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姿态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散文到底应该为何模样呢?这如哈姆雷特所言,是一个问题。它是大河奔流,行当所以行,止所以不可不止;它是可供把玩的小品,信手玩弄无意摩索;它是学术随笔、它是诗抑或为是剧?恐怕像风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方向,那种种诠释,可以攒成一个博物馆吧。譬如前些日,我就长了见识,阅读了所谓“新散文”代表宁肯以睥睨神情慷慨陈词:“我们的写作确实与传统不同,我们对散文各自有独立的理解,但同时又通过作品体现出美学追求方向的基本一致性。”(见引自宁肯《我与新散文》)
  可以确定的是:这群作家,改变了传统散文短小的形式,使散文变成一个庞然大物,动辄十几万言;张锐锋说的更加明确:“散文不是一事一议,不是咏物抒怀,不是通过什么表达什么简单逻辑。散文要面对人类整个经验世界,表达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生命面对现实与历史的心灵过程,是大体在一个框架内,表现心灵的细节与感知的绵延如缕的精神密度,每个语言细节都是流动的,具有动态的思辨的色彩与追究不舍的意义深度。”
  撮引这两位文家狂饮大嚼式的神侃,其意圖在于扯出一种“新颖”的观点,虽然我并不苟同于这些新散文制作者的全新理论,但是要把我的散文好恶引发出来。在我看来,“散”是说取材之随意,天地万物无所不可尽入笔端,也就是散文选材的广泛自由性;“文”者,当然大概还是讲究一些法式、或说章法地。无法无天地“创新”,恐怕要荒原无极进入无序的文章境地,那或许伴随散文玩家的就是“惶恐滩上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罢。青年,不免要作一些,尝试着,可能会产生出“收成”。
  然而,由教书生涯而性喜散文的陋者如我者认为,五四以来的散文探索,是很值得继承发扬光大的。像周氏兄弟、郁达夫、林语堂、孙犁、朱自清、沈从文与汪曾祺这辈方家的文章创作,历来为我们所尊重;但若按宁肯锐锋们的散文套数看法,大概鲁迅们都在被推翻倒掉之列啦,那么,新散文眼中,中国几无散文矣!
  散文只要有些灵劲个性,自成一体的抒写,或长或短,百花齐放,或大众,或个体,都可以缘情缘理缘趣而为之。现实主义也好,象征表现也好,只要发诸真诚,用心编织你文字的花篮,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俗话说得好,大狗要嗥叫,小狗也要嘶咬。大才气作大文,小感觉拟小篇,相安无扰,不是挺好吗?
  由这样的前提出发,我来写篇较为熟络的老边青年作者李蕊的短篇散文好啦。
  李蕊工作在老边广电局,是《芦荻》期刊的文字编辑,近20年的工作磨练,让她对文学有了不俗的认知,大家知道,老边有位吴兆源先生,可以说李蕊是吴先生亲手带出来的“徒弟”,散文写作亦是不俗。在她仅有的几十篇随笔散文小品中,能够看清晰李蕊的文章路数,尽管平庸狭窄了一些,但其立意的清新语言的婉转都是很不错的。她风格在于,平庸寻常之中蕴蓄着风响,孱弱处又透着力量,寂寞苦涩中张力着变化,这种小格调小诗情,小宇宙中却可能有雷霆将要爆发。一个安守本分的良家女子,为人角色注定了她散文的表现领域还不会太宽绰,但也业已透显出绮丽与斑斓。夜晚,心灵与暗海契合,林下冥然畅想,儿时之窗前飘进鸟鸣,然而书房是偌许地芬芬与静谧,这是她《窗口风景》的诗意书写。人之要融入社会文明的共创之中,当激情意志尚未坚挺,你的心怎会甘于寂寞。这心的能量的激情瞬间,有时延迟跌宕,或如呓语,但这也是禅意明朗的顿间闪现。女作家心灵在语言的砧板上锤打敲击,正是能量的积蓄或绽放。她的遐思迩想,如长白雪山上的玉笛悠悠,绮恻低徊,静寂羼杂着柔媚,或许有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般地宁静妩媚。
