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是指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和责任心,体现了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党员具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时,可以产生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有利于推动党组织奋斗目标的实现。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可着力做好以下三个依托。一是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依托形象凝聚党员。二是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依托制度强化党员归属感。三是以人为本、关怀为先,依托情感感召增强党员归属感。
关键词:党员;组织归属感;以人为本
一、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依托形象凝聚党员
每一个党员都希望自己的党作风扎实、成绩辉煌、前途美好。党组织自身首先要提高能力,保持先进性,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领导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体现党宗旨、纲领和路线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依法办事作为党性观念来增强、作为思想境界来追求、作为领导原则来坚持,大力弘扬依法办事精神,大兴依法办事之风,增强依法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作风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严格依法办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走得端、行得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的领导干部群众信任、下级服气,往往能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能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
切實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地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实际困难与问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不断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之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依托制度强化党员归属感
严格落实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化党员主人翁意识。
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二是要健全和维护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是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通过这些措施和机制,使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整合基层党组织的理念建设。从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内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都能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目前党内状况看,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务之急。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其认同度。
加强基层党员的意识建设。党员个体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组织要针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向党说说心里话”活动,引导党员重新剖析自己,找出不足进行整改,通过自我沟通和自我批评给自己定位。又如,通过周例会、支部会等学习形式,加强党性的重点学习,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工作、作风的实际,正确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提高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活其投身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要通过对普通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及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树立行使和保护民主权利的意识,让他们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切实改变那种党员只是“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
三、以人为本、关怀为先,依托情感增强党员归属感
真心实意关心党员特别是帮助困难党员,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党员的政治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坚定党员信心、党员活力,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适当范围内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党内民主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坚持统筹兼顾。把重点关爱与普遍关爱相结合,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的利益需求,从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党员的广泛覆盖,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机制创新。在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的同时,积极探索机制创新。要把继承与发展、总结与创新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和拓展市直机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江河奔流,不舍昼夜,才能永远勃发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我们的党员只有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执着进取精神,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前进,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向更大
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周训刚,汪元和.发展党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冶金政工研究,2001(04).
[2]正确认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J].支部建设,2001(09).
[3] 毛永生.对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理性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2(01).
关键词:党员;组织归属感;以人为本
一、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依托形象凝聚党员
每一个党员都希望自己的党作风扎实、成绩辉煌、前途美好。党组织自身首先要提高能力,保持先进性,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领导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体现党宗旨、纲领和路线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依法办事作为党性观念来增强、作为思想境界来追求、作为领导原则来坚持,大力弘扬依法办事精神,大兴依法办事之风,增强依法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作风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严格依法办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走得端、行得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的领导干部群众信任、下级服气,往往能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能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
切實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地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实际困难与问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不断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之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依托制度强化党员归属感
严格落实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化党员主人翁意识。
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二是要健全和维护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是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通过这些措施和机制,使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整合基层党组织的理念建设。从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内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都能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目前党内状况看,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务之急。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其认同度。
加强基层党员的意识建设。党员个体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组织要针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向党说说心里话”活动,引导党员重新剖析自己,找出不足进行整改,通过自我沟通和自我批评给自己定位。又如,通过周例会、支部会等学习形式,加强党性的重点学习,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工作、作风的实际,正确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提高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活其投身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要通过对普通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及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树立行使和保护民主权利的意识,让他们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切实改变那种党员只是“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
三、以人为本、关怀为先,依托情感增强党员归属感
真心实意关心党员特别是帮助困难党员,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党员的政治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坚定党员信心、党员活力,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适当范围内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党内民主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坚持统筹兼顾。把重点关爱与普遍关爱相结合,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的利益需求,从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党员的广泛覆盖,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机制创新。在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的同时,积极探索机制创新。要把继承与发展、总结与创新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和拓展市直机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江河奔流,不舍昼夜,才能永远勃发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我们的党员只有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执着进取精神,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前进,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向更大
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周训刚,汪元和.发展党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冶金政工研究,2001(04).
[2]正确认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J].支部建设,2001(09).
[3] 毛永生.对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理性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