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贫困县的帽子摘了,但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劲。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穿境而过,直奔长江,这里见证了两场艰苦卓绝的“突围”。一场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突破敌军重围,赢得战役主动权;一场是2014年全市人民投身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重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前地少山多、路差坡陡的赤水,近些年“变荒为绿、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点石成金
6月底的赤水,小雨时常光顾。旺隆镇红花村村民殷文兵在石斛种植园里劳作,他有两份工作,除了在镇上打零工,还要打理自家10余亩的金钗石斛。形状不一的丹霞石上长满了金钗石斛,放眼望去,满目翠绿。“如今的收入比以前高多了!”提及倾尽自己心血的石斛产业,殷文兵来了兴致,他说现在的年收入是以前好几倍……
殷文兵是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精准贫困户,2014年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外打工的生活不容易,收入除了交房租和吃穿用度,基本所剩无几。2014年,他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从信用社贷款,种起了石斛。种植石斛前期投入大,每亩需要投入近万元,殷文兵能吃苦,身上有拼劲,“一定要搞起来,累只是一时的……现在就轻松了!”他说自己从起初的两亩种植规模已经发展成如今的10余亩。
几年前,要不要将竹林改种石斛,殷文兵跟思想保守的父亲意见未能统一。“他脾气有点倔强,思想认识还是比较保守,但是我们仔细算一下经济账,还是觉得种石斛划算。”殷文兵说,自家的竹子除去人工运输成本,每亩地的收入才240元左右,而种植金钗石斛,到了盛产期,每亩能有17000元至18000元的收益。
事实证明殷文兵的思路是正确的,经过几年的尝试,现在他家的年收入早已远远超过了从前。
起初,殷文兵也走了一些弯路。“刚开始对技术掌握得不是很成熟,石斛被太阳晒久就死掉了,后来政府组织技术培训,有专业的技术老师给我们指导,受益很多。”殷文兵说,石斛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喜欢半阴半阳。不能让太阳直晒,也不能缺少阳光。根茎要贴在石头上,而不是土壤上;根茎需要水分,但又不能让根茎存水太多。
看着长势喜人的金钗石斛,殷文兵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指着桌子上的石斛特产说:“你看石斛它全身都能卖钱,石斛花每斤干花能卖1000多块。你看石头上那一丛石斛梗就能值100多块。现在一亩石斛能收入10000多块钱。”
“不是所有的石头上都能长石斛。”红花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友说,只有丹霞石上才能种金钗石斛。随着石斛产业的壮大,这里的丹霞石比土地还金贵,可以说是“点石成金”,绿色发展。如今,石斛成了红花村的支柱产业,到目前全村发展了1800亩。村里不少像殷文兵一样的贫困户也因此脱了贫。
桥通以后
2015年9月3日,一座大桥横架复兴镇两岸,大桥的贯通,让复兴镇对岸的凉江村百姓结束了以前靠船摆渡的日子,也让贫困群众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提起以前没有桥的日子,凉江村党支部书记汤兴群感叹:“以前村里盛产竹子,但是没有桥,路不通就卖不出钱。因为交通限制,我们凉江村较复兴镇其他村的发展至少滞后了10年!桥通了之后,解决了复兴镇两个村4000余人的出行问题。凉江村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竹子能运出去了,每家每户仅是竹子这一项就能增收2000多元。”
桥通了,村民们出行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不少。“没有通桥前,从村里出发到县城,如果刮风下雨就出不去。正常天气,从最远的山上到河边要走3个小时,然后坐船过河,再到镇上坐车到县城,前前后后要五六个小时。桥通了之后,出行时间压缩到了40分钟。”汤兴群坦言。
桥通的那天,汤兴群百感交集,她看到有的村民眼泪都掉了下来。
每次提起村里通桥前的状况,汤兴群都会觉得心酸。“桥没有通之前,刮风下雨,村子外面的老师就过不来,学生就上不成课。农户想卖农副产品,要一点点背到山下,费时费力,而桥通了以后农产品往外运就不愁了。”汤兴群说,桥通了之后,村里人高兴得不得了。
当地干部为村里的事情忙里忙外,带领群众谋划全村发展大计,在脱贫致富方面下绣花功夫。尤其是2015年,通往镇里的桥通了之后,凉江村就像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随之而来的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看到其他村发展乌骨鸡养殖,农户们陆陆续续富了起来,汤兴群觉得凉江村也可以学着养殖乌骨鸡。建鸡场、投鸡苗,如今的养鸡场内一片生机,数万只鸡苗相继出栏。竹子多,植被好,到处是泉眼,良好的生态造就了天然的养鱼环境,凉江村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养鱼,农户的腰包鼓了。
凉江村鼓励生产大户、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加入合作社,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引入赤水市供销社项目资金入股等方式,解决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逐步探索出“党支部 合作社 供销社 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党支部组织动员、合作社发展生产、市供销社产销对接和技术服务,逐步破解发展难题。在示范点带动下,全村共发展石斛21亩、竹林19950亩、乌骨鸡140000羽、冷水鱼150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兴旺。
