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IT领导者的格局即将被打乱。原因是用户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IT资源,而是服务于业务且能进行业务创新的整体IT。它不仅要做到计算、存储、网络的完美融合,还要能为业务随需而变。IT基础架构将被重新定义,华三认为新架构需要融合创新。
云计算与虚拟化改变了传统IT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的融合已势不可当。不难发现,当下IT行业的制高点被史无前例地聚焦——行业的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完美融合的IT架构,并让其为业务随需而变。
云计算的交付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这种依赖也打开了一个重新定义IT基础架构的机会窗。近年来,思科、华为等厂商在服务器市场份额的突飞猛进,足以证明IT架构的融合可以帮助厂商绕过市场的壁垒,轻而易举地跨界到传统的计算、存储领域。今天,华三(H3C)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华三的新愿景
“过去十年,华三实现了IP网络领导者的愿景。未来十年,华三要实现成为全球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的愿景。”在刚刚召开的华三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刚一开场,华三通信副总裁兼市场部总裁王巍就道出了华三的新目标。
而将为华三实现这个愿景的,正是华三为数据中心打造的新IT架构——一个完全面向应用,能够实现云网融合,还可自定义自适应的IT架构。基于这一架构,企业的业务能彻底摆脱物理设备的限制和束缚,因为它能让数据中心在计算、存储、网络分别实现虚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IT架构的虚拟化。
表面上看,华三对新IT架构的设想似乎和其他厂商并无二致。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华三在虚拟化领域的技术进展已走到了前列。
破局网络虚拟化
在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和存储的虚拟化并不难实现。标准开源的架构,让计算虚拟化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甚至已颇为成熟,很多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虚拟化率都在80%以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存储虚拟化虽然在传统行业、政企用户的数据中心里还缺乏典型案例,但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反倒是网络虚拟化的进展一直迟滞不前。
网络虚拟化的目的是为了让网络与虚机对接(即与逻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形成灵活、动态的对接),但受限于天生的“缺陷”,实现网络虚拟化的难度远超计算、存储的虚拟化。首先,网络本身就是分布式系统,不同的网络其能力和内部体系架构都不一样,非标准体系让其很难像计算设备那样,变成一个虚拟化的资源池。其次,网络涉及到大量不同设备之间的协作,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又涉及很多协议。在资源虚拟化后,想让虚拟设备对应的每个物理设备的策略与预期保持一致,一直是网络虚拟化的难点。即使是让网络设备单独实现虚拟化,都要比计算、存储设备的虚拟化更复杂。
“数据中心的连接关系,不再是一对一。在新的数据中心里,一根网线连接的往往是多个虚拟服务器,没有固定的模式。网络虚拟化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解决动态网络的自动化生成,包括策略跟随等问题。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它的复杂度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过去,数据中心可能只有几十台服务器,但现在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都是几百、上万台虚拟服务器。面对这种规模的系统,解决动态连接问题就更难。但网络的关键技术不解决,计算和存储等资源无法调度、无法分配,数据中心也跑不起来。”华三通信解决方案部副部长李德刚告诉记者,网络虚拟化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实现连接的虚拟化。过去,跟随服务器虚拟化的虚拟网络,其配置管理仅能做到简单的连通。在虚拟化前,很多安全策略都是叠加在网络策略之上的,在虚拟化后,网络运维人员做端到端的网络隔离,QoS等配置就很难实现。实现网络连接的虚拟化后,通过VXLAN等技术,原来做网络运维的管理员从整网的角度识别虚拟机,从而实现整个网络和虚拟机之间的直接对接。
虚拟化是为了让数据中心实现自动化运维,但数据中心只有在“可控”状态下,才能稳定支撑业务的运行。华三新IT架构的突破就在于,它实现了虚拟网络和虚拟服务器之间逻辑上“一对一”连接关系。在数据中心虚拟化后,也能让IT运维人员具备整个数据中心的管控能力。网络连接虚拟化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用户所重视,它也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把数据中心变为“液态”
