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曾送给学生的礼物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读一年级的女儿因为表现良好收到了班主任老师DIY的可爱礼物,兴奋了一整晚,那欢欣得瑟的表情竟然感染了我。一时兴起,我也想起了我曾送给学生的那些小小礼物。
  2013年的元旦,我所带的高2010级13班正在积极备战一诊,面对即将迎来的三天大假,如何做好复习动员工作呢?看到女儿吃的棒棒糖,我灵机一动,也准备了棒棒糖给班里的大孩子,并绞尽脑汁挖掘了好几层意义:其一,元旦,如果“玩”就只能“完蛋”;其二,棒棒糖由“棒”和“糖”构成,既暗示说大棒加蜜糖,有警示有鼓励,也预示着“苦尽”才能“甘来”;其三,棒棒糖外形的“1”和“0”也寓意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失去了“身体健康”这个“1”,再多的“0”比如分数、名次、荣誉都变得毫无意义。发放棒棒糖的时候,我郑重地解读了这几层含义,孩子们很兴奋,纵容我“牵强附会”地联想和启发。
  2013年6月5日,13班学生奔赴高考赛场的前夕,我又开始搜肠刮肚地准备礼物了。不能迷信地准备红绳子,也不能庸俗地写上祝福语,还得保证礼物可以轻松带入考场让孩子们安心迎考。联想到我姓名里的“姝”字谐音“输”,我得想办法中和一下。谐音“赢”的应子(果脯的一种)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告诉孩子们:“应子”可解作顺应你的心愿,寓意心想事成;更是谐音“赢”,意为必胜;还有,当心里觉得紧张时,吃点酸甜的食物也能定心安神。
  2014年高考前夕,我如法炮制,为高三接手的2011级10班的孩子们也准备了应子。不过把当初的一颗大大应子换做独立包装的小袋,巧合的是每袋里刚好装着4颗应子,足以让孩子在每科开考前吃一颗定心。后来有个家长偷偷告诉我,女儿考每科之前都会记得吃一颗,考理综那科忘了吃,都已经出了门又折回家吃了才算安心。心理学上把这叫作积极暗示,小小应子,或许真能有意想不到的功用。
  2014年9月,迎来新高一——高2014级8班的孩子们,我又开启了“送礼”之旅。开学之前摸底了解到有擅长设计LOGO的孩子,几番交流之下,聪慧的孩子设计了横着的“8”意为无限无穷之意的班级LOGO,我把它交付广告公司制作成小小的班级贴。开校第一天,每个孩子领到一个,贴在迷彩服胸口,这样,即使在军训期间被分配到不同的方队,孩子们总能通过班级贴及时找到自己班级的同伴,班级归属感油然而生,大家迅速地熟悉了起来。
  2015年的元宵节,正是高一下期开学的第二天,晚自习前我提醒孩子们记得晚上和家人团圆吃元宵,事实上,班里50个孩子就有20个孩子是住校生。所以下班时,我特意去了学校附近的超市买汤圆,并拜托我的妈妈用家里最大的锅煮了88个汤圆,动员女儿带着一次性餐具,我们祖孙三代浩浩荡荡从家里奔赴校园给孩子们送汤圆。教室里特别安静,我轻手轻脚地跟妈妈配合舀好了20份汤圆,并动员几个班委一起端到孩子们座前。每个孩子都略显羞涩但很认真地说谢谢,直到送完最后一份汤圆,不知道是谁带动,掌声响了起来,“谢谢李老”的声音并不响亮和整齐,但很真诚。我邀请孩子们合影,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也像一大家人一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过个节,告诉爸爸妈妈“节日快乐”。当我把汇集灿烂笑容的图片传到家长群里的时候,原本寂静的群炸开了锅,家长们感动之情溢于言表。送的是汤圆,是祝福,也是满满的爱。这爱,因为传递,分外厚重。那天的微信,我发送了孩子们笑脸的图片,还配了文字:“家有幸福,加油幸福。”
  2015年4月,我到北京有一个短期培训,第一次和这个新班级分别近一周,尽管班长每天会短信汇报班里的大小事情,但我居然还压抑不住地有点惦念。返程候机的时候得到了班长关于英语剧“光荣”倒数的消息,听说导演和演员们情绪有点低落,我又萌生了准备小礼物的念头。听说情绪不好的时候吃甜食可以缓解,于是我想到了宫廷糕点,可是面对名目繁多的糕点,我晕了头。送哪个呢?“京八件”跃入我眼帘。不仅它有“8”这个数字,还因为它可以谐音“北京见”,可是又是我送,安慰性质太明显,于是我构思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假托是刚考入清华就读的郑学姐特意买来送给大家,鼓励大伙努力学习,三年后“北京见”。
  结果飞机晚点,破坏了我的完美计划,当晚到家已经凌晨了,次日就是五一放假,早晨到班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情绪蛮好,于是干脆就作为下午散学的礼物好了。没有机会解说含义,就有手快的孩子转手把糕点塞进了小嘴。也罢也罢,埋个伏笔,两年后,他们备战高考的时候再说“北京见”这事吧,漫长的铺垫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8班,“北京见”,如今这个秘密还藏在我心里,等着恰当的时机揭晓谜底,也许我还会继续给孩子们的送礼之旅。没有计划,随性而至,陪着少年们,把平凡的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让看似无味的日子也能绚烂得开出花儿来。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树德中学)
其他文献
说起“抢红包”,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活跃在亲朋好友之间,为调动聊天气氛和增进关系起到非凡的作用,就如有人说道:“逛超市我从不在乎几毛钱的零钱,但要是手慢抢不到微信群上的几分钱红包,就会失望万分。”  这几天我们初三年级的老师们也在微信上抢起了红包,气氛甚是火热。我也不禁参与其中,真想不通是什么魔力让我屏住呼吸,死死盯住手机屏幕。那一刻,有个想法突然在我脑海中闪现:能否将网络“抢红包”转移到现实的
期刊
