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关系的Meta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致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关系。 

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15日),收集研究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致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关系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UGT1A1*6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关系的评价指标为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

共14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9篇,均来自亚洲国家。Begg检验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UGT1A1*1/*1(野生型)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UGT1A1*6/*6(纯合子突变)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增加(OR=3.01,95%CI:2.01~4.50,P<0.000 01)。与携带UGT1A1*1/*1患者比较,携带UGT1A1*6/*6和UGT1A1*1/*6(杂合子突变)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发生3~4级腹泻的风险均增加(OR=3.79,95%CI:2.38~6.04,P<0.000 01;OR=1.68,95%CI:1.16~2.42,P=0.006)。 

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所致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相关,携带UGT1A1*6纯合子突变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增加,携带UGT1A1*6纯合子突变和杂合子突变患者发生3~4级腹泻风险均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为模板,探讨我国基本药物的遴选方法。 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的ARB类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和奥美沙坦为待评价药物,参考泰国学者提出的ISafE法,采用文献检索、查阅说明书和/或半定量评分法,对每种药物的信息量(I)、安全性(S)、用药便捷性(af)和有效性(E)等4个指标赋值。各项指标的权重及赋值方法经征求我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妊娠期服用替诺福韦酯(TD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24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妊娠前或妊娠早期(<12周)开始服用TDF并至少服用至分娩的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TDF疗效、孕产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胎儿生长及出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乙肝疫苗10 μg(0-1-6方案)及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及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侧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APP 26例(腹腔镜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复发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放
目的评价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开角型青光眼连续病例61例(76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共27例(32眼),其中男20例(23眼),女7例(9眼),平均年龄(47.22±11.15)岁。对照组进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共34例(44眼),其中男23例(32眼),女11例(12眼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