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作型高校师生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新一代大学生,高等学校教师应做学生学术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同路人,德行上的楷模,鼓励师生平等对话,激励学生民主、批判、创新思维,建设合作型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领路人 同路人 楷模 合作型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7-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在于促进新思维的产生,而非维护旧思维的延续。众所周知,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极大丰富的今天,如果仍把高校教师定位为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或是只能传达所谓的正统理论显然已无法适应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对社会的贡献都将很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不是高人一等的知识传授者和学术权威,合作型师生关系要求高校教师采取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学科前沿问题、提出自己原创见解。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探索,允许学生置疑,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的新一代大学生。
  一、在学术上,教师要做一名“学生式”的领路人
  “学生式”不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可以不高,专业知识可以不扎实。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主体,把他们看作有同样思维能力的学术同行。师生之间可以对专业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受彼此地位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不同点只是在于教师比学生早接触、早分析了该领域的某些信息。教师希望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评判这些信息,同时启发学生的原创思维,以便对该问题有更深刻的探究。尽管学生的见解不见得完全合理,但也不能因此而看轻他们的智力。教师可以凭借在该领域内丰富系统的知识,适当的引导学生,达成较合理的结论,由此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更有利于启发批判性思维,更有利于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也更有利于形成合作型的大学师生关系。
  要做学术上的领路人,大学教师应勇于面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向学生介绍本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激励学生挑战专业上的高精尖难题。正如我们现在都知道一百多年前达尔文与其对手关于自然选择、人类进化的辩论,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当前的时代正在进行的同样伟大的论战呢?大学教师的职责决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引导学生接触新问题,尤其是还没有定论的难题。
  二、在生活上,教师要做一名有亲和力的同路人
  作为高校体系中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生活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学生遇到的很多困难、迷惑,教师也曾经或仍然不得不面对,这些都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做生活中的同路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给学生以建议,使他们能更出色的面对生活,学会生存,创造人生。师生都是独立的社会人,在生活中完全没有必要因怕破坏自己的教师形象而疏远学生。相反的,笔者却认为,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教师并非完人,教师也有困惑,教师也有问题无法解决或解决的不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社会。这一點对学生的一生甚至更重要。
  比如,笔者曾经听到一位演讲者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一个小学生见到自己的班主任竟然也在同一家餐馆吃油条,就觉得老师和他一样馋,不值得自己尊敬,从此不愿和该老师讲话。演讲者的本意是提醒注意师生有别,提议学校应为师生提供不同的就餐地点,以避免教师的后台形象学生无法接受。可笔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若说上例小学生的反应尚可理解,可若是到了大学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那就是教育的失败了。我们都知道,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可为何学生却认为教师不需要呢?那就是因为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认为学生只应该看到“象牙塔”般完美无暇的理想化的教师乃至社会,如若不是,就有损教师和社会的形象。但此观点却恰恰忽略了教育首先是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教育”观点。
  笔者也曾读过一篇域外见闻,讲美国的大学教师在课余会作各种兼职,甚至是端盘子的工作。即使他们有时甚至要为自己的学生或学生家长服务,也不会感到尴尬,而学生也不会大惊小怪。若是在我国不知会是怎样一种情形?美国大学邀请的演讲者多是消防队员、警察、护士等我们认为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我们的大学邀请的是政府要员、CEO。所以即使工作卑微,美国大学毕业生仍可以安然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令人满意;而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做着小职员就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尽管我们一直说工作无贵贱。这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是掩盖真实、美化一切的好呢还是还原事物本质,让大家直面人生的好?
  三、在德行上,教师要做平凡岗位上的道德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教师不仅要做学术上的时代先锋,更要做道德品行上的模范。大学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践行以上规范,大学教师应做到公正对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遵守教学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身体力行的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操守的榜样。
  总之,在学术上,做学生 “学生式”的领路人,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在生活上,做学生有亲和力的同路人;在德行上,做平凡岗位上的道德楷模,这些是建设合作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作者简介:
  曹艳艳(1976-),女,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华东师大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工程技术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课,以该课程中的基本方法为例,综述了数学构造法的几种形式:构造模型、构造过程、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图形以及构造命题等方法在《常微分方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创造性思维特征,从而为《常微分方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总体把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构造法 创造性思维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教改课题(2011XJG015)。  【中圖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需要“变革”,通过变革来实施课程的理念策略,但变革不是彻底的“革命”,变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的变革是改变一些不适宜于学生发展的东西,实施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变革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3-02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向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
期刊
【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阐明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并以实证为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才能实现优化外语课堂教学、渗透跨文
期刊
【摘要】为了使专业基础课教学更有实效性,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士官任职需要和专业课程需要,积极探索士官学员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总结,确立了“电学基础课‘五环节’教学法”。  【关键词】电学基础课 教学法 五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7-01  一、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我校学员必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教学主要不是传递有待于传递下来的信息,而是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技能,并确保学习者具有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本文就学好高中生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9-01  高
期刊
【摘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关键词】审美能力 情境的创设 音乐情境 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环,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不利因素。本文结合物理学专业的特点和笔者学校的实情,从教学的角度提出将毕业论文与选修课、科学前沿、科学研究、组建团队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融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 实践教学 选修课 
期刊
【摘要】节点电位分析方法是线性网络电路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在《电路基础》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这种方法的特点,重点讲解此方法的概念和利用此方法求解实际电路。  【关键词】节点电位 节点电位法 自电导 互电导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8-02  引言:  《电路基础》课程可以用三个基本来概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期刊
【摘要】针对当今小学体育课上教学严重对立的现状,通过教师仪表方面的潜移默化,美育的熏陶;通过故事引领,竞赛谍奇从而达到叩拨心弦,唤醒学生潜力的目的,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学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仪表默化 故事引领 唤醒潜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6-01  【引言】浔阳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于1981年,整合着浔阳区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职能,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培训平台,长期以探索教师培训及专业发展模式为己任,通过边实践边探索,构建了浔阳区教师发展模式,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系统变革。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