  先看一看《日记里的情书》。年轻人的爱恋蜜意,笔触细腻缜严,先来品味这质朴率意的意境“无数次淡淡相思,我不敢恋你太多,怕欲罢不能;我不敢想你太深,怕回头无岸,只能撒一些淡淡的玫瑰香在心底,期盼雾霭中你的身影。我愿温柔的手,在你肩头停留;我愿我真诚的眼,把你的孤独牵伴。”
  这白日梦般的告白,如鸽子轻盈,如风纱弥漫。歌德说过:哪一个少年不钟情,哪一个少女不怀春。这些小兔子一般地野蛮风情,进入中年该会有另一种寂静束轩换。
  《寂寞中的美丽》当是一种婉约风致,它柔媚之中透着“枭蛮”,文章的个中滋味,相信你会品思出好风景。
  《曾经的荒草甸》,笔下一段凄惨的岁月,意绪轻拢全篇,村中饥荒的意识,给我们参差荇菜的韵味,氛围集中描述细腻,富庶的草甸感恩的情怀,拿捏传神,贫瘠时代的生活代言。读文至此,楚楚酸涩,小文甚有历史的质感;这自然让我联想起刘绍棠的《榆钱饭》张洁的《挖荠菜》。
  最后由女作者的获奖散文《水边》“伊人”收束本文。小女人散文,写心灵独语,写闺阁时光,写厨房美食,或是课子体验,这一切都不在本文所及之藩篱之中。水边,是老边人存在的方式,李蕊抓住了这个牛鼻子,行文着色,铺叙风物,抒情灵动,一切安好,尽在营构之中。那个“伊人”为谁?营东新城也。谜底揭晓一切不迟。
  相照相惜。生活本没有金科玉律般的教科书,作家的样子,就是生活的状态。其奥意在于以怎样的心境去测度那生活的高度与宽度。
  如何让人的生活更加茁壮,这应该由每个人来回答。
  菩提是什么样子,智慧之人也许会汪洋若叹。
  你的散文姿态也许很玲珑剔透,但是要小的精神,小的诗情画意,李蕊当下,正是这番景致。俗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浮屠”。
其他文献
1   我讨厌的就是墙上桌上随处信笔涂鸦。所以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首先跟学生讲的一定是这两条:不搞“课桌文学”。 不在墙上乱涂。如果能做到不留痕迹,那你用脚踢墙我也没意见。   但另一方面,我自己最喜欢看的却不是单位里、地方上乃至国家有名望的人的书法,我喜欢的是孩子在墙上纸上的乱涂,然后就是幼儿园孩子刚学笔时的字。   我们家老房子的墙上,满是我的涂鸦。我不止一次问父母大姐我这画的是什么。
期刊
一盏灯火  穿越风暴  穿越海浪  穿越暗礁上的黑冷与寂寞  海浪试图把梦想的航船打翻  海鸥为之呐喊  海风推波助澜  在风口浪尖悬挂的小舟  电闪雷鸣里摇曳着云帆  乌云来时  这里波涛汹涌  烏云去时  彼岸阳光灿烂  习惯你  就像白云习惯天的蓝  蜜蜂习惯花的烂漫  溪水依托着高山的巍峨  萧萧落木抵不住风的摧残  其实我也一样  总想着把你的歌曲唱完  总想写一篇关于我们的读后感  总
期刊
听,窗边的风铃  它被慵懒的晚风碰醒  睡意朦胧的人儿  翻过身子背對着星空  夜里的虫鸣零星  看不见的月色正浓  谁在梦中惊扰了黎明  有人就踏上了归程  我听见悦耳的铃声  就起身望着月空  朦胧的眼看着星星  顾盼着远方的亲人  街角的灯微明  却没有拉长的身影  只有零星的虫鸣  把这夜的寂静惊动
期刊
渔船像一个个豆子  在滚烫的大海里颠簸  之后你又会后悔??  你小心地吹拂,小心地鼓起  一条帆船的背包,赎罪似地  一点一点掏出体内的盐  掏出几声海鸟的鸣叫  掏出一只牡蛎的心跳  宁静幸福的画面仿佛  跳进一幅画里  海蚀地貌  你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海风无数次地鞭打和疼痛  才有了今日旷世的奇观和  北海的名片  你更是一位見多识广的老人  你是否见过恐龙觅食  是否和三叶鱼勾过手指
