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和他的思想

来源 :资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平及著述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他生活的时代恰逢明清之交,故一生坎坷,颠簸流离,历经艰辛。天启年间,魏忠贤弄权,残害清流,其父黄尊素乃东林名士,一代学者,亦被魏忠贤等所害。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 First, life and writing Huang Zongxi (1610-1695), the word Taichong, a character de ice, No. Nanlei, alias pear Island elderly, Lishuanshan, blue water fisherman, fish cave main, Shuangliang Dean, Shi Chen and other ancient scholar, said scholars Mr. Li Chau. Yuyao people. Born in Ming Wanli thirty-eight years (1610), died in thirty-four years of Emperor Kangxi (AD 1695). The era of his life coincides with the tur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ups and downs, bumpy and displaced, after arduous journey. Apocalypse years, Wei Zhongxian right to abuse, purge clean, his father Huang Zun Su Dong Lin celebrities, a generation of scholars, have also been Wei Zhongxian harm. The first year of Chongzhen (1628) Wei Zhongxian, Cui Chengxiu and so on have been removed, apocalypse towards injustice was vindicated. Yellow book please punish the remnants Xu Xian pure, Cui Ying
其他文献
【原文】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②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
近年来,国家对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现象的打击力度是逐步加强,随着谷俊山等案件的事发,军队反腐,军队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部队财务管理
近年来,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兵团工会的具体指导下,师、市总工会大力推动工会基层建设,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迸发、运作进一步规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做法是:一
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2014年5月26日报道,韩国空军显然对久拖不决的KF-X自主战斗机计划失去耐心,声称将转而购买进口战斗机,韩国新战斗机的角逐在接下来10年中将会不断加
当兵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到好多老领导、老将军。他们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晓青将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连队在解放军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大学者、大思想家 ,他逝世虽有三百余年了 ,但他的学说理论的传播、影响却并没有因为他的辞世而停止 ,他的著作反而为更多人所诵习、研究 ,并形成了一波
9月10日上午,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专程来到武警学院,亲切看望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员,实地考察了学院的教学训练设施,召开了汇报座谈会,听取了学院工作汇报和教
那年月,我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等待有个陌生人把我带走,带到陌生的地方。这个念头很强烈,一点不考虑身世和现实。或许那时我身体里的血脉早被别人带走了,这个别人可能是少年
自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对真理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在我国一直未停止过,其收获和意义不可低估。但在真理的诸多问题上目前仍然聚讼纷纭,特别是在真理的涵义、标准以及实践
《越风》是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杭州的文学刊物,致力于通过回顾浙江地区历史人文来激发身处内忧外患的现代中国读者的自我牺牲精神。本文将《越风》置于中国文学的场域和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