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科学教师,要想搞好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充分地教学准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离开这一活动,课堂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那么怎样更有效地做好充分地教学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根据实际,灵活取材
  要想上好实验课,没有充足的实验材料的准备无异于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充足的实验材料准备,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
  1 .“物尽其才”,充分利用仪器室材料
  经过不断地添置,仪器室中的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比较齐全,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放大镜、水槽、弹簧秤、钩码等,还有一部分特殊的实验器材,像人体骨骼模型、消化系统模型、动植物标本等,在教学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不管课程如何变化,我们都离不开它们,所以我们必须先把它整理出来,并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在教学中使用。如《骨骼》一课,由于骨骼是在人体内的,图片不能很真实、很直观地展现这些骨骼的形态、活动,所以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人体骨骼的模型,向学生直观展现骨骼的形态,让学生感受这些骨骼的特征,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给学生留下更深刻印象。
  2. “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仪器室仪器的缺乏与复杂都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限制了学生在课后对科学的进一步实验探究。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材料不但取材方便,而且也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探寻方便、有效地探究之路。
  如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一课,利用塑料袋、塑料瓶、气球、注射器等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可以更有兴趣、更有效地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活动中得出科学结论。在《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这课中,也可以有选择地准备好食品:如方便面、木糖醇、罐头等,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它们都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学生更乐于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观察。平时如果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与物,去有心地搜集各种材料,像可乐瓶、小铁管、泡沫塑料、硬纸壳等等一些都可能用得着的生活材料,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使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甚至提前预习,将所要学的实验进行预演。
  在材料的准备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教师在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周全,进行适当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准备材料的盲目性。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准备绳子、小重物时,可以先将自己准备好符合要求的细线和小重物给学生看,并强调材料要求,这样,学生准备的材料就会避免盲目性,符合实验要求,实验才能顺利展开。
  二、合理分组,有效合作
  在科学课中,分组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动手操作为主,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它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如何在分组实验中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1.明确要求
  无论组织什么样的探究活动,活动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通过这个活动,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活动的目标。
  科学课经常呈现出的现象就是热热闹闹,在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有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动手,盲目地操作。这样的课,看似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实际上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因为,实验前没有思考,实验后也没有总结,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在《声音的产生》这一课的教学中,研究用自己的身体发声的方法,第一次由于要求不明确,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发声” ,效果不很理想。开始,学生的兴趣都高涨,一个个跃跃欲试,小组活动热热闹闹。可是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小组都以玩乐为主,当学生制造一种奇怪的声音都哈哈大笑,而不知道活动的目的是在研究发出声音的方法。在活动结束交流时,大家仍然兴致勃勃,继续在研究着,这对教学的目标明显是违背的。讨论交流时,学会也只局限于几种发生方法。于是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在探究活动前首先明确了活动的要求: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发出声音,但不能借助身体以外的任何物体,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研究的方法多,并出示在了电子屏幕上。然后学生开始活动,通过对比,我发现,这次学生仍然兴趣很浓厚,但基本都知道目的是什么,很快,小组都完成了探究实验。在交流中,研究的方法也比第一个班的较多,小组间的补充、讨论也非常精彩,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所以,为了保证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在布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一定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减少实验教学的盲目性、形式化。
  2.有效分工
  分组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选择实验器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为教师,我们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切的活动都应当利于学生的发展,应当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身心的发展。   一、兴趣是课堂活动的动力,使学生“想学”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导入部分运用了猜谜环节,出示一个物体遮掉一半的图像,
目的探讨CTVE中阈值的改变对CTVE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兔主动脉CTVE重建中改变阈值,将出现伪影时的阈值与主动脉中心平均CT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出现伪影时的阈值均与主动脉中
橡胶、化工、纺织等诸多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在压力环境下进行,因此压力容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且这些工艺大都需要电机实现搅拌混匀功能,随着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年谱。印得很好,商务印书馆去年12月出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潍柴克服行业低迷,深耕国内市场,持续发力海外市场,经营实现了新突破。  2016年,潍柴还会有哪些可期可待的闪光点呢?根据前期的经营状况,记者特别整理总结了若干2016年值得潍柴全体员工和客户朋友期待的事情。首先推出的是海外篇。  凯傲集团:站在历史新高地,再出发!  欧洲中部时间2016年2月11日,凯傲集团公布了其2015年主要经营指标。数据显示,2015年凯傲集团主要运营指标
期刊
本文以城市儿童游乐设施的人文研究为基础,简要分析了城市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人文设计与游乐设施相结合的理念,并列举了城市儿童游乐设施的人文设计理念实例,旨
编纂《中华大典》是我国著名资深专家学者倡议,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
在各位专家、学者和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大典》中的《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医学分典》等典籍正式出版了。我代表新闻出版署向参与该书编纂工作的所有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敬意!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胃肠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抗体临床价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