产业突围
2012年,贵州省赤水市被列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4年,一场脱贫攻坚战役在赤水河畔拉开帷幕,全市各级干部和数十万群众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横下一条心,誓要摆脱贫困重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赤水因地制宜,化劣势为优势,以“一根竹”“一棵草”“一只鸡”“一条鱼”为产业“奇兵”突围贫困。绿色脱贫,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从翠绿竹海、火红丹霞的好风景里谋财富,从千挂瀑布、万株桫椤的“游路”中找脱贫“钱路”。厚积薄发,发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组组通公路、村村通宽带、家家通水电,增强群众脱贫共享感。干群一心,从“背靠背”到“面对面”再到“手拉手”,干部在攻坚中受教育,群众在脱贫中得实惠。
随着赤水基础设施的改善,“绿色银行”被盘活。以前竹木资源运不出去,游客进不来,农民守着“金山银山”却依然过着穷日子。如今路好了,山上的竹子成了“绿色银行”。
赤水乌骨鸡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而由竹根水养大的冷水鱼,更是有“熊猫鱼”的美称。随着政府扶植、产业带动,当地的贫困户将乌骨鸡、冷水鱼产业发展壮大,不出门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了。
赤水的丹霞地貌不适宜普通农作物耕作,却适合金钗石斛生长,在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农户抓住了契机,旺隆镇的袁图会,不但自己种石斛,還帮其他农户管理大棚、传授技术。“3年初产,5年盛产,盛产后亩收入超过1万元, 15年的生长期内不需要其他成本。仅靠种石斛一项,年收入就有30万至50万元。” 袁图会说。
赤水上下同心、干字当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探索创造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经验做法。2017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全国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赤水以贵州省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个脱贫出列县位列其中。
虽然贫困县的帽子摘了,但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劲。站在新起点上的赤水,将继续做深做细扶贫工作,持之以恒真抓实干,打赢脱贫攻坚这一场硬仗。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穿境而过,直奔长江,这里见证了两场艰苦卓绝的“突围”。一场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突破敌军重围,赢得战役主动权;一场是2014年全市人民投身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重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前地少山多、路差坡陡的赤水,近些年“变荒为绿、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点石成金
6月底的赤水,小雨时常光顾。旺隆镇红花村村民殷文兵在石斛种植园里劳作,他有两份工作,除了在镇上打零工,还要打理自家10余亩的金钗石斛。形状不一的丹霞石上长满了金钗石斛,放眼望去,满目翠绿。“如今的收入比以前高多了!”提及倾尽自己心血的石斛产业,殷文兵来了兴致,他说现在的年收入是以前好几倍……
殷文兵是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精准贫困户,2014年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外打工的生活不容易,收入除了交房租和吃穿用度,基本所剩无几。2014年,他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从信用社贷款,种起了石斛。种植石斛前期投入大,每亩需要投入近万元,殷文兵能吃苦,身上有拼劲,“一定要搞起来,累只是一时的……现在就轻松了!”他说自己从起初的两亩种植规模已经发展成如今的10余亩。
几年前,要不要将竹林改种石斛,殷文兵跟思想保守的父亲意见未能统一。“他脾气有点倔强,思想认识还是比较保守,但是我们仔细算一下经济账,还是觉得种石斛划算。”殷文兵说,自家的竹子除去人工运输成本,每亩地的收入才240元左右,而种植金钗石斛,到了盛产期,每亩能有17000元至18000元的收益。
事实证明殷文兵的思路是正确的,经过几年的尝试,现在他家的年收入早已远远超过了从前。
起初,殷文兵也走了一些弯路。“刚开始对技术掌握得不是很成熟,石斛被太阳晒久就死掉了,后来政府组织技术培训,有专业的技术老师给我们指导,受益很多。”殷文兵说,石斛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喜欢半阴半阳。不能让太阳直晒,也不能缺少阳光。根茎要贴在石头上,而不是土壤上;根茎需要水分,但又不能让根茎存水太多。
看着长势喜人的金钗石斛,殷文兵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指着桌子上的石斛特产说:“你看石斛它全身都能卖钱,石斛花每斤干花能卖1000多块。你看石头上那一丛石斛梗就能值100多块。现在一亩石斛能收入10000多块钱。”
