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在三峡库区奉节县兴隆镇当党委书记的袁顺颖从未想到过,自己会坐上北碚区朝阳街道办事处主任这把交椅,更没想到的是,最近又走上北碚区澄江镇党委书记这一岗位。
改变袁顺颖命运的不是关系,更不是金钱,而是北碚区在推进党内民主的过程中实行的面向全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怀疑:公选姓“公”还是姓“私”
“打破地域、领域、身份界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北碚区将在全市范围内公选部分处级领导干部。”2006年3月17日,在万州区委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的袁顺颖,了解到北碚区将面向全市选拔3名处级领导干部和2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这一信息,符合报名条件的袁顺颖不禁暗自惊喜。
当天晚上,袁顺颖迫不及待地在电话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婆,并表示自己准备试一试。“公选?现在这些都是假的,还不是要靠关系,你一个外地人,去都没去过北碚,在北碚一没同学、二没朋友、三没亲戚,还想入人家那个圈呀?”老婆一盆冷水,把袁顺颖的激情浇灭了一半。
第二天,袁顺颖回到奉节,试探着把想法告诉了单位上要好的同事。“呵呵,想到北碚竞选处级干部,你开玩笑PB?那都是内定了的,所谓公选不过是精彩的外衣。”同事对他的想法不屑一顾。
“以前选拔干部往往是伯乐相马,领导点将,恐十白这次搞的公选也就是作秀,作为吸引眼球的幌子罢了。”袁顺颖也开始怀疑,他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就在几个月前,在某区组织部工作的奉节老乡通过电话告知他,该区将公选5名处级领导干部,建议他报考,并指点了职位,说凭他的条件应该没问题。为此,袁顺颖认真进行了准备。没想到,两个月后,该区的公选却杳无音信,听说公选变成了“私选”。
老婆、同事的忠告,以及几月前的教训,让袁顺颖有些瞻前顾后。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下定决心: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再说,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吧。他还有个小算盘,想亲自看看北碚的公选,究竟是姓“公”,还是姓“私”。
2006年3月26日,北碚公选报名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多,工作人员已准备下班,袁顺颖最后一个匆匆赶到报名现场。
观望: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舍近求远”
2006年4月1日,袁顺颖踏进设在北碚区朝阳中学的公选笔试考场。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我感觉不错的袁顺颖果然以高分夺魁,和所报考小组的第二名拉开了3分的差距。
袁顺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但兴奋之余,新的担忧又让他夜不能寐。
笔试成绩一向比较公正,但进入面试环节,却大有文章可做。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奉节人,报名时才初次踏上北碚的地盘,连认识的人都没有,更别说熟人。如今“地方保护主义”,“近亲繁殖”之风盛行,人家要照顾本地区的人才,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这次面试中有人头熟、关系多的北碚本区考生,那面试很可能成为自己的“滑铁卢之战”。想到分数占总成绩60%的面试,袁顺颖不免患得患失。
面试当天早上7点40分,袁顺颖和其他考生一同进入组织部会议室,等待面试。果然不出袁顺颖所料,和他同组入围面试的考生中,有两名是北碚区人,其他组入围面试的北碚人也不少,他们熟络地和考官打招呼。袁顺颖只能呆呆地坐在一边,他的心凉了一半。
“各位考生早上好,现在我们所处的整幢大楼的手机信号已被屏蔽,请将手机和手提包交到指定地方,然后回原位休息,等待通知,谢谢配合。”工作人员的话,让袁顺颖感受到了大战之前的肃穆。“这阵仗跟高考差不多了。”有人小声地嘀咕。对没有打过歪主意,也根本无法走后门的袁顺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信号。
轮到袁顺颖面试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考室。考室里除了7名考官,在答题席左边设有摄像机,对面试情况全程录像,右边坐着纪委的监察员和公证员。考室里有专门读题的主持人、记时员、记分员。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面试答题不准介绍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和工作单位。答题结束,评委当场打分。目睹这一切,袁顺颖如释重负。他以出色的表现,得到考官的高度认可。
几天后,袁顺颖接到北碚区委组织部通知,自己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好成绩,被列为考察对象。同时,袁顺颖得知,被列为考察对象的幸运儿除了他自己,另外两位分别来自万州和黔江,同组参加面试的两位北碚本地人,都没有进入考察名单。
“结果最终怎样,会不会因为考察故意找问题把我这个无钱、无关系的边远区县的考生刷下?”袁顺颖又有了新的顾虑。
坚信:不拘一格选良才
2006年4月28日下午,袁顺颖再次接到北碚区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北碚区委已将他作为准备录用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了。
5月8日,北碚区委、区委组织部对公开招考的23名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话。在大家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袁顺颖惊奇地发现,23名公选的领导干部中,竟然有17名来自北碚区外,外地干部占74%。
集体谈话后,区委组织部领导找他谈话时,更让他惊讶。“组织考虑到你表现优秀,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我们决定让你挑起朝阳街道办事处主任的重担。”朝阳街道是个很重要的街道,袁顺颖深知这一职位的分量,这充分说明,北碚区委对公开选拔的处级干部是充分信任的。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袁顺颖如鱼得水,大展拳脚。接下来,组织上又出面为所有从区外公选到北碚的处级干部解决了住房、爱人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这些做法,温暖着袁顺颖的心,北碚区真正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在新的领导岗位上,袁顺颖总是不断地鞭策自己,作为公选出来的干部,一定要多做事、做好事。
