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布鲁纳科举等独特见解,对教育界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布鲁纳;科举;教育;影响;体制;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51—02
布鲁纳对教育的作用是“功不可没”,但以“失败告终”;1905年被废科举以后,“负面的评价占主导地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客观了”。
在谈对教育的影响上,古非科举莫属,今首推布鲁纳非言过其实。后者育(英)才独树一帜,可育人却“种种原因”,出事了,“美国基础教育反而差了”,只好“失败告终”了,但仍然是“功不可没”;前者则取才有道,千年流芳,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论是布鲁纳教育方法还是科举取才体制,都有“过山车般剧烈转换”的褒贬评价,的确耐人寻味,發人深省。
一、科举产生与贡献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日本自近代进入科举时代,现在还处于科举时代之中。
表面上看,中国也存在官学与私学的二元体制,然而实质上,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民间办学没有产生要突破官学统治的思想,更没有与官学对抗的力量。所以私学并不谋求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多为官学的辅助性工具。中国的中世纪教育完成的是一种封闭式的一元化结构系统,且在千年的运作中没有质的改变。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物质文明领域主要是四大发明;在精神文明领域,对西方最大的贡献是科举制。这个观点首先是由西方人在19世纪提出来的。(英格尔斯,英国,1835年)
李约瑟研究中国唐代医学的考试认为:中国医学考试制度影响了阿拉伯人,经由穆斯林带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然后从阿拉伯国家传到意大利的两西西里王国,又从那里传到欧洲。在那以前,欧洲只有口试。“科举西传说就可以确立了。”[1]
西学东渐是近代文化交流的基本走向,只有科举是个特别的例外。“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
二、中世纪西方教育情况
中世纪初期,基督教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教育。6世纪起,基督教教育逐渐超出家庭的范围而走向学校:修道院附设的学校;教会和政府主办的学校。
西方中世纪教育体制结构是多元化的,中国中世纪教育体制是一元化结构,以国家官府办学为主导,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
教会在各地办起各类学校,内容非常贫乏,后与希腊文化的接触,不得不教授哲学、几何、天文、文法等知识。
“欧洲之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曼大帝(公元742—814年),或称为查理,卡尔大帝,发布“中世纪教育的第一个总纲”——公告,要求各地教会设立学校,删订有关书籍,使教区内儿童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7—8世纪,西欧世俗教育逐渐兴起,尤其在爱尔兰和英格兰较为发达。世俗化的市民教育是中世纪后半期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极大地动摇了基督教在教育中的统治地位,为教育近代化打下基础,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三、科举取才不足成因
科举取才是最好的,但中国人用人甄别人才则会出问题,缘于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是一己私利、中国人人际关系特别复杂。客观则是一统的才能观念,对异类、创新人才看不惯;第二个客观原因可能是根本的:对能力的认可比较狭隘。其一,加德纳认为,西方社会促进了:(1)语言;(2)逻辑智力的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对其他智力(六种)更为看重;其二,作者一直认为,中国人把“人际”能力搞得太复杂。中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也可说明问题。
目前为止,研究发现,人的才能在多个方面,加德纳将其分成八种:(1)语言;(2)逻辑;(3)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7)内省(曾子日三省是优秀表现,其实这种能力时刻要起作用才是);(8)自然探索。
后来加德纳还假设了第九种可能的智力即“存在智力”,这是一种“沉思关于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大问题”的能力。
