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体会做事的过程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的孩子在听力上有些障碍,因此比一般的小朋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一般孩子自然而然能够学会的东西,他却不能,需要大人刻意去教才行。比如,孩子听力不好,所以关门总是很大声,吓了别人一跳而他浑然不觉;或者一家人回家,他先进屋,随手带门,把爸妈关在了门外。这时,爸爸就很生气,责备孩子不懂礼貌,不替别人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估计还会上纲上线,认为孩子品德有问题,太自私。对此,孩子的妈妈,也就是我的朋友持不同意见,她说:“孩子并没有错,这件事他没有做好,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教过他怎么正确地去做这件事。”
  朋友的做法是让孩子反复练习关门,让他体会用多大的力气来关门是合适的,还让孩子体验被关在门外的滋味。一番演练后,孩子知道怎么关门是合适的,而走在前面需要关门时,要照顾后面的人。没有任何批评和责备,在完全平和的气氛中,孩子学会了关门以及为别人着想。
  一天,我们几家分别带孩子一起出去玩。中午在饭店吃饭,落座后,孩子拿起菜单就点菜,没有征求别人的意见。朋友觉得不妥,立即制止孩子,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回家后,她跟孩子解释:“大家在一起吃饭时,点菜要照顾大家的口味,不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孩子这才明白,坦然地说:“哦,我知道了,中午我的做法不对,是吗?妈妈,我以后不这样做了。”
  作为旁观者,看到他们母子能够这么平静地谈论对错,我觉得朋友真伟大。孩子犯错居然可以这么温和地谈论,自然地改正。从孩子和妈妈的对话来看,他确实不知道点菜的学问,回家后妈妈教会了他应该怎么点菜,并没有责备孩子。
  朋友说:“我一直用这个办法教育孩子。你看,他现在是不是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我猛然意识到:的确,她的孩子很平和,尤其是最近两年。因为听力不好,小时候的他比一般孩子急躁。如果说不过别人,他就会走上前用手捂住对方的嘴,不让对方说话。如果妈妈和别人说话,他听不清又急切地想知道内容时,会不管不顾地拉扯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地问:“妈妈,他在说什么?在说什么呀?”朋友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等别人把话说完,我再告诉你。”现在,就算孩子非常想知道别人的谈话内容,也会静静地等别人把话说完再问。
  这几年,孩子的唇读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唇读,他能够大致明白别人的说话内容。我常和他聊天,聊历史、政治,还有UFO。有时,他说话我听不太懂,需要他重复三四遍,有时还需要他妈妈来帮忙“翻译”。说实话,我有时候会为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感到不安,但孩子脸上没有任何急躁和不耐烦的神色,他耐心地一遍遍重复,直到我完全听懂为止。然后,话题继续。
  虽然交流不很顺畅,但完全没有影响我们聊天的好心情。很显然,这是朋友多年来正确教育的结果。
  我常听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不知道这些家长在责备孩子之前,有没有教过孩子该怎么正确地去做事?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应该言传身教。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说了就代表教了,教了就代表孩子会了。其实非也。家长在教孩子做某件事时,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责任心,让孩子体会做事的过程,包教包会才行。
  有些家长图省事,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做事方式,却喜欢做“事后诸葛亮”,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事,马上讲一番大道理,听上去无比正确,但孩子下次依然不知道怎么做才对。以朋友为例,如果孩子用力关门,吓了别人一跳,朋友告诉孩子以后关门不要发出这么大的声音,以免影响别人。道理不错,但孩子依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力度关门,而让孩子直接体会,则很容易明白并会形成手感,孩子就能够通过手感,来判断自己关门的力度是否合适。
  那么,好家长在遇到孩子不会做、做不好的事情时,应该怎样教孩子呢?我想,他至少要注意三个方面:方法、时机和语言。以点菜为例,如果朋友当着众人的面,严厉批评了孩子,那么,他的方法、时机、语言的选择都不妥当。而朋友当时只是简单制止了孩子,并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在回家后温和地向孩子解释原因,并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妈妈的教导了。
  带着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生活,朋友的内心是否有过煎熬,我无从得知。但是我与朋友相识十年,这十年间,我亲眼看着她的孩子从急躁走向平和,我有很多感慨,但更多的是感动……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我家孩子是个小子,脑瓜转得快,做事也快,就是粗拉,别人的粗拉是丢三落四,他的粗拉是丢六落八,整整翻了一番。上小学一年级不久,他便闹了一个大笑话。那是一次全乡小学的统考,
刚刚升入新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开始融入新的集体,不少家长却发现,曾经很自信的孩子,如今却有点患得患失,做起事来甚至有些畏首畏尾。这是孩子适应不良吗?
4.疾病、受伤及其他的“实感”与分析疾病、受伤及其他“实感”是本次调查当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项,能够充分体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状况。(1)其他的“实感”与分析其他的“实感
尊敬的读者: 时间如白驹过隙,悄悄地从指间流走了。转眼,“辅导个案”栏目已经一岁了。它就像一个刚刚破土的幼芽,在您的每一次热忱的问候中生长着,在您提出的每一份热情的
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多次就苏联经济学范式论述了经济学和哲学问题,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进行了重要探索。这些重要探索凝聚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留下了十分珍贵而又非常丰富的理论遗产。
问:儿子2岁,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现在的他很不喜欢走路,到哪里都要抱,而且只让我抱。在小区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时,他也要拉着我,我让他自己去,他就会哭。是不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妥?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引导?  蔡清  答:孩子从站立到渐渐开始独立行走的这段时间里,他会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走路上,哪里都想去,尽管走得磕磕碰碰,却乐此不疲。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个体逐渐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很奇妙。
“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一番问候完毕,柳州老年大学武术班开始上课了。转腰、甩手、弓步压腿……刘燕荣老师带领大家做完一系列热身运动,便正式进入太极拳世界。看着
汶川大地震后,所有参与了报道的境内外记者、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军人、自愿者以及身临其境的旁观者和通过媒体看到听到这次汶川大地震惨烈情境和场面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危机,并引发严重后果,如患各种心理疾病,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或产生严重内疚感而自杀。  据统计,经历或目睹了灾难之后能在人们心灵留下永久记忆的比例是,男性中约有60%,女性中约50%。而且,也有一些人
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奶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
女儿一心留学  通常,关于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为全面了解情况,保证咨询效果,都是父母和孩子一同来访,这个案例却只有家长来访。家长说,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拒绝来访。既然孩子说自己没有问题,那么家长为什么还迫切地要求来访呢?  我带着疑问,接待了这对父母。他们人到中年,很有素养,脸上却挂着愁苦。  刚坐稳,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摊上大事了,很多人都帮不了我们,现在我们只能指望您了。事情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