“不是所有的石头上都能长石斛。”红花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友说,只有丹霞石上才能种金钗石斛。随着石斛产业的壮大,这里的丹霞石比土地还金贵,可以说是“点石成金”,绿色发展。如今,石斛成了红花村的支柱产业,到目前全村发展了1800亩。村里不少像殷文兵一样的贫困户也因此脱了贫。
桥通以后
2015年9月3日,一座大桥横架复兴镇两岸,大桥的贯通,让复兴镇对岸的凉江村百姓结束了以前靠船摆渡的日子,也让贫困群众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提起以前没有桥的日子,凉江村党支部书记汤兴群感叹:“以前村里盛产竹子,但是没有桥,路不通就卖不出钱。因为交通限制,我们凉江村较复兴镇其他村的发展至少滞后了10年!桥通了之后,解决了复兴镇两个村4000余人的出行问题。凉江村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竹子能运出去了,每家每户仅是竹子这一项就能增收2000多元。”
桥通了,村民们出行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不少。“没有通桥前,从村里出发到县城,如果刮风下雨就出不去。正常天气,从最远的山上到河边要走3个小时,然后坐船过河,再到镇上坐车到县城,前前后后要五六个小时。桥通了之后,出行时间压缩到了40分钟。”汤兴群坦言。
桥通的那天,汤兴群百感交集,她看到有的村民眼泪都掉了下来。
每次提起村里通桥前的状况,汤兴群都会觉得心酸。“桥没有通之前,刮风下雨,村子外面的老师就过不来,学生就上不成课。农户想卖农副产品,要一点点背到山下,费时费力,而桥通了以后农产品往外运就不愁了。”汤兴群说,桥通了之后,村里人高兴得不得了。
当地干部为村里的事情忙里忙外,带领群众谋划全村发展大计,在脱贫致富方面下绣花功夫。尤其是2015年,通往镇里的桥通了之后,凉江村就像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随之而来的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看到其他村发展乌骨鸡养殖,农户们陆陆续续富了起来,汤兴群觉得凉江村也可以学着养殖乌骨鸡。建鸡场、投鸡苗,如今的养鸡场内一片生机,数万只鸡苗相继出栏。竹子多,植被好,到处是泉眼,良好的生态造就了天然的养鱼环境,凉江村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养鱼,农户的腰包鼓了。
凉江村鼓励生产大户、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加入合作社,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引入赤水市供销社项目资金入股等方式,解决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逐步探索出“党支部 合作社 供销社 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党支部组织动员、合作社发展生产、市供销社产销对接和技术服务,逐步破解发展难题。在示范点带动下,全村共发展石斛21亩、竹林19950亩、乌骨鸡140000羽、冷水鱼150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兴旺。
产业突围
2012年,贵州省赤水市被列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4年,一场脱贫攻坚战役在赤水河畔拉开帷幕,全市各级干部和数十万群众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横下一条心,誓要摆脱贫困重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赤水因地制宜,化劣势为优势,以“一根竹”“一棵草”“一只鸡”“一条鱼”为产业“奇兵”突围贫困。绿色脱贫,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从翠绿竹海、火红丹霞的好风景里谋财富,从千挂瀑布、万株桫椤的“游路”中找脱贫“钱路”。厚积薄发,发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组组通公路、村村通宽带、家家通水电,增强群众脱贫共享感。干群一心,从“背靠背”到“面对面”再到“手拉手”,干部在攻坚中受教育,群众在脱贫中得实惠。
随着赤水基础设施的改善,“绿色银行”被盘活。以前竹木资源运不出去,游客进不来,农民守着“金山银山”却依然过着穷日子。如今路好了,山上的竹子成了“绿色银行”。
赤水乌骨鸡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而由竹根水养大的冷水鱼,更是有“熊猫鱼”的美称。随着政府扶植、产业带动,当地的贫困户将乌骨鸡、冷水鱼产业发展壮大,不出门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了。
赤水的丹霞地貌不适宜普通农作物耕作,却适合金钗石斛生长,在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农户抓住了契机,旺隆镇的袁图会,不但自己种石斛,還帮其他农户管理大棚、传授技术。“3年初产,5年盛产,盛产后亩收入超过1万元, 15年的生长期内不需要其他成本。仅靠种石斛一项,年收入就有30万至50万元。” 袁图会说。
赤水上下同心、干字当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探索创造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经验做法。2017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全国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赤水以贵州省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个脱贫出列县位列其中。
虽然贫困县的帽子摘了,但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劲。站在新起点上的赤水,将继续做深做细扶贫工作,持之以恒真抓实干,打赢脱贫攻坚这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