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多么豪迈、伟大的词人,我竟对他产生了怜悯之情。
  对辛弃疾有深入了解的人都这么认为:历史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个曾驰骋沙场,快刀杀敌的爱国将士,竟被定义为:南宋爱国词人。于是,许多人说,辛弃疾生不逢时,一代猛将被硬生生逼成词人。
  说辛弃疾生不逢时,并不是个错误的判断。在那个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年代,大家都寄希望于南宋那个苟且偷安的小朝廷。在金人粗暴的铁蹄践踏下,自命不凡的汉人天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国家会被北狄之夷肆意蹂躏。更为讽刺的是,当辛弃疾两岁时,抗金将领岳飞却在自家的风波亭内含恨而死。辛弃疾似乎就是为了继承岳飞遗志而生的,但人们记住了岳飞,却忘记了那个为行将就木的“宋朝”而战斗的辛弃疾。
  说辛弃疾生不逢时,真不是个错误的判断。他23岁时,就策反了一支数万人的反金队伍。他带着几万人的队伍,投奔南宋朝廷,希望在那里一展宏图。他本想借助朝廷的力量组织北伐,却不知像南宋这样“阴柔的、软塌塌的”朝廷,只想着偏安一隅,哪来北伐这样的鸿鹄之志?于是朝中无人赏识他,朝廷对他时用时弃。
  就这样,辛弃疾在作为南宋臣子的40年里,有近20年的时光浪费在了“大业宏图”上,那是男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有谁会像他一样,把这大好年华用来做与当时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的事情呢?他做了,做得无怨无悔。他写了著名的《美芹十论》,阐述了他收复北方的计划,洋洋洒洒,慷慨壮烈。然而,朝廷的冷漠,浇灭了他心中一次又一次燃烧的烈火。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打击下,他写出《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样,他只能只身登楼,面朝江北,痴望长安,将心中的愤恨委屈,重重拍在栏杆上。
  随后,他被削去所有官职,“告老还乡”,开启他最落寞,却被人们记住的词人生活。隐居山林的辛弃疾,心中的苦无人可诉,那一管毛笔,便成了他的武器。提笔,将心中豪情壮志,化作纸上千言万语。有多少苦,写多少词。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辛弃疾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陳亮会面,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陈同甫。两人相谈甚欢,互比知音。陈同甫即将离去之时,辛弃疾又铺开纸,写下了《贺新郎》,以及人们熟知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多么豪迈,多么大气磅礴!不再纤弱,辛弃疾的词开启了南宋文坛的新气象。
  都说辛弃疾生不逢时,可他的豪放词,却在中国文坛中占了一席之地。尽管这一面,并不是他想被人们记住的一面。
  梁衡先生说:“积了北宋南宋四百年动荡,才生了一个辛弃疾。”
  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一颗满腹报国之憾的词星坠落了。
  从此,建康城外,赏心亭里,再也没有辛弃疾痛拍栏杆的身影了。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11)班学生】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是一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倘若你残缺多一点,请不要埋怨,也不要伤心,因为那只是上帝贪恋你的美好。你可知道:有些残缺,其实是上帝特意对你的一片美意。  茫茫大漠,风沙满天,苍穹之下,万物沉寂,唯有一串驼铃、一把琵琶孤独相依。从此之后,不再锦衣玉食,不再歌舞升平。无言的承诺,瞬间的灿烂,换来的只是那异域王妃的头衔。人生无常,昭君有痛苦,却没有沉沦;有失落,却没有失望。她远行千里,带着汉朝的文化和
期刊
【名家阅读】  汤 包  □梁实秋  说起玉华台,这个馆子来头不小,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厨子出来经营掌勺。他的手艺高强,名作很多,所做的汤包,是故都的独门绝活。  包子算得什么,何地无之?但是风味各有不同。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  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个,但是每个都包得俏式,小蒸笼里垫着松针(可惜松针时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卖相。名为汤包,实际上包子里面并
期刊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雷雨》(节选)  [外面敲门声。  鲁 贵 快十一点,这会有谁?  鲁四凤 爸爸,让我去看。  鲁 贵 别,让我出去。  鲁 贵 谁?  外面的声音 这儿姓鲁么?  鲁 贵 是啊,干什么?  外面的声音 找人。  鲁 贵 你是谁?  外面的声音 我姓周。  鲁 贵 (喜形于色)你看,来了不是?周家的 人来了。  鲁四凤 (惊骇着,忙说)不,爸爸
期刊
美是一种感受,像一泓清泉缓缓地流过心田;美是一种心境,让平静的心灵之湖荡起层层涟漪;美是一种遥望,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喟叹;美更是一种残缺,不完美中的美给人以久久的震撼。  广袤无垠的大漠,没有绿色的陪衬,却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红花绿树的点缀,却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美;烟雨朦胧的江南,缺少北国风光的粗犷,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造物主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964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个女人在住宅区被杀,38个人站在窗口,听着女人的尖叫,默不作声,最终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死在深夜的纽约。在那篇轰动一时的报道里,美国旁观者留下了几乎一样的理由:“我可不想惹麻烦。”  在后来50多年里,大家都在反复讨论:如何避免人们在类似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旁观者状态”。有人认为应该以法律为手段,将冷漠旁观定义为犯罪;有人提出用美名和
期刊
汪曾祺的文章可真是百科全书!天南地北,鸿儒白丁,官绅地痞,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无所不晓,无所不尝。偶然记起文中片段,再去翻看,直寻得天荒地老,“遂迷,不复得路。”  又是哪个西南联大的文嫂丢了鸡?又是哪个卖锡的俊生惹人爱?又是哪两个小人儿在芦苇荡里互吐情愫?  汪老先生自嘲是“无所不吃”,却也因此受了不少的苦。喝酸豆汁儿,生吞大活虾,品大洋钱的茶茗,活脱脱就是一个脚踏淤泥、手摘星辰之人,怎两个“生
期刊
五十年前,在美国,有一女子被杀,尽管有三十八人围观,但他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他们选择了沉默,理由很简单:他们不想惹麻烦。虽然,“麻烦”没有找到他们身上来,但他们却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代价是那女子的生命以及公众的斥责。  五十年后的今天,类似的新闻仍层出不穷。从美国“38人围观杀人”事件到今天所谓的“扶不扶”问题,人们在遇到此类事情时,总是选择先将自己保护起来,选择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似乎只
期刊
【技法梳理】  我们在选取立论角度的时候,要尽可能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那么,在写作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呢?  一、化大为小法  此法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题干的整体思考,提炼出某个小角度,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
期刊
高尔基曾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不管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状物说理的文章,都应该注意语言的运用与锤炼。修辞是朵美丽的语言之花,在写作过程中,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既能提升文章的语言品位,亦能使得状物说理等形象鲜明。那么,在写作过程中,该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呢?  一、借助修辞巧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利器,因此,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拟写形象生动、有特点的
期刊
当地时间11月28日晚,巴西沙佩科恩斯足球俱乐部的包机在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省省会麦德林市国际机场附近失事,截至目前造成71人遇難,仅6人幸存。最新曝光的机长与麦德林机场指挥塔台的对话录音显示,就在坠毁前数分钟,飞机没有电力、燃料用尽,机长急切请求允许降落。  巴西沙佩科恩斯足球俱乐部在本次空难中损失惨痛:机上的22名队员仅3人生还,其中后卫埃利奥·内托伤势严重,头骨、胸腔和肺部均受伤;后卫艾伦·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