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多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搭建学生自主探索的桥梁,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
  一、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有,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新的课改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就要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放手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合作学会更多的知识。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法”的例题“42 54”时,先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最后集体反馈,结果学生运用了多种独特的计算方法。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算法的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新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及早安排了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这些几何图形打下基础。如《图形的拼组》教学中,学生用新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动手拼摆出:蜻蜓、房子、汽车、机器人……形态各异的图案。(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找规律》这课,通过“懂规律—找规律—说规律”的教学后,最后让学生创作规律。学生四人一组用多种五颜六色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纸片,在八开的图画纸上拼贴出各种各样的规律:□□○○□□○○……,△○□△○□……,△△△○△△○……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创作数学美的能力。
  三、走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
  当数学同儿童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教学才具有活力,富有生命力。教师要配合新教材,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能促进学生把课本知识同生活问题更加地融为一体。
  如,学习“立体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练习,用橡皮泥、萝卜、木块等材料,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再如《认识时间》后,我让学生设计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做时间的小主人。《统计》教学后,我让学生调查全家喜欢吃的水果情况。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为了完成这项作业,学生要调查全家每人喜欢吃的水果的种类和人数,收集整理数据,再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找规律》教学后,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找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学生认真观察,用他们明亮的眼睛寻找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规律。有的小朋友说,他家灯开关有规律;有的说,妈妈的衣服上的花纹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她家地板的瓷砖,弹的钢琴的琴键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他下的棋盘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1、2、3、4、5、6、7……这些自然数,一个单一个双也是规律的。
  四、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活现实中到处可见。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减要加”的道理,我举了一个实例。“小红带了162元到商场买一双新鞋,小红看中的鞋子的标价是97元,你认为小红会怎样拿钱?”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侧重指出下列这种拿法: 小红从口袋中拿出()张一百元,营业员找回小红()元,这时小红口袋里还有()元。然后要求学生填空,并写出算式。学生写出了以下算式:① 162-97;② 62 3;③ 100-97 62;④ 162-100 3。通过观察算式,学生体会到算式的结果都相同,但算式③体现了操作的过程,算式④体现了“多减要加”的算理,算式②算起来最方便,体现了直觉思维。在此实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多减要加”的道理,而且还发现了更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这部分数去减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加上原来的尾数,这种方法更贴近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为科学省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给学生自主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是学生树立探究知识的信心,从生活中寻找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方便,数学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富有生命力、应用价值的学科。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有效的提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做了讲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还要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延伸、创新,而对想象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何谓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得心应手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性 工具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摘 要】高中物理难学首先体现在入门问题上,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入门关。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方式 入门    高中物理难学已是学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而入门难又是高中学生首先面临的问题。许多学生因无法跨过初、高中物理衔接上的“高台阶”而过早的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因此帮助学生顺利入门,就成为高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作者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思考,从“创设问题情景”、“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对课堂提高质量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能力 创新 数学    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时,我先用这样的例子来激发兴趣:狗见到前面的骨头,牛见到前面的青草时,总是沿着直线向前去吃
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有这样几个问题要搞清楚: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十分重视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需求、学生实际需求并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构建的,形成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的农村小学很多地方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范读课文,讲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传授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所有新课程的一切,无论是理念也好,追求也好,目标也好,最终无一不是体现在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中。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具体的学习活动,他们构成了实现课程理想的“广大民众”。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彻底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理想能否最终达成或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事一个个教学活动。  化学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在日常教学的过程,教育界的学者们把目光放在了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上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从实际中总结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希望文中的一些可行性建议能够帮助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参加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随堂听课,让人耳目一新.心里由衷的兴奋。课堂上师生和谐交流,生动活泼、轻松自如,教学实效相当明显。回想起这节课,既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又没有挂图、贴画、粘卡片等,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精彩片断一    这是五年级数学第十册“容积和容积单位”内容的学习。一上课.教师拿着准备好的长方体的箱子.问木箱的体积怎么算?并让两组学生量了它的尺寸。计算了它的体积。然后,教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