期刊
曾经幸福地等待  一个诗情画意  欲言 却已无言  曾经的纯真 回声轻渺  想過的 走过的万水千山  竟再也唤不到眼前  从指尖滑落 心的距离  一张寄出去的邮票  载着不舍  那刻印着的邮戳  残留着 记忆里的传说  往事 在风中歌唱  往事 在风中歌唱  若有若无的念  在一抹素雅里  让心如初 让人淡如莲  许我 用无尽的眷恋  将一季的葱茏点燃  此刻 那一支纤瘦的笔  淡香生暖
期刊
一   小姑四十多岁了,还是独身一人,一直是小镇上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些人有事没事会绕到她经营的杂货铺,就为瞅一瞅小姑。熟识的人,讲两句话,似乎是確认一下。小姑成天穿着蓝布大褂,在杂货铺里忙忙碌碌,进货、整理货物、给买东西的人结账,酱菜、泡菜、什锦菜,窗纱、地垫、电暖宝,她面无表情地和进店买酱菜的李嫂打招呼,习惯人们各种不同的眼光。小姑很抠门,从来不请人吃饭,也不讲究吃穿,人们都说小姑拼命挣钱,不知
期刊
今天 那条荒芜已经有了烙印  那是一个千年传承  从历史的丰碑里开凿  透过祖母青绿  透过满眼平仄  吸吮着辞海韵律  昨天 还是阴雨连绵奔跑  文字经典在这里跳动  编钟没有做过停留  依旧徜徉在国画色彩  找到一阕辞赋  弹奏着伏羲的余音  曲目沧桑悠扬  声声曼妙  明天 依旧接受文化的传承和洗礼  让那些中庸传播着文明  诗经里的味道  在抑揚顿挫间找到新韵  抚琴一曲《梅花三弄》  传
期刊
摘要:项目活动的评价指向“儿童发展”的教学评价,聚焦对幼儿在项目学习中获得持续的科学探究兴趣与态度、科学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动手操作与工程设计的热情与能力等,关注活动中儿童STEAM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在“自制滴灌浇花器”项目活动中研究幼儿STEAM素养发展评价指标,通过双重指向、分层构建,聚焦行为、分级编制,实践运用、以评促学,汇聚合力、调整完善等策略,探索与完善项目活动中幼儿STEAM素养发展
期刊
《文在兹》系当代文学家、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充闾的散文精选。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审视、思考、探索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一定意义的历史文化现象,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流淌着其间的是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笔功底,文采诗意洋溢笔端。王充闾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关照,它显示了作家凝望历史的现代眼光和以文学的视角掌控、表现历史。    一、情深意笃 
期刊
边缘被送进医院的时候,住在同一家医院的尘嫣正在做化疗。   边缘是在回家取钢琴时突然摔倒在楼下才被送进这家医院的。   早晨,边缘正在喂尘嫣莲子汤时,病室外面突然有几只画眉鸟叫了起来。画眉鸟是尘嫣最喜欢的一种鸟。记得刚结婚的时候,尘嫣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摸着那根红绳子,走到阳台上去,然后坐在边缘特意摆放在那里的那张单人沙发上,一边梳着头一边听阳台上的鸟笼里的画眉鸟的叫声。有一次,一只画眉鸟病倒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