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特点浅析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由互联网上的“女大学生”这一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试图使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分析,在对女大学生的网络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描绘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搜索结果的数据分析,从信源、匿名性、交互性、信息形式等方面显示一些互联网上信息和言论的特点,并试图分析其成因。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就某一时点使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取搜索结果的前10页共100项信息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Google保证其检索结果中排列越靠前的信息,与主题的相关性越高,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也越大。
  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网民仅会耐心查阅检索结果的前5页。由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对排列位置靠前的前10页信息进行分析,便可说明绝大部分网民看到的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是什么样的。使用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借助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论文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10月24日10:00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的搜索。搜出约10,700,000项符合“女大学生”的查询结果,取前10页100条信息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对搜索结果按信息内容进行类目建构和编码,结果如下:指向其他信息集合20个(20%,不包含指向其他网页链接),其中进入门户网站4个(4%),进入其他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5个(5%),进入专题页面11个(11%);关于性观念及相关行为的23个(23%),其中性教育5个(5%),卖淫6个(6%),性诱惑3个(3%),流产1个(1%),身体展示6个(6%),同居1个(1%),性心理1个(1%);关于犯罪的7个(7%),其中实施犯罪者4个(4%),受害者3个(3%);关于婚恋的8个(8%),其中师生恋1个(1%),被包养3个(3%),择偶观4个(4%);作为文艺作品题材的10个(10%),其中网络小说4个(4%),电影6个(6%):探讨女性行为、形象的4个(4%);探讨女性日常生活行为状态的9个(9%);关于就业的17个(17%);作为产品营销对象的2个(2%)。
  以女大学生的视角呈现的信息为“主位”呈现,以女大学生为客体的信息为“客位”呈现,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无法判定信息呈现角度,以上信息的呈现角度中,“主位”6个、“客位”74个、“无法判定”20个。
  塑造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负面形象,以及立场中立的信息的数量分布为“正面”4个、“负面”37个、“中立”39个、无法判定20个,其中无法判定指的是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网络上关于女大学生的信息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任何一类信息都无法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与性相关的信息(23%)和关于就业的信息(17%)相对较多;将“女大学生”置于主位和客位的信息并存,但将其置于客位的信息占多数(74%);塑造女大学生正面和负面形象的信息兼而有之,以中立的信息(39%)和塑造负面形象的信息(37%)为主。这与以上三个结论——网络新闻中女大学生形象过于消极(86%);女大学生成为“性”的受害者;女大学生多数情况下“失语”呈现一定的一致性。而出现的变化包括关于关注就业问题的信息增加,负面信息减少。这是由于在中国网民的构成中,从性别分布看,女性比例已经上升到46.4%;从年龄分布看,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68.6%;从身份分布看,学生所占的比例占到30%。这意味着女性和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及其意见反馈是互联网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互联网上“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使得与其事业等相关的信息受到关注,而导致其“认知不和谐”的信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降低。
  基于对互联网上目前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内容分析,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上该类信息的搜索结果形式、信息来源、匿名性、交互性等方面,试图解释互联网信息的某些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的形式更为多样,图文并茂,嵌入视频,并可使用超链接提供相关信息。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体现了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形式的信息使用的频度。
  互联网信息形式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单一形式信息51个、复合形式信息29个、信息集合体20个。其中单一形式信息包含“文字"37个、“图片”5个、“视频”9个;复合形式信息包含“文字和图片”20个、“文字和超链接”4个、“文字、图片和超链接”4个、“文字、圖片和视频”1个;而信息集合体包含“门户网站”4个、“其他搜索结果”7个、“专题”9个。
  由上述数据可见,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形式单一(51%),其中纯文字信息占了大多数(37%)。这是由于形式单一的信息编辑效率较高,且纯文字信息对传者来说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对受者来说读取速度相对较快。值得注意的还有,以信息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信息占到了一定的比重(20%)。
  样本信息的信息来源分布比较多样,其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包括:论坛(社区)9个、新闻网25个、仅标明“互联网”2个,共计36个(36%);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息包括:报纸11个、通讯社2个,共计13个(13%);来自于“原刨”的信息包括:网友投稿2个、原创小说4个、博客5个,共计11个(11%);“未标明”的信息包括:视频上传6个、未标明的14个,共计20个(20%);最后“无法判定”的信息则为20个(20%)。互联网上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信息源有如下特点:第一,互联网上相对多数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本身(36%);第二,考虑到部分新闻网的内容基于传统媒体的资源,传统媒体仍然是互联网信息的重要信息源;第三,网络原创并具有影响力的信息仍占少数(11%);第四,互联网上的信息源有较大部分较为模糊(20%),尤以视频信息为甚(6%)。
  互联网的匿名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但鲜有研究对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匿名性的状况如何进行描述,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网络快照”式的描述。关于“女大学生”信息的匿名状况为“未署名”19个、“署实名”22个、“署ID”22个、“署责任编辑名、选稿人名”17个、“无法判定”20个。由此可见,互联网上“未署名”的该类信息仅占19%。但署ID及署责任编辑名和选稿人名的信息均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在署名的信息中,绝大部分署实名的信息来自传统媒体。