由上可知,能力的发现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相对自闭些,[我对自己的这种观点是不满意的,在逻辑智力的发展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的中国,一样有东方的莎士比亚曹雪芹,但没有出比尔·盖茨,很正常。如果不进一步发展,没有Switch(公司口号:变革),美国也一样没有苹果新手机—iPhone 4S及升级!也不可能催生如今的史蒂夫·乔布斯。]
对那些他们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如诗词歌赋,不是后面说到的语言能力)以外的能力反应迟钝些,伯乐识马、叔牙知管子的人才洞察能力较差些。所以难达到公平正义。
不论是用布鲁纳教育方法育才,还是用中国高中培养学生,再加上科举选才,都不可称珠联璧合。因为前者发掘了创新能力却出现“基础知识学习的不足”,后者只重视书本知识却造成“基础扎实而创造性精神匮乏”。重基础,育英才,多层次选才,三方和谐,才是教育的最理想抉择。
中国目前用高考方法虽然有所不足,但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
高考有不足,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代,国人尽知。同时也又不敢过多放权让各高校自举招生,用口试取人,这种做法完全有其合理性,逐渐放权才不会出事。因中国人际关系复杂,有时胆子还特别大,如假药,冒他人之名上大学,口试难以公平,作者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过这个问题,这种结论的合理性没有可怀疑的了(如,少数民族20分,四川某地有几十人搞假受处分)。
既然加德纳已经认识到非西方社会对1、语言;2、逻辑智力的重视不足,中国加大口试就更为紧迫,而当下推崇用“山寨口试”:写出设计方案(在高考中,字数可多也可以少),意义重大。 四、接纳中西文化
在中国,谈接纳文化的正确态度特别重要,因为中国有世界首推教育大家孔子,也有“批林批孔”;再有“革命的斗士,中国新文化的先驱”——鲁迅从“打(倒)孔家店”到“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更有曾经历“过山车般剧烈转换”的褒贬评价的科举。
历史上,把许多过去的东西视为糟粕,(不得不想起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实让人回首不堪。
“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为什么能传承下来,就在于文脉传承不绝,“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
是不是人们都懂这个理,倒不一定,如将腐败归于几千年“封建……”。
魏征是封建社会的杰出代表,他到死“无正寝”,他很廉洁;管子倡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时下,很多党政官员“什么也不缺”,就是腐败了,来个“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甚至于“礼崩乐乱”,能不叫人扼腕叹息。政治的腐败不敢说,就找文化教育的茬;自己做得不好就怨古人,有什么用?
明中后期曾出现镇压有思想的讲学者,如何心隐、李贽之死,血洗东林、四毁书院诸事件。清代基本沿袭循袭明代旧制,强化理学教育的主导地位,对所谓离经叛道者不惜滥施杀戮之刑。
血淋淋的杀戮,残暴地摧残,多舛的教育得到当代人评价是“理学教育彻底堕落为专制统治的工具。”[3]这种评价是普遍的,用不着指责哪一个人。(不那样又能怎么样呢?连传承的机会也失掉吗?)
为弥补过失、专治统治,中国古今习惯于对古圣先贤指桑骂槐,拿文化教育开刀,还振振有词,并不觉得是强词夺理,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往往是在心知肚明,明知道不可以为却为之,十分清楚如何去做却没有人为之的情况下发生的“悲惨”与“不幸”,今天,与其称政治(等)锐意的改革,还不如说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纠错”。中国法律监督不力、公款公车、什么也不缺少却腐败……这些问题不是那么难办的,也不是要创新才能做好的,许多国家都做好了,我泱泱华夏,岂有难为不成之理,仅一念之差,正视现实改正过失而已。我所说的是要正视问题关键所在,而不是粉饰太平,一个掩耳盗铃的国家民族是可悲的,这样的民族有何谈强大,何谈复兴呢。细微周密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英国经过法律践行二百年,才实现法治健全。
这里在说一个理,自己的事没有做好,就要敢于承担,谦谦自省,找一些不着边际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有为与合理,于事无补。
经典可以批评,古圣先贤不必顶礼膜拜,有立有破也好,有立无破也罢,但先得有自我,万不可以有“破”而无“立”,“破”而无“立”,乃楼阁去基,有去星火求燎燃之谬,似邯郸学步般愚昧荒唐。
抛开子虚乌有的妄断,横加指责的“浮燥”,好好静下心来,对传统的、外来的文化有一个正确的接纳态度,方可塑成一樽金光闪闪的自我雕塑。
除去名利,很多事,“在阳光下办事”,是十分丰美而让人心旷神怡的,举手投足般简单,搞得神秘兮兮的干什么?
