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理论界称之为“现代管理成功之道”的企业文化,现如今被各类企业所关注和传播。然而,发展并不平衡。一些企业仅限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表面”,还有一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步履艰难。笔者根据自身体会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度”: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必须有一定的高度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室推荐的《企业文化教程》一书,首推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计划、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循着这一概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价值观和信念行为,注重的是凝聚力和激励力。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企业善于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善于从鲜明的企业价值观入手,规范企业行为;善于以企业精神作导向,将文化理念贯穿于各项制度中;善于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坚持,那么,我们做强做大企业的前景也就在其中了。
问题是:当今仍有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把自己的报刊、广播、电视办好;有的认为杜撰、拼凑一些口号,在外包装上下点功夫就行了;还有的认为本企业生存都有问题,企业文化是以后的事。上述认识上的片面性,说明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力量的聚合,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必须有相当的力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到成效的。因此,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事关重大。一定意义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文化。企业领导集团确立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及管理方法、措施,无不受企业领导集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影响。体现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坚决的态度和明确的建设目标。态度的坚决,表明企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更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来支撑。建设目标是指企业领导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所要体现的价值观和要达到的目的。二是要系统策划并组织实施。企业文化结构由主体部分和外在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战略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经营文化等;外在部分包括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总体把握,亲自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孕育、形成、发展及完善的规律性过程。这里要求企业领导人在统揽全局的同时,必须通过牵头部门及其相关的责任部门,进行扎实有效的企业塑造和企业文化创新。现实中,有的企业停留在提炼企业精神、价值观用语上,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包装”;有的企业停留在企业识别系统(CIS)中的企业视觉识别(VI)上;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仅由企业党委宣传部门一家去搞,时常使组织实施限于尴尬。三是给企业文化建设一定的财力投入,这是领导重视力度大小的关键,因为企业的标牌、标识、铭牌、事务用品、办公用品、员工制服的规范,企业与信息、媒体的沟通,员工的培训及企业形象及产品广告的宣传等,都必须有资金作保证。
对企业个性的挖掘 必须有鲜明的深度
有人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然而,这把“金钥匙”是否能通用呢?显然不能。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体现出自己本企业的个性和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最佳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中挖掘个性,是相对于当前一些企业不能摆脱模仿,甚至照抄、照搬的形式主义而言。企业要发展,提倡借鉴,吸收别地、别处、别单位的东西,但要与消化融合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事实证明:只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唤起企业员工的思想共鸣,才能发挥出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当然,创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实践过程。就个性挖掘的深度而言,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从提炼、整合企业价值观入手。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公司确定本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三句话,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用户的价值高于生产的价值。这是该集团通过塑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把握企业建设核心的一个案例。二是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对接。这里要求企业必须敏锐地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提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质服务的思路和举措,以新于对手的观念、强于对手的手段、优于对手的质量,努力拓展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三是发动广大员工全员参与,从细微处做起,规范企业行为。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纵观海尔、联想等发展迅速的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制度是严格、细微和全面的,机制是完善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老板”文化层面的东西变成了“全员参与”,使企业文化建设“化”得起来,“高”得上去。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观念、一种管理制度、一种管理手段、一种管理机制,更是全员的行为准则。四是立足长远,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趋势。企业要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话,应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把企业领导集团素质的现代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课题;必须把“创名牌产品,建名牌企业”作为永恒的文化特色。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必须有较好的角度
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当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五大资源,即: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文化资源。在这五大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面对挑战的生存能力。然而,坚持以人为本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由谁来坚持?二是以哪些人为本?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和对立统一规律,一部分人只能以同其直接联系的另一部分人为本,尤其是要同其共处于统一体中的另部分人为本,而且要突出重点。企业里,领导和员工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为本的关系,员工应以领导为本。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要以员工为本。因为,树立了“人是最可贵的”管理理念,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发展作为基本点,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事业平台,让员工融于群体,追求卓越,成就自我,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也就有希望了。
