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工运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工会的道路选择,应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精神,也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特色。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把握如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 三个代表;中国工会;合法权益
  1、必须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工会的指导思想已经写入中国工会章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确立,更具有适应力和包容性,是党在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调整和创新。这种调整和创新,根源于对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党成为执政六十多年的执政党。在这种情况下,党不仅要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就必须引导和带领工人阶级不断发展自己的先进性,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党作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就是要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社会的阶级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利益集团化和利益群体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是各种利益集团实际力量博弈的结果。从实际的政治过程来看,群众团体以及各种利益集团是具体利益的表达者,党是意见的综合者和利益的平衡者,党承担着平衡各种具体利益、实现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历史职责。作为执政党,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是保护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一致性的总体利益,这是各个阶层各个集团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党要平衡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实现各个阶层各个集团的具体利益。在目前“强资本、弱劳工”的情况下,中国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维权时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努力争取参与利益分配的政策决策,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与其他利益群体、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
  2、中国工会的政治性给工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体制保证。
  中国工会的政治性取决于中国整个政治体制设计。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利益,也就是促进党的宗旨的实现。在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运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给工会带来的机遇,根据工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工会组织建设,切实为职工谋福利。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有利“法宝”。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工人阶级的队伍在迅速壮大,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主力军作用将更进一步突出。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只能更加强化。
  要充分利用政治体制的支持,进一步畅通工会利益表达渠道。要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协中工会界的代表和委员的作用,通过提出议案和提案,使职工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够在国家和地方立法中得到体现,并督促政府对与职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公正执行和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党和政府研究重大方针政策时的源头参与作用,使职工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够纳入到党和政府的政策决策和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和修改,在法律法规层面表达和体现职工群众的利益要求。
  3、要增强职工认同必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增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是工会组织的立会之本。而抓住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的联结点是工会坚持政治性和群众性、使两者达到辩证统一的关键。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实现各个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要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在这一点上,工会组织应该切实履行职工合法权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职责,充分发挥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通过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有效手段,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工会组织所承担的四项社会职能来看,维护职能是核心,其他三项职能是辅助性职能,在履行工会组织各项职能时,都要着眼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个关键和核心。履行建设职能就是动员工人阶级参加现代化建设,为发展做贡献,这是实现职工群众利益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在这方面,工会建立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这个有效载体,在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时,既要着眼推进现代化建设,也要着眼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要把它作为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的结合点来抓。履行教育职能旨在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工会广泛组织开展的“创争”活动和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是履行教育职能的有效载体,在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犯。参与职能旨在通过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和机关的民主管理、参与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总之,工会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在履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个中心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职工的信赖和认同。
  4、要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必须正确处理工人阶级内部的群体分化问题。
  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影响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工人阶级利益一体化的格局被打破,取代原来平均主义分配格局的是经济利益的严重分化。工人阶级内部形成了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等几大群体。由于资本因素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传统产业工人在企业的改革改制中成为改革代价的主要承担者,经济和社会地位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并且在工人阶级内部中出现了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等一大批弱势群体。企业管理者和私营企业主等一大批经济精英与知识精英形成结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政策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工人阶级内部的群体分化激化了弱势群体的冲突意识。特别在国有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分配差距的过分拉大增强了职工的不满情绪,由于国有企业与整个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关联,人们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冲突的承受力相对较低,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冲突会强化人们对社会整体冲突的感受。从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一方面需要国家认真解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问题,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在制定政策措施方面向弱势群体倾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工会组织要积极搭建工人阶级内部的交流平台,加强工人阶级的互助合作,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力度,通过送温暖工程、与困难职工结对子等活动增进了解,加强沟通,促进工人阶级队伍的整体认同和团结。
  工会组织的统一是关系到中国工会的性质和工会事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维护工会组织的统一,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会组织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是内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这是外因。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来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维护工会组织的统一的真正决定性因素在于工会组织真正做到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5、要推進工会工作创新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一是要把握时代特征,增强工会组织的适应力。工会组织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开展工作的,因此工会组织必须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勇于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克服惯性思维,努力学习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学和管理学知识,深刻把握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时了解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动态和职工需求的新变化;二是要贴近职工群众,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作为群众组织,工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脱离职工群众。部分工会组织脱离职工群众的现象已相当严重,行政化和机关化的色彩过浓,职工认同度很低。工会组织必须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把工作做深做实,“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三是要改革组织体制,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当前不少工会机关部门林立,工作分散,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合作,在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必须精简机构,加强部门工作中的沟通合作,增强凝聚力,加大维权重点工作的资源投入。四是激发干部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在这方面,关键是优化工会干部的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良好的干部流动和交流机制。如前所述,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将工会干部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纳入党的干部培养工作中,解决干部的交流出路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大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逐步推行基层工会主席的直接选举,并建立健全下级评议上级、职工评议工会的评议监督机制。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我们工作的每个单位中,后勤行政管理部门都是负责单位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部门,它每天都在处理着日常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后勤行政管理问题,他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本论文主要对当前单位后勤行政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于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后勤;行政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每一个单位,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小小的几十人的私企,都有
期刊
【摘 要】 定额管理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经济学科,其涉及到的领域相对比较多。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与完善,并在定额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有效的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本文就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预算定额;造价管理;应用  一、工程预算定额概念阐述  1、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  工程预算定额是指在工程施工时,完成
期刊
【摘 要】 机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在我国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大大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文章从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机电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机电工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机械制造业在经历了内燃机的动力革命和液压、气压
期刊
【摘 要】 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的基石,要保证电气工程建成后的安全平稳运行,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要效益,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正常有序。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气工程结算审核过程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气工程;结算;审核;计价定额  一、建设工程结算审核的问题  1、编制人员资质水平的局限性  电气工程是由变配电、动力配线、电气照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从城市板块规划、道路布局,到管网铺设、功能分区,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测量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竭尽所能节约土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才能够使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1、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原则  1.1生态优先兼顾
期刊
【摘 要】 在当今,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做好采购管理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的当务之急。积极整改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供應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方法  引言:  企业的竞争力要求随着时代变
期刊
【摘 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大,它的高度、厚度、强度也在逐渐的增加,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本文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施工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保障建筑施工中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 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在土
期刊
【摘 要】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施工技术管理成为建筑企业中讨论的热点,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再加上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竣工,周期较长,为了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必须对每一道工序实施跟踪检查,落实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期刊
【摘 要】 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工程测量贯通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始终,并且在建筑工程的运营阶段也离不开工程测量。建筑基础工程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工程两种,其中深基础工程分为桩基础、沉箱基础、混合基础、连续墙基础工程。本文以深基础工程中的桩基础为例,说明如何加强建筑基础工程的测量控制。  【关键词】 建筑基础;测量控制;原因;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
期刊
【摘 要】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