在理想的数据中心里,IT资源就像水。它被储存于资源池中,可以按照业务的需要被“管道”输送至任何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传统数据中心和未来数据中心的最大差异——前者是“固态”的,而后者是“液态”的。
过去,企业的每一个应用都对应着一套固定的底层IT架构,从计算、存储到网络,在应用上线前已被固定好,且只能为其服务。一旦业务需求有变,底层的IT架构可能会被完全否定。近两年,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让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实现了“流动性”,存储也通过一定程度的虚拟化,实现了资源的“流动性”。而网络,在虚拟化的进程中仅完成了“半液态”的转化。华三的新架构,终于让网络也变成了可“流动”的资源,把整个数据中心变成了“液态”。
新架构不仅让计算、存储、网络得以构建无缝融合的数据中心——面向外部压力的变化,随需而变,还能让这个“液态”数据中心和过去一样满足用户“快、简、稳”的要求。从产品层面的融合到全面虚拟化,再到融合控制平台VCFC,华三通过多个维度的技术对此进行了保障。
而从另一个侧面,华三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推出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数据中心的三个新特点:它必须是面向业务设计的,而不是聚焦于基础架构本身的特性来设计的;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已经出现了巨变,全新的融合控制层将是数据中心的新引擎,它是简化数据中心整体业务部署的关键;数据中心将被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给用户,用户不会再选择多家厂商的设备“拼凑”数据中心。
连接
不一样的创新
“创新的技术才是我们要做的”,正如王巍所说,在新架构中,华三要“玩”颠覆性创新。例如在存储领域,华三这次就没有走其他厂商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挑战传统。
华三的存储技术,并不是FC存储或集中式存储,而是华三独创的Vstor——零存储技术。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即使不采购单独的存储设备,数据中心依旧可以搭建起虚拟化的存储资源池。
存储将被视为服务与计算的融合,这样的架构在谷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早就有广泛且成功的应用。华三采用的是标准的技术架构,对于传统存储设备同样能实现兼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用户对这类分布式存储与传统存储相互融合方案的接纳度,显然会更高。
云计算与虚拟化改变了传统IT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的融合已势不可当。不难发现,当下IT行业的制高点被史无前例地聚焦——行业的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完美融合的IT架构,并让其为业务随需而变。
云计算的交付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这种依赖也打开了一个重新定义IT基础架构的机会窗。近年来,思科、华为等厂商在服务器市场份额的突飞猛进,足以证明IT架构的融合可以帮助厂商绕过市场的壁垒,轻而易举地跨界到传统的计算、存储领域。今天,华三(H3C)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华三的新愿景
“过去十年,华三实现了IP网络领导者的愿景。未来十年,华三要实现成为全球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的愿景。”在刚刚召开的华三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刚一开场,华三通信副总裁兼市场部总裁王巍就道出了华三的新目标。
而将为华三实现这个愿景的,正是华三为数据中心打造的新IT架构——一个完全面向应用,能够实现云网融合,还可自定义自适应的IT架构。基于这一架构,企业的业务能彻底摆脱物理设备的限制和束缚,因为它能让数据中心在计算、存储、网络分别实现虚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IT架构的虚拟化。
表面上看,华三对新IT架构的设想似乎和其他厂商并无二致。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华三在虚拟化领域的技术进展已走到了前列。
破局网络虚拟化
在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和存储的虚拟化并不难实现。标准开源的架构,让计算虚拟化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甚至已颇为成熟,很多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虚拟化率都在80%以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存储虚拟化虽然在传统行业、政企用户的数据中心里还缺乏典型案例,但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反倒是网络虚拟化的进展一直迟滞不前。