企业和用户之间,实际上是企业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市场之间的关系,其联系的纽带是企业的产品。对企业而言,从争取用户,赢得市场考虑,要以用户为本。要把用户真正当作上帝和衣食父母,要以最好的产品质量,以一流的售后服务赢得用户。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必须有一定的高度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室推荐的《企业文化教程》一书,首推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计划、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循着这一概念,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价值观和信念行为,注重的是凝聚力和激励力。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企业善于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善于从鲜明的企业价值观入手,规范企业行为;善于以企业精神作导向,将文化理念贯穿于各项制度中;善于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坚持,那么,我们做强做大企业的前景也就在其中了。
问题是:当今仍有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把自己的报刊、广播、电视办好;有的认为杜撰、拼凑一些口号,在外包装上下点功夫就行了;还有的认为本企业生存都有问题,企业文化是以后的事。上述认识上的片面性,说明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力量的聚合,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必须有相当的力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到成效的。因此,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事关重大。一定意义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文化。企业领导集团确立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及管理方法、措施,无不受企业领导集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影响。体现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坚决的态度和明确的建设目标。态度的坚决,表明企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更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来支撑。建设目标是指企业领导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所要体现的价值观和要达到的目的。二是要系统策划并组织实施。企业文化结构由主体部分和外在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战略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经营文化等;外在部分包括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总体把握,亲自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孕育、形成、发展及完善的规律性过程。这里要求企业领导人在统揽全局的同时,必须通过牵头部门及其相关的责任部门,进行扎实有效的企业塑造和企业文化创新。现实中,有的企业停留在提炼企业精神、价值观用语上,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包装”;有的企业停留在企业识别系统(CIS)中的企业视觉识别(VI)上;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仅由企业党委宣传部门一家去搞,时常使组织实施限于尴尬。三是给企业文化建设一定的财力投入,这是领导重视力度大小的关键,因为企业的标牌、标识、铭牌、事务用品、办公用品、员工制服的规范,企业与信息、媒体的沟通,员工的培训及企业形象及产品广告的宣传等,都必须有资金作保证。
对企业个性的挖掘 必须有鲜明的深度
有人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然而,这把“金钥匙”是否能通用呢?显然不能。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体现出自己本企业的个性和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最佳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中挖掘个性,是相对于当前一些企业不能摆脱模仿,甚至照抄、照搬的形式主义而言。企业要发展,提倡借鉴,吸收别地、别处、别单位的东西,但要与消化融合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事实证明:只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唤起企业员工的思想共鸣,才能发挥出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当然,创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实践过程。就个性挖掘的深度而言,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从提炼、整合企业价值观入手。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公司确定本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三句话,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用户的价值高于生产的价值。这是该集团通过塑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把握企业建设核心的一个案例。二是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对接。这里要求企业必须敏锐地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提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质服务的思路和举措,以新于对手的观念、强于对手的手段、优于对手的质量,努力拓展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三是发动广大员工全员参与,从细微处做起,规范企业行为。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纵观海尔、联想等发展迅速的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制度是严格、细微和全面的,机制是完善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老板”文化层面的东西变成了“全员参与”,使企业文化建设“化”得起来,“高”得上去。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观念、一种管理制度、一种管理手段、一种管理机制,更是全员的行为准则。四是立足长远,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趋势。企业要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话,应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把企业领导集团素质的现代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课题;必须把“创名牌产品,建名牌企业”作为永恒的文化特色。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必须有较好的角度
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当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五大资源,即: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文化资源。在这五大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面对挑战的生存能力。然而,坚持以人为本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由谁来坚持?二是以哪些人为本?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和对立统一规律,一部分人只能以同其直接联系的另一部分人为本,尤其是要同其共处于统一体中的另部分人为本,而且要突出重点。企业里,领导和员工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为本的关系,员工应以领导为本。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要以员工为本。因为,树立了“人是最可贵的”管理理念,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发展作为基本点,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事业平台,让员工融于群体,追求卓越,成就自我,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也就有希望了。
企业和用户之间,实际上是企业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市场之间的关系,其联系的纽带是企业的产品。对企业而言,从争取用户,赢得市场考虑,要以用户为本。要把用户真正当作上帝和衣食父母,要以最好的产品质量,以一流的售后服务赢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