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才会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和价值。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英语教学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化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其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如何把握“生活教育”理念,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和评价,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已成为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一、生活化课堂的基本特征
1 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直接经历并获得的体验。它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本和源泉,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面对一个“浓缩”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无法直接感受的书本世界时,学生是依靠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来理解这些真理和建构“意义”的。只有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生活化情景,来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性。
2 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
课堂教学是根基于历史和现实,指向个体未来可能生存与发展方式的一种生活。课堂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要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对现实生活的净化、指导和提升,从而为学生构建一种崭新的、更为完美的可能的生活。为此,生活化课堂必须具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学会规划和全面负责。
3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质上是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其过好每一天。生活化课堂必须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世界,设置生活化情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给养”,才能不失为真正的教育。
二、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活的气息。在英语课堂中把握“生活化教育”的理念,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各种关切?笔者认为,应使英语教学内容、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1 生活引入,引导参与
教师导入新课应创设较为真实的话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这还可以适度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
笔者在导入牛津初中英语7AUnit6 Fashion这一单元中的新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人物的衣着打扮,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有关衣物颜色和质地的词汇:“Amy is wearing a yellow cotton blouseand a pair of blue jeans,Sandy is wearing clothes from the 1990s, She is wearing a black wool skirt, a pair oflong red leather boots and a red silk blouse,Simon’s trousers are white and his shirt is purple, His tic is yellow and red,He looks very colorful.”接着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What are you wearing?What iS your shirt made of? What is the color of her skirt? What kind of shoes do you wear for sports?”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积极参与,纷纷介绍自己所穿服装的质地和颜色,并畅谈自己所钟意的服装。可见,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必然会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背后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6 A charity walk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你是一名慈善团体的自愿者,你的学校有一位同学不幸罹患重病,他的父母是普通职工,无力承担庞大的医疗费用,眼看就要耽误他的治疗。因此你希望通过慈善行走这个活动来帮助他募集资金,要求把你的活动方案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课文内容重组,增大了课堂容量,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主动关爱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3 小组讨论,人人参与
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是生活化课堂的主要体现。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有创造才有活力。无论是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还是讨论式教学,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讨论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但若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英语教师要结合英语的特点,启发引导,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What’s your best friend like?”这一话题时,应预先设计一份充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围绕表中的内容展开小组对话,使讨论更有意义。(见表)
三、生活化课堂评价
生活化理论要求,在教学评价上不再单纯以分数看人,不再设立所谓标准答案,而是看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因此,在英语课的教学评价上教师应当建立多元、开放、激励的发展评价策略,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
1 让评价具有人文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满真摯的爱与真切的情,追求人文性教学评价。学生天性喜欢被表扬,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的几句赞美会形成无形的力量。笔者在教学中时刻不会忘记这一点,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就会及时赞扬,轻轻的一句“Well done!”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运用积极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身心的活力。评价学生时,不仅看其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看其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
2 让评价进发智慧的火花
课堂的生成性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时刻都在发展变化,这也是课堂生活化的重要特征。课堂上学生的实践练习或讨论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优美的或是有哲理的句子,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成长。
3 让评价具有多元目标和运用多种方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的做法,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而且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
学生的内心世界蕴藏着神秘的宝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中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宽容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充分展露思维全过程,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促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活跃,内在激情的焕发,让评价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取心灵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四、实施生活化课堂的初步成效
“还课堂以生活本色”的实践,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跃起来,学生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 有情有景——语言表达更活
生活化英语课堂,不仅课程的内容活了、形式活了,而且通过师生在有情有景中的互动,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容易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 有内有外——学习方式更活
生活化英语课堂,使学生变得爱学习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对英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这也使学生学习的目标从单一性发展到综合性,学习的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跨越到实践,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3 有学有用——课堂容量更“活”
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在学生实际运用中,这既能让学生的所学得以正确的运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教师回到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改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专业化得到自我提升和发展。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历史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英语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新知,掌握新知、运用新知,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