独具特色,揭秘童心  皮亚杰是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位天才。贝林(Harrv Beilin,1992)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评价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就如同评价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影响一样,是不可能的。”很难想象,如果皮亚杰只热衷于他早期对动物学的兴趣,而从来都没有研究过发展中的儿童,我们会对智力发展了解多少呢?  那么皮亚杰对人类发展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列出了几位著名学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交来的作业,我总是认真、细致地批改,生怕漏批、错批。谁作业完成得好,我就送上一朵红花。相反,我就在他们的错题旁打个小小的问号,为的是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还要求学生多思、多问并及时改正错误,再交给老师批阅。在第二、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这样做,他们都完成得很好。  自从我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后,发现小小的问号不再像从前一样发挥作用了——每次我批改作业后,就得把有错的作业本一
期刊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坚信这一点。我们班级的“溢香园”就是我夸孩子的青青“芳草地”。  具体做法是:在黑板的一角开辟一个一尺见方的园地,取名“溢香园”,及时“报道”学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为了使大多数同学都有受到表扬的机会,我鼓励孩子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同学,多发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写下来,交给报道组的同学,我称他们为“小编辑”。小编辑整理稿件,送我审批后,抄写于“溢香园”中,并随时更换内容
期刊
成为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健康工作7年以来,我接到了多起想退学的学生案例(以高中居多),随着自己不断学习提升和积累经验,我总结出三个步骤来应对这类问题。这里以一个高二学生的案例试作探讨。  案例背景  陈果(化名)是一名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由于他成绩进步幅度大,从普通班被调入了竞赛实验班。不料他一直不适应,感觉压力很大,“很无趣”“同学们都只知道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退学念头。  第一招:利弊分析—
期刊
“因材施教”,不是孔子说的,而是程颐说的(一说为朱熹):“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材施教,以“材”为前提和依据,“材”是人的材性,所以,因材就是知人。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知(智)”,孔子说:“知人。”  在孔子看来,一个智慧的人,一定是知人的人。那么,一个智慧的老师,一定是知人的老师。  孔子是如何知人的呢?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论语·为政》)  意思是
期刊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投入了很多精力思考如何将大自然作为课堂。他为把大自然搬进课堂做了很多工作。在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时节,他都要求老师们融入自然,教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尤其是教育他们热爱家乡。  他写了《大自然课堂——学生独立阅读之思想源泉之旅》,《最精美的书扉——大自然的书》。  我记得小学老师K·扎伦科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开发了一系列大自然题材连贯主题的语言和思想,他建议我向我一年级的学生传授。
期刊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曾经是班级的一位特殊人物,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拥有一大“特权”,就是拥有随时去厕所的权利——注意:这里的“随时”是包含了上课、下课、活动、测试等等一切在校时间。  刚开始时,我都傻眼了,实在是想不明白班里怎么会出现如此状况的孩子,他的“特权”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也让他自己陷入一个与集体无关的班级局外人的尴尬境地。  看着他上课时自由自在地出入教室的身影,听着
期刊
升入高三,经历第一轮复习后,学生们普遍感觉压力重重,故开展班团队活动课,以通过有趣的活动体验,指导学生们进行压力管理。以下是活动展示:  一、引入  暖场活动:将班内学生分为两大阵营,各挑选两人,分别用一只手掌,共同夹起一卷筒状卫生纸,传递给下一组,新一组累加一卷卫生纸后,用同样方法传递给下一组,以此类推,比赛哪一阵营最终传递的卫生纸又多又快。  教师引导:纸在同学们施加的压力下,终于克服重力,顺
期刊
本期看点:  用情有道  好的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基础,只有动之以情,才能真正实现晓之以理,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如何营建一个和谐温暖的有情的班级环境,如何未成曲调先有情,枝枝叶叶总关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个月,我们将从“开学第一课”开始梳理,从不言不语到特殊的礼物,紧张的氛围不乏情感的传递,到因人、因时、因地巧用学生、老师甚至班级“名字”,皆可增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