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血浆蛋白凝胶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血浆蛋白凝胶(PAG)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4例、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凹陷瘢痕患者,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采取的治疗方法分组,8例患者纳入单纯CGF组,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8.50(25.50,31.50)岁;8例患者纳入单纯PAG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2.00(28.50,35.00)岁;8例患者纳入CGF+PAG组,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3.50(29.00,35.75)岁。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凹陷瘢痕皮下分别单点或多点注射适量自体血液制备的CGF、PAG、CGF+PAG(比例为1.0∶1.0~1.0∶1.5),以填满凹陷为度,4周1次,共3次。首次治疗前(下称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下称治疗后)3个月,采用Goodman & Baron痤疮瘢痕分级系统进行瘢痕分级并计算差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焦虑评分并计算差值;首次治疗结束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后1、2、3个月,进行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采用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进行瘢痕改善程度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Bonferroni校正、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

(1)治疗前,3组患者瘢痕分级均为4.00(4.00,4.00)级(χ2<0.001,P>0.05)。治疗后3个月,与单纯CGF组的2.00(1.25,2.00)级比较,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瘢痕分级没有明显变化[3.00(2.00,3.00)、1.00(1.00,1.00)级,Z=2.199、2.003,P>0.05];CGF+PAG组患者瘢痕分级明显低于单纯PAG组(Z=3.229,P<0.01)。与治疗前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分级均明显降低(Z=2.588、2.598、2.640,P<0.05或P<0.01)。CGF+PAG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分级差值明显高于单纯PAG组(Z=3.229,P<0.01)。(2)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焦虑评分均相近(χ2=2.551、2.768,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Z=2.395、2.527、2.533,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差值相近(χ2=1.796,P>0.05)。(3)3组患者首次治疗结束即刻疼痛评分相近(χ2=0.400,P>0.05)。(4)治疗后1、2个月,3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相近(χ2=2.688、5.989,P>0.05)。治疗后3个月,CGF+PAG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单纯PAG组(Z=2.922,P<0.01)。与组内治疗后1个月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1.121、2.392,2.000、2.828,2.449、2.598,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2个月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2.271、2.000、2.646,P<0.05或P<0.01)。(5)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相近(χ2=4.438,P>0.05)。治疗后2个月,单纯CGF组、CGF+PAG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分别为2.00(2.00,2.75)、2.00(2.00,2.00)分,均明显高于单纯PAG组的1.00(1.00,1.00)分(Z=3.303、3.771,P<0.01)。治疗后3个月,CGF+PAG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为3.00(3.00,3.00)分,明显高于单纯CGF组的2.00(2.00,2.75)分和单纯PAG组的1.00(1.00,2.00)分(Z=2.450、3.427,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1个月比较,单纯CGF组与CGF+PAG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和单纯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改善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2.828、2.828,2.530、2.640,2.121,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2个月比较,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改善程度评分明显升高(Z=2.449,P<0.05)。(6)3组患者注射后进针口均有轻微红肿,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CGF联合PAG治疗患者面部凹陷瘢痕后,患者瘢痕分级降低、焦虑程度减轻、治疗满意度增加、瘢痕改善程度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较单一成分注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行非计划性二次开胸探查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血管手术,术后滞留于ICU并行非计划性二次开胸探查手术的311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41例,女性70例,年龄(58.3±12.5)岁(范围:20~85岁)。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构建患者住院死亡的评估模型,
期刊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居第2位的原发性肝癌,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上升。ICC通常起病隐匿,导致确诊较晚。目前肝切除是ICC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措施,但切除率低,远期疗效不理想。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性化疗是目前晚期或不可切除IC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效果较差。随着对ICC基因表达谱研究的深入及二代测序技术的进展,多个异常信号转导通路(RAS/MAPK、MET、EGFR)及基因突变(FGFR2、I
腔镜手术是近20年来乳腺外科技术的重大发展,经历了引进、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克服了在无腔隙器官进行腔镜手术的技术瓶颈,从学术和技术上解决了手术安全性等问题。与外科的其他学科相比,乳腺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发展和普及很不平衡,为规范乳腺癌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重申乳腺癌腔镜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并针对操作技术的临床操作规范提出具体建议。
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乙肝病毒(HBV)感染是肝内胆管癌(ICC)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HBV相关性ICC与其他危险因素引起的ICC在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面有很大差异,HBV相关性ICC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男性发病率高、甲胎蛋白水平较高、CA19-9水平较低、肝硬化明显而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这些临床病理学特征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具有相似性,推测可能
普通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见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围手术期及时诊断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的措施包括熟悉贫血的诊断及分级,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治疗贫血病因,营养支持,补充铁剂,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自体血回输等。本共识推荐通过多学科合作,诊断和治疗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缺铁性贫血。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后,通过直接杀伤和过度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造成机体肺组织的损伤。本文通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CT影像学改变及其对患者近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对疫情期间与疫情之后非疫区胸外科的临床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使胸外科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6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01例行意向性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53例(38.2%),女性248例(61.8%),年龄(62.0±10.5)岁(范围:30~88岁)。53例(22.2%)患者术前伴有黄疸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
目的探讨经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的大鼠表皮干细胞(ESC)对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1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躯干皮肤分离获得ESC,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1)~(3)。(1)取细胞,采用角质形成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K-SFM)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条件下同),于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3、5 d细胞形态。(2)取细胞常规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