责任编辑 李奇志
一、生活化课堂的基本特征
1 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直接经历并获得的体验。它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本和源泉,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面对一个“浓缩”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无法直接感受的书本世界时,学生是依靠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来理解这些真理和建构“意义”的。只有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生活化情景,来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性。
2 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
课堂教学是根基于历史和现实,指向个体未来可能生存与发展方式的一种生活。课堂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要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对现实生活的净化、指导和提升,从而为学生构建一种崭新的、更为完美的可能的生活。为此,生活化课堂必须具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学会规划和全面负责。
3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质上是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其过好每一天。生活化课堂必须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世界,设置生活化情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给养”,才能不失为真正的教育。
二、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活的气息。在英语课堂中把握“生活化教育”的理念,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各种关切?笔者认为,应使英语教学内容、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1 生活引入,引导参与
教师导入新课应创设较为真实的话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这还可以适度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
笔者在导入牛津初中英语7AUnit6 Fashion这一单元中的新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人物的衣着打扮,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有关衣物颜色和质地的词汇:“Amy is wearing a yellow cotton blouseand a pair of blue jeans,Sandy is wearing clothes from the 1990s, She is wearing a black wool skirt, a pair oflong red leather boots and a red silk blouse,Simon’s trousers are white and his shirt is purple, His tic is yellow and red,He looks very colorful.”接着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What are you wearing?What iS your shirt made of? What is the color of her skirt? What kind of shoes do you wear for sports?”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积极参与,纷纷介绍自己所穿服装的质地和颜色,并畅谈自己所钟意的服装。可见,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必然会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背后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笔者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6 A charity walk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你是一名慈善团体的自愿者,你的学校有一位同学不幸罹患重病,他的父母是普通职工,无力承担庞大的医疗费用,眼看就要耽误他的治疗。因此你希望通过慈善行走这个活动来帮助他募集资金,要求把你的活动方案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课文内容重组,增大了课堂容量,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主动关爱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3 小组讨论,人人参与
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是生活化课堂的主要体现。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有创造才有活力。无论是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还是讨论式教学,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讨论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但若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英语教师要结合英语的特点,启发引导,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What’s your best friend like?”这一话题时,应预先设计一份充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围绕表中的内容展开小组对话,使讨论更有意义。(见表)
三、生活化课堂评价
生活化理论要求,在教学评价上不再单纯以分数看人,不再设立所谓标准答案,而是看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因此,在英语课的教学评价上教师应当建立多元、开放、激励的发展评价策略,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
1 让评价具有人文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满真摯的爱与真切的情,追求人文性教学评价。学生天性喜欢被表扬,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的几句赞美会形成无形的力量。笔者在教学中时刻不会忘记这一点,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就会及时赞扬,轻轻的一句“Well done!”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运用积极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身心的活力。评价学生时,不仅看其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看其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
2 让评价进发智慧的火花
课堂的生成性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时刻都在发展变化,这也是课堂生活化的重要特征。课堂上学生的实践练习或讨论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优美的或是有哲理的句子,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成长。
3 让评价具有多元目标和运用多种方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的做法,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而且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
学生的内心世界蕴藏着神秘的宝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中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宽容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充分展露思维全过程,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促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活跃,内在激情的焕发,让评价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取心灵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四、实施生活化课堂的初步成效
“还课堂以生活本色”的实践,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跃起来,学生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 有情有景——语言表达更活
生活化英语课堂,不仅课程的内容活了、形式活了,而且通过师生在有情有景中的互动,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容易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 有内有外——学习方式更活
生活化英语课堂,使学生变得爱学习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对英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这也使学生学习的目标从单一性发展到综合性,学习的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跨越到实践,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3 有学有用——课堂容量更“活”
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在学生实际运用中,这既能让学生的所学得以正确的运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教师回到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改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专业化得到自我提升和发展。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历史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英语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新知,掌握新知、运用新知,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
责任编辑 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