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期,电视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随着节目的热播,这种相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关注。然而,各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相互抄袭模仿,导致节目同质化状况严重;另外,节目中常常出现嘉宾身份造假,盲目拜金,矫揉造作等问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电视相亲 电视节目 相亲节目
  
  自2010年开始,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类节目飓风似的席卷了我国的电视荧屏。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程度可能超出了节目制作人的意料,俨然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物极必反,各个卫视的相亲节目为了争夺收视率可谓绞尽脑汁,互相抄袭模仿,频繁作秀吸引眼球等不良现象频出,让我们不得不对电视相亲类节目给予必要的反思。
  
  一、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竞争态势
  
  总体上,我国的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基本格局堪称“一霸数强两弱”。一霸: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数强指的是: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称心如意》,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和《婚姻保卫战》,东方卫视《谁能百里挑一》和《百里挑一》;两弱:黑龙江卫视的《快乐大联盟》,贵州卫视的《相亲相爱》。另外,湖北卫视的《相亲齐上阵》是2011年新节目,节目让相亲节目更加现实了,婚姻问题不是两个人的问题,是两个家庭的问题。母女齐上阵共同参与对女孩另一半的选择,女婿和未来丈母娘的碰撞会有很多火花,值得期待。因此,这档节目虽然立足未稳,但是前途是光明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同一个台会上演二、三档相类似的节目,如湖南卫视由李湘主持的新晋代际相亲节目叫板何炅主持的老牌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可谓上演了一场“同室操戈”“窝里斗”的戏码。时段上,各个卫视的相亲节目瓜分了一周黄金时段。
  
  二、电视相亲类节目兴起的原因
  
  作为一类兴起的节目,成功的秘诀包括多个方面,踩好时间点,找准受众最需要的类型,推出新型电视节目至关重要。
  1、“剩男剩女”婚恋问题凸显,成为社会热点
  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物价飞涨,房价高居不下,当下年轻人的婚姻爱情观都与父辈有着巨大的差别。青年一代的婚恋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相亲节目此时应运而生,打着为全国“剩男剩女”牵线搭桥的旗号,重新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相亲类节目几乎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在精神上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心理。
  2、真人秀调动受众主体性,便于与观众互动
  以《非诚勿扰》为例,作为一台成功的情感综艺节目,它采用真人秀的方式,场上美丽的24位女嘉宾,性格各异,俨然成为一幅众生相,同时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以靓丽的女嘉宾作为一个看点吸引观众,细细观察发现这些女生都是来自我们普通大众,有着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学历,使屏幕下的观众没有距离感。台上的男女嘉宾都有机会将自己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机会。在吸引观众上,《非诚勿扰》也下足了功夫,男女嘉宾可以在台上选择自己心仪的来自五湖四海的男生女生,台下观众还可以得到场上嘉宾的联系方式,可以与其进行场下沟通。这样就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受众的关注热情。而且节目采用微博直播的形式,观众可以实时与主持人孟飞和嘉宾乐嘉、黄菡进行微博互动,充分发挥了观众的主体性。
  3、平民变“明星”的梦想催化,激起受众好奇心
  电视相亲节目无疑实现了平凡大众的“明星梦”。无论是以怎样的目的和态度来做节目,它终归是一个荧屏作品,以寻找真爱的口号登上舞台,高调或低调的“秀”出自己,表现自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普通人一夜成名,成为“明星”的梦想。不难发现,在全国各个卫视兴起相亲真人秀中某些嘉宾往往爆出惊人语言做出出格行为,明目张胆的作秀,不放过任何出名的机会。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模板,发掘了一条成名的捷径,这也是相亲节目报名现场火爆的原因之一。
  
  三、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
  
  2011年开年以来,除了几个老牌的相亲节目外,各个卫视也看准了这块“蛋糕”,各显神通纷纷开播各类相亲节目,使此类节目泛滥荧屏。为了争夺收视率,各个卫视“各显神通”,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破坏了节目品质。
  1、相互模仿,同质化致审美疲劳
  随着相亲节目“遍地开花”,各个卫视的此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模仿,雷同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此类节目除安排节目主持人外,都会安排场下的情感或者心理专家对嘉宾进行情感和心理分析。而且即使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其主要规则还是一个,“多选一”的不断重复,依靠着结果的未知,以及形形色色的嘉宾各具特色的语言和风格来吸引观众。各个媒体不断细分收视市场,制作针对不同对象的相亲节目。
  2、矫揉造作,刻意制造敏感话题
  正在我国的各个卫视争抢相亲这类节目带来的高收视和高关注的同时,各个卫视都在形式与内容上挖空心思去抢夺观众,为搏出位更是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富二代”,“官二代”,“炫富族”等等符号化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舞台上亮相,高谈阔论,节目上的嘉宾要么语出惊人,要么行为乖张,在出镜嘉宾上各档栏目也下足了功夫,如母女档,孪生姐妹,单亲妈妈,外籍人士都在同一个舞台上相亲,照顾到了各个层面的人,利用观众的好奇心提高收视率。
  3、标榜物质,拜金炫富之风泛滥
  节目往往以十分优厚的物质奖励来鼓励男女嘉宾牵手成功,金钱,礼品,豪华双人游到处透露出对金钱与物质的追求与向往甚至崇拜。2011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推出首对在节目中牵手成功并已经领取结婚证的男女嘉宾来到节目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并由节目提供了几近奢华的奖励,以这种方式证明了节目的真实性。之后不久,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见招拆招”也推出了成功领证的男女嘉宾,同样得到了十分丰厚的“领证奖励”,看着满脸幸福的男女嘉宾接受奖励的时候,观众的心理是否会有些许的不舒服,感到两家卫视在竞争对抗中的公开作秀“斗法”,难免让人产生怀疑。
  4、弄虚作假,嘉宾走穴现象频出
  事实上,与娱乐节目中的低俗现象相比,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作假。节目中嘉宾身份作假,将相亲的平台变成了个人的秀场,伙同电视媒体将电视相亲完全转变成一部连续剧,演给渴望看到真实的大众看。这无疑是对广大受众的欺骗,严重伤害了观众的感情。另一方面,注意看各个卫视的相亲节目,就能在嘉宾中发现同一个嘉宾出现在不同的节目。这让观众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违背了相亲节目的初衷,最终将会导致失去受众的喜爱。
  5、广告过长,植入广告无处不在
  电视类相亲节目的火爆,不仅给电视带来了久违的春天,也让各大商业广告商嗅到了商机。广告商,蜂拥而至,见缝插针地在节目中插播或者植入广告,强迫受众拉长了收看节目的时长,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观众的利益。
  