  互联网以信息的交互性为主要特点之一。在本文所取的样本中,除“无法判定”的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信息集合体外,几乎每个信息后均提供了相关的留言板或论坛。关于交互性的数据为:“有回复”38个、“无回复”的又分为“有回复功能但无人回复”34个和“无回复功能”8个,两个子类别共计42个,“无法判定”20个。虽然在技术层面互联网上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现实,但由信息的回复状况来看,网民们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虽然“女大学生”的信息较富争议性,但仅有38%的信息有人回复,而34%的信息,虽然提供了回复功能,却得不到回应。互联网信息的交互性未能充分使用的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部分网站要求用户首先注册才能发表观点并进行回复,形成了交互性的“门槛”;其次,大部分网民上网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或获得娱乐,他们并无充分意愿表达观点或提供反馈。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网络女大学生形象的呈现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但客位信息仍占较大比例,中立和负面的信息仍居多数,不过由于中国网民构成的持续变化和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发展,较之2005年有一定的改观。另一方面,从互联网的信息特点来看,互联网信息形式多样,纯文本信息较受欢迎,技术层面和传统层面的“把关人”在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生产并传播着大量信息,传统媒体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上的信息不署名的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信息通过署ID名等方式实现相对的匿名性: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具交互性,但这种交互性并未充分实现。该结论应对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和网络新闻业务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做人的恩想工作就要入情入理,拿事实说话,让职工信服,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凝聚人心,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处理矛盾要冷静、谅解、关心、鼓励。同样是和人发生冲突,不同性格的人表现却不一样:性格内向的人,一般能做到气头上不动声色;性格外向的人则可能暴跳如雷。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年龄、特点,无疑是消除人与人之间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期刊
有远大理想、崇高精神或干大事、创大业的杰出人物,固然是典型人物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典型人物报道的认识绝不能仅限于此,典型人物报道的经常性主角应该是生活在基层民众中间的、人们经常可以见到或听到的、在某一方面有值得褒扬的作为和举动的普通人,亦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草根典型”。    “草根典型”的新闻特质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品种的日益丰富和定位的多元化,“草根典型”已成为媒体重点关注和报道的对
期刊
一    媒体的产业化转型强化了整个行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其结果是媒体经营者不自觉地将服务目标人群偏向那些经济收入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生活时尚和消费潮流方面居主导地位的强势阶层。那些由于掌握社会资源很少、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差、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弱势群体权益,则容易被媒体所忽视。  实事求是地讲,媒体上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不算少,其中不乏对他们的痛苦和不幸表达怜悯、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的。但
期刊
进入21世纪,高招艺术类考生热潮(简称“艺考热”)持续升温,考生队伍逐年增大。伴随着“艺考热”,高校专业设置的“艺术热”、为考生考前强化专业培训的“考前班热”,有关围绕艺术考生而谋取经济利益的“艺考经济热”,以及受“艺考”和艺术市场炒作的“艺术文化热”等现象相继出现。这种特殊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艺考热”与传媒娱乐化趋势    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为什么越来越多?概括地说,一
期刊
新闻媒体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面对各种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媒体的危机传播机制贯穿于整个危机的始终,分别存在于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和痊愈期四个阶段。“根据芬克的危机阶段理论,危机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传播者要在了解这些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传播手段,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网络媒体则可以利用其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特殊的传播方式,在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组织有效的运作
期刊
一条短信让全国谈橘色变。2008年9月,四川旺苍县的橘子感染了大实蝇疫情,但并未出县。然而,因为一条“别吃橘子”的短信,这种水果在大半个中国严重滞销。9月21日,四川旺苍县新生村村民首次发现自家的柑橘里有一条米粒长的虫子爬了出来。此后即有相关传闻开始通过手机散布。23日,旺苍县农业局将情况上报到广元市农业局。3天后,普查结果出炉。蛆果主要集中在尚武、白水、嘉川三镇。10月4日、5日《华西都市报》首
期刊
近些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大河报社众多重大新闻报道的后方编辑统筹,远的有“神五”、“神六”及嫦娥一号飞天等,近的有2006年~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央行联手救市等;大型的統筹有2003年-2008年全国及河南“两会”、普京访问少林寺、“神舟七号”巡天等,小型的有克林顿访问河南、2008年中国郑州旅交会等。衔命统筹,一些经验,愿与同仁探讨
期刊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始终都处于劣势的地位,其生存的基础和空间被不断地“抽空”或“挤压”,其生存条件越来越艰难,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主流文化占领了大部分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媒体受众。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使其价值得以体现,必须从传播人手,提高传播的力度和效果,才能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文化传播的最大作用是:通过对某种文化的
期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反思的民族。纪念性活动不仅成为连接岁月的链条,也是新闻媒体各显身手的重头戏。网络媒体作为后起之秀,其语境下的纪念性专题呈现着时效性、大容量、多媒体、交互性等特征。综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网络专题,人民网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专题报道”和新浪网的“中国式奋斗”显得卓尔不群,思通三十载,视接海内外,既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优势,又各具特色:一个大气磅礴
期刊
经济新闻是以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新闻。它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拥有广泛的受众,它是多数人关注的新闻。然而,在众多的经济新闻中,可读性强的、读者满意的经济新闻却不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当然,相对其他新闻,经济新闻总是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由此而来的还有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