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 鉴赏诗歌语言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以其典雅凝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厚的意蕴,揭示出诗歌的内涵。读来上口,品来有味,意蕴绵长,其艺术魅力不可小觑。对古诗词语言的品味赏析,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年各地中考对古诗词语言鉴赏的考查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品字炼字,比如首联中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颂,请说说原因,或者直接问“说说某个字的表达效果”“某字用得极妙,请赏析”等。二是析名句,比如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某句诗;任选角度,说说某句诗好在哪里;从描写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理解诗歌内容等。三是描画面,比如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等。命题方式不一而足,填空、简答、选择等都有出现。
  (2019·湖南常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横”和“拥”是动词,这里用来形容云和雪,很明显是把人的动作赋予到云和雪的身上,故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云把秦岭隔断了,看不到家在哪里,雪把蓝关堵塞了,马也不能向前了,由此可看出诗人内心的忧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参考答案
  “横”“拥”这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横秦岭,雪塞蓝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赏析诗歌语言首先要读懂句子,可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并适当联系诗人自身遭遇。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语(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格式为:该字的本义是(或运用了某种修辞或某种手法)……描绘了……表达了……还要记住一些关键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是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颜色词的作用是增加色彩感或表达心情;有的词化静为动,画面感强;有的词虚实结合,延伸诗意等等,要结合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描述画面。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体会意境。结合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一)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    ”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久;“抵万金”写出了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二)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3.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4.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动静相生 生意盎然
  ——王维《鸬鹚堰》赏析
  ◎孙俊强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鸬鹚堰
  〔唐〕王维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飏。
  独立何缡褷,衔鱼古查上。
  这是一首清新隽永的写景诗。云溪是皇甫岳的别墅,而鸬鹚堰是云溪的一处寻常风景。这首诗写鸬鹚的动态美,体物传神,惟妙惟肖。
  前两句写鸬鹚捕食的快捷动作。“没”字描绘了红莲团簇中鸬鹚伸颈俯冲潜入水里向猎物发起突然袭击的迅猛姿态,“飏”字则写出鸬鹚鸟抓取猎物从蒲草丛中凯旋而归的情景。用“乍”“复”两字写出了鸬鹚出没于红莲、清蒲之间繁忙捕食的欢快。一“向”,一“出”,前后照应,突出了鸬鹚鸟反应的灵敏。诗人工于敷色,以“红”字写荷花之娇艳,以“清”字写蒲草之碧绿,“红”“清”对照,色彩鲜明;又善于从旁衬托,一二句并未见“鸬鹚”一词,但由“红莲没”与“清蒲飏”,可想见鸬鹚进出水波的状态。红莲映日怒放,清蒲逐波轻飏,鸬鹚来回穿梭其间,展现出溪流上活泼热闹、生机勃发的景致。
  后两句写鸬鹚歇息的情景,由动态转而写静景。一番忙碌之后,鸬鹚悠闲自在地独立于“查上”。“缡褷”指羽毛濡湿、浓密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独立何缡褷”写其紧张的劳作之后弛然而憩的形象,尤为传神。尾句写鸬鹚衔着鱼儿独立于古查上的潇洒形象。“查”即“槎”,是水中木筏。着一“古”字,一写其年岁之久远,一写此地与尘世之隔绝,清空深邃。这古查上临波独立、顾影自“珍”,享受着劳动果实的自由自在的鸬鹚,此刻在诗人的眼中是多么惬意自得。从“独立”一词,联想开去:诗人在远离尘世喧嚣的云溪别墅过着一种安谧、平静的隐逸生活,不也像这鸬鹚一般快然自适吗?
  这首小诗写鸬鹚之飞翔食息,一句一景,动静相生,表现了云溪别墅秀美的自然风光,如同一幅清新明丽的风景写生画。
其他文献
何为德?德,是与人为善的友,是见义敢为的勇,是尊老敬老的孝,是助人为乐的和……  德之种子,自诞生于中华大地之际,便深藏在这片土地之下,植根于炎黄子孙心中。从古至今,从未消减,由小家至大国,中华德之魂,至美至善。  古国之德  远古时期,德之种子便在中华大地深深埋下,静候生根发芽。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有无数家喻户晓的美德故事,予人以无限启迪。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些幼龄稚童,就已深谙德之内
期刊
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用心描绘。  一、工笔描绘法  工笔描绘指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表情等,它犹如电影中的人物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印象。  如鲁迅《故乡》中:“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期刊
没有指挥,没有乐谱本,90分钟的音乐忽而沉重震撼,忽而轻快悠扬、充满希望。在盲人音乐会《永曜之花》现场,扣人心弦的演奏令观众们如痴如醉。  2019年10月14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第36个国际盲人节前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倾情推出全新力作幻境音乐会《永曜之花》。盲人朋友和来自首都的艺术家、残疾人工作者等近两千人一同走近这群特殊的演奏者,听他们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
期刊
中考作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无论哪种命题形式,都要审准题目,所写作文才能切合题意,高分有望。考生要在考场上快速准确地审题,以下五种方法可以借鉴:  关注标志法。主要是针对文题中已经表现出写作文体要求与特点的题目,如“童年往事值得回味”这个文题,从“童年”“往事”出发,就知道写的是以记叙为主、兼及抒情、议论的文章。关注标志法适用的文题,一般是带有“记”“回
期刊
近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认亲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此次烈士身份认定,是我国首次应用DNA技术确定无名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国内首个志愿军烈士DNA数据库已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建成。  承担志愿军烈士遗骸DNA鉴定比对任务,最终成功确认6名志愿军烈士身份的,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升启团队。该团队突破了从陈旧遗骸中提取严重降解微量DNA、复杂亲缘关系身份鉴定等国际难题,已累计完成4
期刊
亲爱的姐姐:  你最近还好吗?  转眼之间,你离开家乡已經五年了。身处异乡的你还好吗?工作一定很辛苦吧。  二十四岁的你已嫁为人妻,但我想起你时,时光仿佛还停留在我们两姐妹每日在家嬉戏玩闹的时候。幼时的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姐姐,总是和我抢玩具,抢零食,还给我取绰号,我经常被你弄得号啕大哭,而后爸爸妈妈就会怪你不让着妹妹,被责怪的你很委屈吧?你当时也只是个孩子啊!  但是,经常被责怪的你却还是很关
期刊
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与时俱进已经成了“一元钱”了;也有人质疑这样改编经典实为恶搞。《一分钱》儿歌原作者女儿表示,不尊重自己的经典文化,随意就去丑化,并不值得提倡。  这种改动究竟是属于一种恶搞、丑化还是与时俱进呢?其实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双方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出于尊重经典的考虑,确实不宜改动。而且,歌曲所要表达并值得传承的是
期刊
近年来,儿童信息在网络上“裸奔”的事件频发,2019年10月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这也是中国首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  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庞大。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但普遍缺
期刊
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  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
期刊
午后的阳光打在桂花树上。我背对山坡,面向桂树,看见绿绿的树叶淌着油旺旺的光。树后是迤逦的山,满头白发的朱方清手持着旱烟杆指着高处告诉我说,近邻的人叫这山为狮子头。身后的坡下流动着一条白花花的清流,我知道这河名曰滔河,为汇入汉江的岚河的支脉。  阳光灿灿的,山谷里一片明亮。方觉夏深的季节里,万木葱茏,缕缕又香又涩的草木味弥漫在桂花树的枝叶间,飘然在岔岔凹凹里。这是一株十多米高的桂树。桂树独木出土,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