中国现在的事既不“复杂”,也不“难办”(无欲则刚),教育也不例外。传承、借鉴、创新得了,“治大国若烹小鲜”[4]。
五、中国、布鲁纳教育方法的不足
用布鲁纳螺旋上升,重视知识结构的教育方法,在培养英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有不尽人意,原因并不复杂,不是多数师生能适应这种教育方法的,这本身就是要师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有一个理解精髓的醒悟时期,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上,繁枝细节上,所做的准备不够,就以一种模式全面铺开,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与英才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差距甚远。
其实,推行某种教学模式就能改观教育现状的想法注定不可能实现。在中国,风靡过杜威教育方法,“教育即生活”有其优点,但也有不足,没有牵制力的生长自然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可以达成共识的:企图找到一种特别的教育模式改观现有教育状态是不现实的。
可以肯定,在中国统一推行布鲁纳的教育模式,比美国更差。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远不及美国。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师能把书本领悟好、理解透就成问题,要求他们很好地贯彻新的教育方法,收效甚微;更不谈中国有的学校,缺少教师,一个教师上几个年级的课程,谈上课以外的事,真有些强人所难。
中国现有的中学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创造性的不足,这对夯实基础的中学生而言,影响较小,从中国中学生在奥赛上取的骄人成绩看,基础厚实让国人欣慰。二是过分的学习重负,难割舍,放不下,能做到“放下、放下”,重负前行自然变为轻装上阵了。
问题并不是很复杂的,就在认识上,中国中学教育有如深探取宝,弄不好是适得其反呢,外国中学教育,有如薄沙铺地,说不定是无意插柳却成荫。有为无为,不一定在高考那幾分,上北大清华,进一般的大学,差别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平凡的工作,寻常的生活,同样可以“工作出成绩、生活幸福”这就是真正的好。还有高中正是长身体,心理也脆弱,少点压力是必要的,而在大学期间再作调整不迟。
只可惜,用功时却“骄傲不用功”,这种说法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大数学家陈省身、大科学家钱学森等多人说过,就是我一个人说的也没有什么,我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看得多了,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千真万确,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尖锐指出过,中国高等教育(含中专)问题远比中学教育严重,学校与学生象在做几年文凭买生意。如果不采用学分制,加大奖学金制度力度,扼制公权私用唯亲(唯利)是举的用人制度,很难有大的改观。有些大学生“弃学业于红尘,束书卷于高阁”要不得,毕竟是,“上帝下雪不下面粉,动物为活着而争食打得皮开肉绽,你死我活”,有时,人们要艰难点也是在所难免,何惜读书发奋用功,艰苦奋斗是人类要繁衍生存下去的必然选择。高中用功学习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就要理解中学教师“加负”的良苦用心了,就是过头了点、紧张了点,所取得的成绩不如人意,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六、分层教育的价值
学生成绩良莠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进行教学呢?分层次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给以恰当要求,就会存在“减负”,也不会因为要求太低而那些优等生“吃不饱”,更不会让有理想的学生误了前程。正如不会有体育教师强行靳令一些不擅长跑步的学生“赶上”而当场昏倒的“重负”与“悲哀”,同时也能让刘翔、姚明们茁壮成长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到底分几个层次,作者认为可以有三层:入门学习层、基本学业层与提高探究层。其中的逻辑性有如“三字经”到“周易”。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实行螺旋上升式教学,正是布鲁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分层次编写教材,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给以恰当要求”,是有极其广泛意义的,不仅解决了中国中学生的“重负”顽症,而且在教学与教材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教材也成了一本指导性读物,在网络上就可以找到相关教学设计、PPT资源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须加上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进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要做得较为满意,必须付出更多艰辛用更多的慧心睿智,必须从细微之处下功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其中的挑战性不言而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七、结语
用不着高唱雷声大,雨点小,翻江倒海般的“教育改革之歌”,整合多种教育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技巧,恰如其分地利用网络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布鲁纳培育人,中国高中夯实基础以及科举取才三者之长,发奋务实,负重前行,是完善教育体制不足之处的正途。
参考文献:
[1]杨华,梁枢.科举何以在中国发生?[EB/OL].2011—10—24.
[2]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N].半月谈,2009—06—01.
[3]杨师群.中世纪中西方教育体制之比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M].
