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数据代表事实,蕴藏规律,一旦掌握即可预测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美国是最早运用大数据的国家,加强对大数据的挖掘运用,为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大数据;运用;发展机遇
数据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通过试验、观察和统计得出的结果。而大数据即海量数据组,大数据运用在于通过处理将各种分散的、海量数据彼此联系,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进行整理分析,以便能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洞察社会发展规律,让我们发挥联想和推论预测事物未来的趋势和走向。大数据正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建设重要的土壤。
美国建国至今不过200多年,数据和它历史相辅相成,可以说数据成就了美国。准确的来说其首要的数据就是自179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当初人口普查目的就是为了征税,并实施社会管理控制,但人口普查的宝贵结果却是海量的数据沉淀,人口普查实际上就变成了向社会寻求更多客观事实的活动。1825年费城一名医生统计了7000多名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并制作成表格发给父母,给父母提供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相对于大众水平的借鉴参照,从此美国医院秉承了这种数据传统,各种医疗环节都有数据支撑,从孩子出生有基本检查指标,做手术有手术风险数据,感染率,并发症可能性等,这些数据的得出都基于长期的数据收集基础上。在尝到了用数据说话的甜头后,1880年美国由原来的人口普查扩展成5个部分,即人口普查、出生死亡率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社会普查。随着数据量的增多,数据标准化的制定,数据纵向对比成为可能。1901年美国就发布了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指数、生活成本指数、工资指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发布为监控社会经济波动、生活水平变化,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进入信息社会数据不仅是“有依据的数据”,声音、图像、文字等一切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据。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社交软件的普遍化我们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感器,无时无刻制造着行为数据,数据类型在增加,数据总量在增加,数据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数据价值飞速提升,直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庞大最为激烈的数据大爆炸。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即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比如,淘宝几亿的客户,人们消费记录日积月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可以直接得出每个人的消费水平、收入高低、兴趣爱好、习惯和需要等信息,就可以进一步针对每个人进行精准营销,为客户量身定制消费和服务。2016年超过3.13亿的用户每天共发送10亿条微搏,这些信息都是一些随意的语言片段,但是互联网公司看到了这些零碎的语言的价值,互联网公司把人们的想法、情绪数据化,对微搏进行句型分析,以获得用户的反馈意见或对营销效果进行分析判断。而在伦敦的两家对冲基金,也开始分析微搏的数据文本,以获得每分钟人们更新的情绪状态,比如高兴、忧郁、生气等作为股市投资信号。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美国用了几十年的努力,才建立起了全名信用体制,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凭借长期以来积累的用户资金流水记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判断用户的信用资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无处不在的海量数据,中国全名信用体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建立起来。又如随着互联网、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已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进行消费,银行卡数据化,实体卡大幅度减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像外国那样建设那么多的银行网点、自动取款机,这对于我们金融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中国全面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在全球化竞争中要把握这种契机并不容易。中国是一个数据大国,2015年中国已拥有7.9億网络用户,23亿部智能手机,2013年数据总量已达到0.8ZB相当于2009年全世界数据总量。但中国不是一个数据强国,中国要做强,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后发制人。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到:“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業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职员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一重要的论述指明了经济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同时也阐明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工业化进程中数据化、信息化的关键作用。2012年广东省启动大数据战略组建大数据管理局,它“不是临时性的,而是一个战略性的、有政府职权的机构”。2014年大数据被写入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府的战略和举措有利于制定并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有利于推进跨部门、跨地区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有利于推动数据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大数据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新动力。■
关键词: 大数据;运用;发展机遇
数据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通过试验、观察和统计得出的结果。而大数据即海量数据组,大数据运用在于通过处理将各种分散的、海量数据彼此联系,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进行整理分析,以便能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洞察社会发展规律,让我们发挥联想和推论预测事物未来的趋势和走向。大数据正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建设重要的土壤。
美国建国至今不过200多年,数据和它历史相辅相成,可以说数据成就了美国。准确的来说其首要的数据就是自179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当初人口普查目的就是为了征税,并实施社会管理控制,但人口普查的宝贵结果却是海量的数据沉淀,人口普查实际上就变成了向社会寻求更多客观事实的活动。1825年费城一名医生统计了7000多名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并制作成表格发给父母,给父母提供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相对于大众水平的借鉴参照,从此美国医院秉承了这种数据传统,各种医疗环节都有数据支撑,从孩子出生有基本检查指标,做手术有手术风险数据,感染率,并发症可能性等,这些数据的得出都基于长期的数据收集基础上。在尝到了用数据说话的甜头后,1880年美国由原来的人口普查扩展成5个部分,即人口普查、出生死亡率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社会普查。随着数据量的增多,数据标准化的制定,数据纵向对比成为可能。1901年美国就发布了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指数、生活成本指数、工资指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发布为监控社会经济波动、生活水平变化,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进入信息社会数据不仅是“有依据的数据”,声音、图像、文字等一切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据。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社交软件的普遍化我们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感器,无时无刻制造着行为数据,数据类型在增加,数据总量在增加,数据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数据价值飞速提升,直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庞大最为激烈的数据大爆炸。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即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比如,淘宝几亿的客户,人们消费记录日积月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可以直接得出每个人的消费水平、收入高低、兴趣爱好、习惯和需要等信息,就可以进一步针对每个人进行精准营销,为客户量身定制消费和服务。2016年超过3.13亿的用户每天共发送10亿条微搏,这些信息都是一些随意的语言片段,但是互联网公司看到了这些零碎的语言的价值,互联网公司把人们的想法、情绪数据化,对微搏进行句型分析,以获得用户的反馈意见或对营销效果进行分析判断。而在伦敦的两家对冲基金,也开始分析微搏的数据文本,以获得每分钟人们更新的情绪状态,比如高兴、忧郁、生气等作为股市投资信号。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美国用了几十年的努力,才建立起了全名信用体制,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凭借长期以来积累的用户资金流水记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判断用户的信用资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无处不在的海量数据,中国全名信用体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建立起来。又如随着互联网、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已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进行消费,银行卡数据化,实体卡大幅度减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像外国那样建设那么多的银行网点、自动取款机,这对于我们金融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中国全面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在全球化竞争中要把握这种契机并不容易。中国是一个数据大国,2015年中国已拥有7.9億网络用户,23亿部智能手机,2013年数据总量已达到0.8ZB相当于2009年全世界数据总量。但中国不是一个数据强国,中国要做强,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后发制人。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到:“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業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职员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一重要的论述指明了经济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同时也阐明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工业化进程中数据化、信息化的关键作用。2012年广东省启动大数据战略组建大数据管理局,它“不是临时性的,而是一个战略性的、有政府职权的机构”。2014年大数据被写入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府的战略和举措有利于制定并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有利于推进跨部门、跨地区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有利于推动数据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大数据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