  四、改进电视相亲节目的策略
  
  毋庸置疑,以现下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程度和影响力来说,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业内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重要的是认真研究这类节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准途径,使电视相亲节目真正地为观众服务,需要电视媒体和相关部门做出不懈的努力,让电视相亲节目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电视媒体发挥导向作用,倡导主流价值观
  电视媒体应该坚持做优秀的相亲类节目,倡导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婚姻与爱情是神圣而美好的,倡导健康、美好、积极、向上的婚恋价值观。尽全力为观众提供一档真实、真诚、精彩、健康的电视节目,维护社会主流思想及价值观。
  2、各卫视要转变经营理念,正确对待收视率
  相亲类节目大火于荧屏,有其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更得益于媒体人准确把握中国市场脉搏,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多个卫视依靠着相亲节目的火爆摆脱收视困境,想借这阵东风大展身手,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相亲节目无疑是许多电视媒体的救命稻草。随着炒作的加剧,诚信危机日益加剧,造成观众对节目产生抵触情绪。
  3、多创造机会与观众互动,回归受众主体性
  一些电视媒体为了适应观众主体性的逐步增强,利用网络微博直播方式改进这种状况。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观众实现互动,一方面是使观众参与到电视传播活动的决策中来,受众的建议可以开阔传播者的视野,起到旁观者清的作用;另一方面,观众做为电视传播活动的评价主体,可以直接进行评价,避免滞后性,真正反映市场的变动,增强后续传播活动的市场竞争力。
  4、保持节目运作的透明度,确保节目真实性
  电视相亲类节目之所以饱受诟病,遭到不真实的指责,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节目运作的不够透明。将嘉宾的选择,身份的认证,节目的运作,奖励的来源与去向,支付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公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观众的各种疑问都能迎刃而解,使其真正摆脱质疑;另一方面,方便受众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监督,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不良现象的出现,保证节目运作的高水准。
  5、坚持节目制作的原创性,避免模仿和雷同
  对于现今的电视相亲类节目,尽管各个卫视的制作人绞尽脑汁在细节和形式上尽量做到相互区别,以期细分观众群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无论是“模仿”还是“被模仿”都造成了该类节目的市场饱和。眼前的繁荣景象并不代表着长久的高枕无忧,事实上,真的想要制作一档品牌节目,就要坚持原创性。坚持原创,坚持精品,坚持独特才是王道。
  6、媒体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把好节目质量关
  媒体监管部门维持电视媒体的正常秩序,使其能够抵御住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诱惑与冲击的职责不容忽视。只有多方协作,对电视节目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才能够有效避免节目中出现低俗或者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把好节目质量关。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0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面临、执著探索并不断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行计算机管理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必须掌握的技能。要搞好在职职工计算机继续教育,必须认清在职职工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存在的若干误区,明确在职职工计算机
毋庸置疑,交通规划市场的蓬勃发展肇始于不断加剧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但是,交通规划及改善措施真的能减少拥堵吗?国外学者(Taylor,2002;Downs,2004)早已指出,拥堵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
【编者按】党报与时代同行,光荣与梦想共生。12月10日至13日,第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暨“时代要求与党报创新”论坛在合肥举行。此次会议由安徽日报承办。31家省级党报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会同志在“时代要求与党报创新”论坛上分别就新形势下党报的改革创新、舆论引导能力与传播能力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摘录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
期刊
我国目前的加油(气)站规划管理呈现出完全政府行为或完全市场行为两个极端,产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本文将商业活动中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引入加油(气)站规划和
【摘要】本文以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优势为切入点,从听众群体的拓展、广播的网络传播方式以及媒介融合中广播的独特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广播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败,而是新旧媒体将在互相融合的环境中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 广播 发展空间 优势 网络平台    一、广播应发挥自身优势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要想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传播技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共同推动下,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媒介如卫星直播、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发展迅速。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媒体的产业化、集团化正在形成巨大竞争力,并已成为现代传媒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数字技术 产业化 传媒经营 新媒体    一、我国传媒产业当前发展状况  从20世纪90年代开
人民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法律职业者参加法庭审判,与职业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司法制度。其初衷在于扩大司法民主、强化司法监督、实现司法公正,但在制度层面却有
阐述了雷暴的形成条件和雷暴来临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介绍了雷暴观测和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仪器、人身的防雷要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以期为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群体的内在规律对于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理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更有帮助。引导大学生群体潜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