关键词:布鲁纳;科举;教育;影响;体制;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51—02
布鲁纳对教育的作用是“功不可没”,但以“失败告终”;1905年被废科举以后,“负面的评价占主导地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客观了”。
在谈对教育的影响上,古非科举莫属,今首推布鲁纳非言过其实。后者育(英)才独树一帜,可育人却“种种原因”,出事了,“美国基础教育反而差了”,只好“失败告终”了,但仍然是“功不可没”;前者则取才有道,千年流芳,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论是布鲁纳教育方法还是科举取才体制,都有“过山车般剧烈转换”的褒贬评价,的确耐人寻味,發人深省。
一、科举产生与贡献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日本自近代进入科举时代,现在还处于科举时代之中。
表面上看,中国也存在官学与私学的二元体制,然而实质上,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民间办学没有产生要突破官学统治的思想,更没有与官学对抗的力量。所以私学并不谋求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多为官学的辅助性工具。中国的中世纪教育完成的是一种封闭式的一元化结构系统,且在千年的运作中没有质的改变。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物质文明领域主要是四大发明;在精神文明领域,对西方最大的贡献是科举制。这个观点首先是由西方人在19世纪提出来的。(英格尔斯,英国,1835年)
李约瑟研究中国唐代医学的考试认为:中国医学考试制度影响了阿拉伯人,经由穆斯林带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然后从阿拉伯国家传到意大利的两西西里王国,又从那里传到欧洲。在那以前,欧洲只有口试。“科举西传说就可以确立了。”[1]
西学东渐是近代文化交流的基本走向,只有科举是个特别的例外。“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
二、中世纪西方教育情况
中世纪初期,基督教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教育。6世纪起,基督教教育逐渐超出家庭的范围而走向学校:修道院附设的学校;教会和政府主办的学校。
西方中世纪教育体制结构是多元化的,中国中世纪教育体制是一元化结构,以国家官府办学为主导,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
教会在各地办起各类学校,内容非常贫乏,后与希腊文化的接触,不得不教授哲学、几何、天文、文法等知识。
“欧洲之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曼大帝(公元742—814年),或称为查理,卡尔大帝,发布“中世纪教育的第一个总纲”——公告,要求各地教会设立学校,删订有关书籍,使教区内儿童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7—8世纪,西欧世俗教育逐渐兴起,尤其在爱尔兰和英格兰较为发达。世俗化的市民教育是中世纪后半期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极大地动摇了基督教在教育中的统治地位,为教育近代化打下基础,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三、科举取才不足成因
科举取才是最好的,但中国人用人甄别人才则会出问题,缘于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是一己私利、中国人人际关系特别复杂。客观则是一统的才能观念,对异类、创新人才看不惯;第二个客观原因可能是根本的:对能力的认可比较狭隘。其一,加德纳认为,西方社会促进了:(1)语言;(2)逻辑智力的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对其他智力(六种)更为看重;其二,作者一直认为,中国人把“人际”能力搞得太复杂。中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也可说明问题。
目前为止,研究发现,人的才能在多个方面,加德纳将其分成八种:(1)语言;(2)逻辑;(3)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7)内省(曾子日三省是优秀表现,其实这种能力时刻要起作用才是);(8)自然探索。
后来加德纳还假设了第九种可能的智力即“存在智力”,这是一种“沉思关于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大问题”的能力。