网络虚拟化的目的是为了让网络与虚机对接(即与逻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形成灵活、动态的对接),但受限于天生的“缺陷”,实现网络虚拟化的难度远超计算、存储的虚拟化。首先,网络本身就是分布式系统,不同的网络其能力和内部体系架构都不一样,非标准体系让其很难像计算设备那样,变成一个虚拟化的资源池。其次,网络涉及到大量不同设备之间的协作,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又涉及很多协议。在资源虚拟化后,想让虚拟设备对应的每个物理设备的策略与预期保持一致,一直是网络虚拟化的难点。即使是让网络设备单独实现虚拟化,都要比计算、存储设备的虚拟化更复杂。
“数据中心的连接关系,不再是一对一。在新的数据中心里,一根网线连接的往往是多个虚拟服务器,没有固定的模式。网络虚拟化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解决动态网络的自动化生成,包括策略跟随等问题。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它的复杂度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过去,数据中心可能只有几十台服务器,但现在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都是几百、上万台虚拟服务器。面对这种规模的系统,解决动态连接问题就更难。但网络的关键技术不解决,计算和存储等资源无法调度、无法分配,数据中心也跑不起来。”华三通信解决方案部副部长李德刚告诉记者,网络虚拟化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实现连接的虚拟化。过去,跟随服务器虚拟化的虚拟网络,其配置管理仅能做到简单的连通。在虚拟化前,很多安全策略都是叠加在网络策略之上的,在虚拟化后,网络运维人员做端到端的网络隔离,QoS等配置就很难实现。实现网络连接的虚拟化后,通过VXLAN等技术,原来做网络运维的管理员从整网的角度识别虚拟机,从而实现整个网络和虚拟机之间的直接对接。
虚拟化是为了让数据中心实现自动化运维,但数据中心只有在“可控”状态下,才能稳定支撑业务的运行。华三新IT架构的突破就在于,它实现了虚拟网络和虚拟服务器之间逻辑上“一对一”连接关系。在数据中心虚拟化后,也能让IT运维人员具备整个数据中心的管控能力。网络连接虚拟化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用户所重视,它也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把数据中心变为“液态”
在理想的数据中心里,IT资源就像水。它被储存于资源池中,可以按照业务的需要被“管道”输送至任何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传统数据中心和未来数据中心的最大差异——前者是“固态”的,而后者是“液态”的。
过去,企业的每一个应用都对应着一套固定的底层IT架构,从计算、存储到网络,在应用上线前已被固定好,且只能为其服务。一旦业务需求有变,底层的IT架构可能会被完全否定。近两年,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让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实现了“流动性”,存储也通过一定程度的虚拟化,实现了资源的“流动性”。而网络,在虚拟化的进程中仅完成了“半液态”的转化。华三的新架构,终于让网络也变成了可“流动”的资源,把整个数据中心变成了“液态”。
新架构不仅让计算、存储、网络得以构建无缝融合的数据中心——面向外部压力的变化,随需而变,还能让这个“液态”数据中心和过去一样满足用户“快、简、稳”的要求。从产品层面的融合到全面虚拟化,再到融合控制平台VCFC,华三通过多个维度的技术对此进行了保障。
而从另一个侧面,华三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推出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数据中心的三个新特点:它必须是面向业务设计的,而不是聚焦于基础架构本身的特性来设计的;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已经出现了巨变,全新的融合控制层将是数据中心的新引擎,它是简化数据中心整体业务部署的关键;数据中心将被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给用户,用户不会再选择多家厂商的设备“拼凑”数据中心。
连接
不一样的创新
“创新的技术才是我们要做的”,正如王巍所说,在新架构中,华三要“玩”颠覆性创新。例如在存储领域,华三这次就没有走其他厂商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挑战传统。
华三的存储技术,并不是FC存储或集中式存储,而是华三独创的Vstor——零存储技术。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即使不采购单独的存储设备,数据中心依旧可以搭建起虚拟化的存储资源池。
存储将被视为服务与计算的融合,这样的架构在谷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早就有广泛且成功的应用。华三采用的是标准的技术架构,对于传统存储设备同样能实现兼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用户对这类分布式存储与传统存储相互融合方案的接纳度,显然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