪影”的局面。另一方面,不少领导感到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困难多挑战大,转型升级工作吃力不讨好。由于传统产业普遍面临“创新机制落后、创新投入不足,技术结构落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支撑、市场竞争能力偏弱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些领导认为发展传统产业挑战严峻,没有发展新兴产业见效快。因为耐不住寂寞,尽管发展传统产业集群的调子唱得很高,口号喊得很响,但没有下决心接力传承产业发展规划实际行动,最后导致无果而终。
倡导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但在经历了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后,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以消耗自然资源和劳力密集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依然是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石,也是老百姓生活长期改善的直接物质来源。因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变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增多,导致产品出口困难、企业效益下降,投资动力不足,但是海宁的产业发展却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其工业产值增速在经过2009年2月探底后,呈逐月恢复性增长态势,从9.6%攀升到了今年最高的44.4%,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快的变化?这正是因为海宁近年来始终把转型升级放在产业发展的第一位,一手抓太阳能、包装、视频、机械汽摩配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培育壮大,一手抓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年来,在制定和实施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规划以及在近几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始终把经编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谋划,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出台了经编产业三年提升规划,今年又发布了经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规划指导,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改造,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产业持续发展。2001年以来,经编产业的产值翻了3番多,规模以上企业数翻了近4番。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经编企业237家,上市公司2家,2009年实现产值94.29亿元。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新兴产业,固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应该大力提倡。然而,一个地方的传统产业之所以能诞生、成长和壮大,一定有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先天优势甚至包括地域文化,有一种推动产业发展的坚不可摧力量。当前,传统产业发展又遇到了比较难出成绩的特殊时期,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又一次面临转型升级“大考”。挺过了这道“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就能向前再迈一大步。如果面对困难而退缩,则又将错失一次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机,甚至令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半途“夭折”。
有道是,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只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的环境下,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将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相结合,通过构建区域龙头、区域生产、区域品牌、区域创新、区域服务、区域提升等系统,使传统产业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就一定能推动传统产业上规模、强技术、创品牌、增效益,就一定能促进传统产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从而成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产业集群新路子。
(本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决策很关键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有利于降低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在内的企业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产业集群能否培育发展成功,与当地政府的主要决策密切相关。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海宁先后更迭了6位市委书记、8位市长,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都坚持“咬”住猪皮、羊皮、牛皮不放松,一任紧接一任完善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牢牢传好发展皮革产业“接力棒”,连续近20年将皮革列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成功将海宁打造成为了全国迄今唯一的“中国皮革之都”。截至目前,海宁的经编产业无论是整体规模、装备水平,还是产品水平、开发能力等均列全国第一,被国际设备供应商称为“世界上经编机最密集的地方”,被评为“产业用纺织品”先进产业基地。
同样,从2000年开始至2010年,海宁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又抓住家纺产业、经编产业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坚持将其列为全市工业第二和第三支柱产业,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扶持,在全市大力营造发展家纺产业、经编产业氛围,经过不懈努力,结果跨入了第一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市)”行列,第一个被命名为“中国经编名城”。而这三大传统产业,不仅推动了海宁经济迅猛发展,也给海宁市提供了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对撑鼓海宁老百姓钱袋子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用10年以上甚至20多年时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对地方政府尤其是政府领导的确是一个考验。纵观不少地方优势产业之所以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的原因,一方面与有些地方领导没有发展支柱产业长远眼光,没有尊重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没有遵循前任班子发展思路,在产业发展规划上乱烧“三把火”有关。在一些领导看来,党委政府一届任期只有五年,为了在短时间内显示自己驾驭地方经济能力,喜欢标新立异,不愿吃老本走老路,总是以跳跃性思维、超常规决策出招,想方设法谋划新“政绩”,结果导致了“产业门类齐而全,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集群无踪影”的局面。另一方面,不少领导感到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困难多挑战大,转型升级工作吃力不讨好。由于传统产业普遍面临“创新机制落后、创新投入不足,技术结构落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支撑、市场竞争能力偏弱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些领导认为发展传统产业挑战严峻,没有发展新兴产业见效快。因为耐不住寂寞,尽管发展传统产业集群的调子唱得很高,口号喊得很响,但没有下决心接力传承产业发展规划实际行动,最后导致无果而终。
倡导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但在经历了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后,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以消耗自然资源和劳力密集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依然是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石,也是老百姓生活长期改善的直接物质来源。因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变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增多,导致产品出口困难、企业效益下降,投资动力不足,但是海宁的产业发展却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其工业产值增速在经过2009年2月探底后,呈逐月恢复性增长态势,从9.6%攀升到了今年最高的44.4%,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快的变化?这正是因为海宁近年来始终把转型升级放在产业发展的第一位,一手抓太阳能、包装、视频、机械汽摩配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培育壮大,一手抓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年来,在制定和实施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规划以及在近几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始终把经编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谋划,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出台了经编产业三年提升规划,今年又发布了经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规划指导,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改造,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产业持续发展。2001年以来,经编产业的产值翻了3番多,规模以上企业数翻了近4番。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经编企业237家,上市公司2家,2009年实现产值94.29亿元。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新兴产业,固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应该大力提倡。然而,一个地方的传统产业之所以能诞生、成长和壮大,一定有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先天优势甚至包括地域文化,有一种推动产业发展的坚不可摧力量。当前,传统产业发展又遇到了比较难出成绩的特殊时期,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又一次面临转型升级“大考”。挺过了这道“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就能向前再迈一大步。如果面对困难而退缩,则又将错失一次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机,甚至令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半途“夭折”。
有道是,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只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的环境下,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将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相结合,通过构建区域龙头、区域生产、区域品牌、区域创新、区域服务、区域提升等系统,使传统产业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就一定能推动传统产业上规模、强技术、创品牌、增效益,就一定能促进传统产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从而成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产业集群新路子。
(本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