由上可知,能力的发现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相对自闭些,[我对自己的这种观点是不满意的,在逻辑智力的发展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的中国,一样有东方的莎士比亚曹雪芹,但没有出比尔·盖茨,很正常。如果不进一步发展,没有Switch(公司口号:变革),美国也一样没有苹果新手机—iPhone 4S及升级!也不可能催生如今的史蒂夫·乔布斯。]
对那些他们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如诗词歌赋,不是后面说到的语言能力)以外的能力反应迟钝些,伯乐识马、叔牙知管子的人才洞察能力较差些。所以难达到公平正义。
不论是用布鲁纳教育方法育才,还是用中国高中培养学生,再加上科举选才,都不可称珠联璧合。因为前者发掘了创新能力却出现“基础知识学习的不足”,后者只重视书本知识却造成“基础扎实而创造性精神匮乏”。重基础,育英才,多层次选才,三方和谐,才是教育的最理想抉择。
中国目前用高考方法虽然有所不足,但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
高考有不足,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代,国人尽知。同时也又不敢过多放权让各高校自举招生,用口试取人,这种做法完全有其合理性,逐渐放权才不会出事。因中国人际关系复杂,有时胆子还特别大,如假药,冒他人之名上大学,口试难以公平,作者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过这个问题,这种结论的合理性没有可怀疑的了(如,少数民族20分,四川某地有几十人搞假受处分)。
既然加德纳已经认识到非西方社会对1、语言;2、逻辑智力的重视不足,中国加大口试就更为紧迫,而当下推崇用“山寨口试”:写出设计方案(在高考中,字数可多也可以少),意义重大。 四、接纳中西文化
在中国,谈接纳文化的正确态度特别重要,因为中国有世界首推教育大家孔子,也有“批林批孔”;再有“革命的斗士,中国新文化的先驱”——鲁迅从“打(倒)孔家店”到“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更有曾经历“过山车般剧烈转换”的褒贬评价的科举。
历史上,把许多过去的东西视为糟粕,(不得不想起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实让人回首不堪。
“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为什么能传承下来,就在于文脉传承不绝,“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
是不是人们都懂这个理,倒不一定,如将腐败归于几千年“封建……”。
魏征是封建社会的杰出代表,他到死“无正寝”,他很廉洁;管子倡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时下,很多党政官员“什么也不缺”,就是腐败了,来个“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甚至于“礼崩乐乱”,能不叫人扼腕叹息。政治的腐败不敢说,就找文化教育的茬;自己做得不好就怨古人,有什么用?
明中后期曾出现镇压有思想的讲学者,如何心隐、李贽之死,血洗东林、四毁书院诸事件。清代基本沿袭循袭明代旧制,强化理学教育的主导地位,对所谓离经叛道者不惜滥施杀戮之刑。
血淋淋的杀戮,残暴地摧残,多舛的教育得到当代人评价是“理学教育彻底堕落为专制统治的工具。”[3]这种评价是普遍的,用不着指责哪一个人。(不那样又能怎么样呢?连传承的机会也失掉吗?)
为弥补过失、专治统治,中国古今习惯于对古圣先贤指桑骂槐,拿文化教育开刀,还振振有词,并不觉得是强词夺理,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往往是在心知肚明,明知道不可以为却为之,十分清楚如何去做却没有人为之的情况下发生的“悲惨”与“不幸”,今天,与其称政治(等)锐意的改革,还不如说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纠错”。中国法律监督不力、公款公车、什么也不缺少却腐败……这些问题不是那么难办的,也不是要创新才能做好的,许多国家都做好了,我泱泱华夏,岂有难为不成之理,仅一念之差,正视现实改正过失而已。我所说的是要正视问题关键所在,而不是粉饰太平,一个掩耳盗铃的国家民族是可悲的,这样的民族有何谈强大,何谈复兴呢。细微周密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英国经过法律践行二百年,才实现法治健全。
这里在说一个理,自己的事没有做好,就要敢于承担,谦谦自省,找一些不着边际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有为与合理,于事无补。
经典可以批评,古圣先贤不必顶礼膜拜,有立有破也好,有立无破也罢,但先得有自我,万不可以有“破”而无“立”,“破”而无“立”,乃楼阁去基,有去星火求燎燃之谬,似邯郸学步般愚昧荒唐。
抛开子虚乌有的妄断,横加指责的“浮燥”,好好静下心来,对传统的、外来的文化有一个正确的接纳态度,方可塑成一樽金光闪闪的自我雕塑。
除去名利,很多事,“在阳光下办事”,是十分丰美而让人心旷神怡的,举手投足般简单,搞得神秘兮兮的干什么?
