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任务驱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常规学科,它没有太多的教学压力,学生学习起来也较为轻松。小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开阔眼界,丰富见识,真正了解和使用互联网。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将聚焦信息技术课堂并谈论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0-0072-02
  Task Drive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ianruncheng Branch of Nanjing No. 29 High School, Nanjing City, China)WANG Lulu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conventional subjects. It does not have too much teaching pressure and students learn more easily. Primary students can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truly understand and use the Internet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es. Teachers can train students' basic computer skill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and talk about how teachers can improv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under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ask-driven teaching; Innovative ability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一)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然后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紧紧围绕任务中心展开活动,是近几年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导向下会积极主动探索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最终提出新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节课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细节提出教学目标,然后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当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后就可自行探索知识细节,自行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和硬件设备等,最后再统一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再统一点评。这一过程就是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
  (二)任務驱动教学方式的作用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当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后,学生会非常积极主动地想要解决问题,而且学生抱着解决问题的动力出发,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可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提出学习任务后,角色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教学主体。学生会自己摸索积极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知识和特有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价值。最后,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课堂任务发布后,教师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敢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而且,这一方式使“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真正得以落实,使每位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养成了创新意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合理设置课堂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及任务时除了要根据课程本身内容加以规划安排,还要贴合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设计课堂任务时,教师除了要注意不同年龄层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此为根据,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适宜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比如,在三年级教材《初识画图》课程中,教师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本身特质设计学生学习任务目标。教师不能“一股脑”地满堂灌,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特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首先要将本堂课的大目标(统一目标)设计为学生探索并会使用画图软件工具,自己画画。然后教师再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进行目标细化,分组教学。最后再由教师统一点评统一教学。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共同协作学习,获得成就感。如此循循善诱,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教学压力。   (二)創设情景课堂,运用多样化教学途径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需要教师提供多样化背景以及特色情境课堂,为此教师要设计趣味课堂,面对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的课堂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多方式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比如在五年级教材《初识Scratch》这节课程中涉及了初级编程的内容,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创建情景课堂,让学生打消对初级编程的刻板印象。教师可先采取游戏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该编程所呈现的效果图,激发兴趣;然后与学生互动交流,讲述该编程的发展历程;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并进行初步尝试。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推荐其他的学习方式途径,使学生对Scratch的了解更加全面具体。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专业编程论坛贴吧等新途径,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出新问题并进行初步的“微创新”。
  (三)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会贯通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事智慧同样也适用于学科教学。每个学科之间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学科之间的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比如,小学四年级教材《初识“WPS”演示》的单元课程要求中,除了要求学生会基本的PPT制作外,还要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演示。因此,这一课程任务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并熟悉信息技术的课程,还要求学生积累基本的语文文化常识。为此,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指导下,还要融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后再进行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扩散能力,打破思维局限,顺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网络技术的操作指导和网络软件的应用推广,它作为一门课程,既具有丰富的科学性,又蕴含深厚的人文知识。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与各学科的融合发展,会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四)以问题为导向,体会创造创新过程
  创新的首要起点就是要会提出问题,问题是自主学习的起始点。若不会提出问题,就不会有动力继续深掘知识点,还会缺乏创新性的思考。比如,在六年级教材中关于《机器人灭火》《物联网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后,学生要根据课本内容自行总结提出新问题。如“机器人是怎么控制的”“机器人的运作方式是什么”“身边有什么与物联网相关的事物”等。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在思维、技术、知识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发展,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现如今身处信息化潮流中的学生非常重要,它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应对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也会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为此,教师要积极推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任务为最高纲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挖掘学生潜质,培养学生观察洞悉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樊敏生,景丽,岳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1).
  [2]谢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思考[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12).
  [3]杨光.分析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师),2020(04).
  [4]李正超.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24).
  (责编  侯  芳)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科技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已经运用至教学工作中的多个环节,并为实现提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教学目标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初中化学教师更加擅长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科学的教学辅助工具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对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  【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学校应为学生构建更好的学习环境,并致力于培养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班级诗意文化建设为出发点,详细讨论和分析了班级诗意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之间相互融合的途径和措施,希望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独特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特色办学;班级文化建设;诗意文化;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互聯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构建家、校、社会教育共同体模式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和渠道,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家、校、社会教育共同体的可行途径,建立丰富多彩的育人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共同体;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0-0056-02  Ways to Es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性任务。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笔者以中学英语教师为访谈对象,根据访谈结果分析了中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几点对中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新课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当前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原因,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探讨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培养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性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素养。此文结合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下对地理课程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并提供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基于分析突破制约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瓶颈”之任务型阅读,本文首先分析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瓶颈”,包括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及学生的基础薄弱等问题;其次分析通过合理设置阅读任务、深化阅读任务内涵、注重阅读任务总结三种途径,实现高质量的英语阅读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瓶颈;任务型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青年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如何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其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中应该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青年教师;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
期刊
【摘 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所进行的幼儿教育工作,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能够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发散和拓展思维,以及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等相关能力。而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乡土资源,发展乡土游戏教学模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让幼儿更好地接触自然、了解乡土文化,更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提高乡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效果,还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及内容,选择合适的乡土资源和游戏方式。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传统课堂中古诗词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相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古诗词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也关系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所以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