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举措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58901937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新一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拉开帷幕,作为高职院校来说,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的状况,应紧抓机遇,确保最佳机遇期成功就业。
  
   主动出击,抢占人才市场份额
  
  1.分析高职毕业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有哪些方面
  一是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对就业严峻形势的判断。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在校人数也逐年增加。其中,高职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对人才需求的不利影响,一个时期内人才市场容量难有大幅度扩展,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很难得到改观。三是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担忧。据统计,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5.3%,而高职生的就业率还不到60%,只有五六所高职校一次性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
  2.危机感、紧迫感有了,高职毕业生应怎么做
  一是主动出击,抢占人才市场份额。高职毕业生应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二是摆脱“等、靠、要”的思想。从目前看,毕业生就业要坚持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原则,把自己找、老师帮、友人介绍结合起来。三是准确自身定位,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求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四是找到就业的着力点,珍惜就业的最佳机遇期,提高就业效率。五是善于包装推介自己,把自己光彩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六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作为终身目标,实现终身就业。
  
   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1.政府的就业政策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1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近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即将开通;教育部决定在2011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要求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中央有关部门即将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同时,各地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巩固、扩展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帮助有关部门努力开辟毕业生到社区、乡镇卫生院、幼儿园等基层单位就业的新渠道等。
  2.高职院校良好的就业服务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上下互动,全员参与,尤其是由认识提高而促成的“五个到位”,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
  一是责任到位。实施一把手工程,责任到班级、到人,各负其责,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二是措施到位。包括制定奖励措施,及时通报就业情况等。三是参与到位。教师也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发挥了他们掌握企业资源、指导学生就业的专业优势。四是服务到位。包括政策服务、咨询服务、就业信息服务、办理就业手续服务等高质量服务,确保了就业任务的完成。五是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到位。
  3.高职院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组织的各类招聘会
  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2011年要求设置招聘展台的企业比往年猛增了近50%。大学生就业服务月,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北京教育人才市场、北京地区各高校校园将集中举办80场以上,面向2011届高校毕业生的中等规模供需见面活动,预计参会单位6,000家(次)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所有场次的招聘信息都已发布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
  同时,要防止各类招聘陷阱。招聘陷阱大致可分为10类,包括储备人员、招聘传销、广告宣传、逃避破产、骗取钱财、高薪引诱、岗位招骗、试用陷阱、变相施压、真假培训等,求职毕业生应多留心、多咨询、多防范,熟悉相关劳动法规,以便保护自身权益。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正确认识自我,寻求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
  
  1.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一是具有较为实际的就业观念,薪酬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就业层次更为丰富。二是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能力培养和就业教育,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具有就业心理准备上的优势。三是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能较快地适应并融入新的职业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当然,高职毕业生在文凭、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劣势。
  2.要实现成功就业,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一是树立重视能力提升的观念。二是树立从小事、平凡事做起的观念。三是树立着眼长远的观念。四是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五是树立不但要看重待遇、更要看重发展前途的观念。
  
   找准就业的着力点,珍惜就业的最佳机遇期
  
  抓住最佳机遇期,首先要求高职毕业生选准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效率,争取提前就业。当前,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地方。
  其次要求高职毕业生主动寻求就业岗位。除招聘会以外,还有很多选择途径。一是主动出击,自荐上门,寻求就业岗位。二是通过互联网搜集人才招聘岗位。三是主动和往届毕业生联络寻求就业岗位。四是通过熟人推荐介绍,寻求就业岗位。
  最后要求高职毕业生超前规划人生,超前做好职业定位,加重初次就业在职业生涯中的基础作用,寻求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提高专业就业率。
  
   包装推介自我,把光彩夺目的一面展现给用人单位
  
  简历要求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行文流畅。毕业生在设计简历时,可以全面地、有针对性地、真实地介绍自我。那种过分追求包装和外表的东西并不可取,应该针对用人单位的特点介绍自己的能力、专业、特长,简单明了、字迹工整,避免废话、潦草和涂抹。
  毕业生去面试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应聘者外表的魅力与想再次见面的相关系数要比其他特征,如个性、兴趣的系数要高。这表明,人的仪表在人们交往中产生着很重要的影响。仪表包括容貌、姿态、神态和服饰,服饰要注意清洁、整齐、合体、大方,姿态应良好,神态应微笑从容,更要注重礼节。
  语言礼仪是人们在交谈中应注意到的礼节、仪态。在面试时,谈话的态度应真挚、稳重,力戒傲气、慌乱和虚假。回答问题时,要掌握重点,条理清楚,切莫离题太远。在回答自己的特长时,应充分一些,可稍许夸张,但绝不能漫无边际。
  此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其实就是一种沟通。应了解对方需求,有的放矢,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把知识技能的提高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
  
  当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企业更新、岗位更新、人员流动日益加快,工作岗位平凡变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希冀终身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职业岗位的选择和调整已成为长期的事情。高职毕业生应顺应形势,认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活到老、学到老。世界变化快,唯独不能变的就是对职业技能提高的不懈追求。要把对知识技能追求作为终身的事业、永恒的追求,长此以往,才是实现终身就业、事业有成的制胜法宝。
  (作者单位: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其他文献
国内交易活跃的住宅类房地产通常采用比较法进行评估,在房地产税税基评估中,主要适用的方法为重置成本法.本文这里说的收益法,适用于房屋或土地用于收益目的的情况.收益法在
数字出版是当前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其核心是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内容资源的便捷加工、共享复用、多源发布与多媒体呈现.要成功实现数字出版与跨媒体衔接,既要明确角色定位,加
近日闲来无事,偶然又翻到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读着那些多年前曾让我激情澎湃的句子,心中不知是怎样的滋味.古人云: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是呀,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就
期刊
2006年1—12月,我院消毒供應室共发生缺陷73例,遂对其缺陷构成、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说起和主持的渊源,已经有十年之久,可惜有一半以上都是无用功,初中时候喜欢听广播,暗暗有了敢想却不敢做的小梦想,直到大学毕业一次偶然的登台,开始了四年的追梦之旅。  我是从小长得胖,学习很一般,属于掉在人堆里都找不到的类型,不起眼不出彩,内心隐含着暗暗自卑的小情绪,还偏偏喜欢夜间广播,感觉声音通过电波隐隐传来,是那么神奇的一件事,心里默默幻想,有一天我能坐在直播间,可我的声音不好听呀,不行不行,最后
目的:通过强化单采血浆的全程护理质量,减少供血浆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民众供血浆的积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2500人次单采血浆的资料.结果:25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型企业集团都依据自身发展战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北美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教研室近年开始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教学中试行
如果对近30年中国当代艺术进行考察的话,不难发现,政治性是早期当代艺术发艮的主要视觉叙事特征。在当代艺术的视觉书写中,图像记忆中的生命与政治恰恰构成了当代艺术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