中国现在的事既不“复杂”,也不“难办”(无欲则刚),教育也不例外。传承、借鉴、创新得了,“治大国若烹小鲜”[4]。
五、中国、布鲁纳教育方法的不足
用布鲁纳螺旋上升,重视知识结构的教育方法,在培养英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有不尽人意,原因并不复杂,不是多数师生能适应这种教育方法的,这本身就是要师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有一个理解精髓的醒悟时期,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上,繁枝细节上,所做的准备不够,就以一种模式全面铺开,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与英才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差距甚远。
其实,推行某种教学模式就能改观教育现状的想法注定不可能实现。在中国,风靡过杜威教育方法,“教育即生活”有其优点,但也有不足,没有牵制力的生长自然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可以达成共识的:企图找到一种特别的教育模式改观现有教育状态是不现实的。
可以肯定,在中国统一推行布鲁纳的教育模式,比美国更差。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远不及美国。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师能把书本领悟好、理解透就成问题,要求他们很好地贯彻新的教育方法,收效甚微;更不谈中国有的学校,缺少教师,一个教师上几个年级的课程,谈上课以外的事,真有些强人所难。
中国现有的中学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创造性的不足,这对夯实基础的中学生而言,影响较小,从中国中学生在奥赛上取的骄人成绩看,基础厚实让国人欣慰。二是过分的学习重负,难割舍,放不下,能做到“放下、放下”,重负前行自然变为轻装上阵了。
问题并不是很复杂的,就在认识上,中国中学教育有如深探取宝,弄不好是适得其反呢,外国中学教育,有如薄沙铺地,说不定是无意插柳却成荫。有为无为,不一定在高考那幾分,上北大清华,进一般的大学,差别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平凡的工作,寻常的生活,同样可以“工作出成绩、生活幸福”这就是真正的好。还有高中正是长身体,心理也脆弱,少点压力是必要的,而在大学期间再作调整不迟。
只可惜,用功时却“骄傲不用功”,这种说法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大数学家陈省身、大科学家钱学森等多人说过,就是我一个人说的也没有什么,我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看得多了,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千真万确,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尖锐指出过,中国高等教育(含中专)问题远比中学教育严重,学校与学生象在做几年文凭买生意。如果不采用学分制,加大奖学金制度力度,扼制公权私用唯亲(唯利)是举的用人制度,很难有大的改观。有些大学生“弃学业于红尘,束书卷于高阁”要不得,毕竟是,“上帝下雪不下面粉,动物为活着而争食打得皮开肉绽,你死我活”,有时,人们要艰难点也是在所难免,何惜读书发奋用功,艰苦奋斗是人类要繁衍生存下去的必然选择。高中用功学习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就要理解中学教师“加负”的良苦用心了,就是过头了点、紧张了点,所取得的成绩不如人意,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六、分层教育的价值
学生成绩良莠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进行教学呢?分层次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给以恰当要求,就会存在“减负”,也不会因为要求太低而那些优等生“吃不饱”,更不会让有理想的学生误了前程。正如不会有体育教师强行靳令一些不擅长跑步的学生“赶上”而当场昏倒的“重负”与“悲哀”,同时也能让刘翔、姚明们茁壮成长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到底分几个层次,作者认为可以有三层:入门学习层、基本学业层与提高探究层。其中的逻辑性有如“三字经”到“周易”。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实行螺旋上升式教学,正是布鲁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分层次编写教材,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给以恰当要求”,是有极其广泛意义的,不仅解决了中国中学生的“重负”顽症,而且在教学与教材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教材也成了一本指导性读物,在网络上就可以找到相关教学设计、PPT资源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须加上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进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要做得较为满意,必须付出更多艰辛用更多的慧心睿智,必须从细微之处下功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其中的挑战性不言而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七、结语
用不着高唱雷声大,雨点小,翻江倒海般的“教育改革之歌”,整合多种教育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技巧,恰如其分地利用网络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布鲁纳培育人,中国高中夯实基础以及科举取才三者之长,发奋务实,负重前行,是完善教育体制不足之处的正途。
参考文献:
[1]杨华,梁枢.科举何以在中国发生?[EB/OL].2011—10—24.
[2]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N].半月谈,2009—06—01.
[3]杨师群.中世纪中西方教育体制之比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