凭着这种信念,袁顺颖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充分信任。去年11月8日,他又被委以重任,到澄江镇担任党委书记。
担任澄江镇党委书记后,为了聚民意、凝人心,工作思路合民心,决策合镇情,袁顺颖组织村组干部、镇机关中层干部、镇机关离退休老同志代表、辖区企业负责人代表、辖区各事业单位负责人、新老班子成员进行大讨论,他敞开心扉,鼓励大家谈问题、讲真话。
“我从1995年起就担任镇党代表,以前只是镇党委换届时参与投票,平时都忘了自己的代表身份,还不如当个人大代表好。”已经连任5届党代表的北泉村党员龙天真给袁顺颖提出了意见。
袁顺颖深知,自己能够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全靠北碚区的党内民主选拔优秀人才之举,他深知民主的力量。为此,在区委领导和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他在全镇组织实施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通过党代表活动日、党代表大会年会、党代表质询评议等活动载体,方便党代表反映群众呼声,帮助、监督镇党委的各项工作。
如今,澄江镇的党代表不再是五年一开会,党代表也不再仅仅是荣誉称号。比如,几月前党代表提出“辖区内的农家乐标牌不规范,建议统一规范制作,使农家乐经营提档升级”的议案,被镇党委迅速采纳,仅过了半个月,党代表的议案就变成了现实。
面对自己在澄江镇打开的良好局面,回顾参加公选走过的路,袁顺颖感慨地说:“我的经历,算是北碚区推行党内民主的见证。在北碚,党内民主绝对不是作秀。”
如今,市内众多人才都盯上了北碚区的公选平台,区林业局局长张毅、北温泉街道办事处主任唐远东、商委副主任郑远安……一批批能奔善跑的“千里马”通过这一特殊赛场脱颖而出,推动着北碚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北碚区委正式发布第二次公选信息……
改变袁顺颖命运的不是关系,更不是金钱,而是北碚区在推进党内民主的过程中实行的面向全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怀疑:公选姓“公”还是姓“私”
“打破地域、领域、身份界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北碚区将在全市范围内公选部分处级领导干部。”2006年3月17日,在万州区委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的袁顺颖,了解到北碚区将面向全市选拔3名处级领导干部和2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这一信息,符合报名条件的袁顺颖不禁暗自惊喜。
当天晚上,袁顺颖迫不及待地在电话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婆,并表示自己准备试一试。“公选?现在这些都是假的,还不是要靠关系,你一个外地人,去都没去过北碚,在北碚一没同学、二没朋友、三没亲戚,还想入人家那个圈呀?”老婆一盆冷水,把袁顺颖的激情浇灭了一半。
第二天,袁顺颖回到奉节,试探着把想法告诉了单位上要好的同事。“呵呵,想到北碚竞选处级干部,你开玩笑PB?那都是内定了的,所谓公选不过是精彩的外衣。”同事对他的想法不屑一顾。
“以前选拔干部往往是伯乐相马,领导点将,恐十白这次搞的公选也就是作秀,作为吸引眼球的幌子罢了。”袁顺颖也开始怀疑,他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就在几个月前,在某区组织部工作的奉节老乡通过电话告知他,该区将公选5名处级领导干部,建议他报考,并指点了职位,说凭他的条件应该没问题。为此,袁顺颖认真进行了准备。没想到,两个月后,该区的公选却杳无音信,听说公选变成了“私选”。
老婆、同事的忠告,以及几月前的教训,让袁顺颖有些瞻前顾后。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下定决心: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再说,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吧。他还有个小算盘,想亲自看看北碚的公选,究竟是姓“公”,还是姓“私”。
2006年3月26日,北碚公选报名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多,工作人员已准备下班,袁顺颖最后一个匆匆赶到报名现场。
观望: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舍近求远”
2006年4月1日,袁顺颖踏进设在北碚区朝阳中学的公选笔试考场。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我感觉不错的袁顺颖果然以高分夺魁,和所报考小组的第二名拉开了3分的差距。
袁顺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但兴奋之余,新的担忧又让他夜不能寐。
笔试成绩一向比较公正,但进入面试环节,却大有文章可做。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奉节人,报名时才初次踏上北碚的地盘,连认识的人都没有,更别说熟人。如今“地方保护主义”,“近亲繁殖”之风盛行,人家要照顾本地区的人才,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这次面试中有人头熟、关系多的北碚本区考生,那面试很可能成为自己的“滑铁卢之战”。想到分数占总成绩60%的面试,袁顺颖不免患得患失。
面试当天早上7点40分,袁顺颖和其他考生一同进入组织部会议室,等待面试。果然不出袁顺颖所料,和他同组入围面试的考生中,有两名是北碚区人,其他组入围面试的北碚人也不少,他们熟络地和考官打招呼。袁顺颖只能呆呆地坐在一边,他的心凉了一半。
“各位考生早上好,现在我们所处的整幢大楼的手机信号已被屏蔽,请将手机和手提包交到指定地方,然后回原位休息,等待通知,谢谢配合。”工作人员的话,让袁顺颖感受到了大战之前的肃穆。“这阵仗跟高考差不多了。”有人小声地嘀咕。对没有打过歪主意,也根本无法走后门的袁顺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信号。
轮到袁顺颖面试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考室。考室里除了7名考官,在答题席左边设有摄像机,对面试情况全程录像,右边坐着纪委的监察员和公证员。考室里有专门读题的主持人、记时员、记分员。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面试答题不准介绍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和工作单位。答题结束,评委当场打分。目睹这一切,袁顺颖如释重负。他以出色的表现,得到考官的高度认可。
几天后,袁顺颖接到北碚区委组织部通知,自己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好成绩,被列为考察对象。同时,袁顺颖得知,被列为考察对象的幸运儿除了他自己,另外两位分别来自万州和黔江,同组参加面试的两位北碚本地人,都没有进入考察名单。
“结果最终怎样,会不会因为考察故意找问题把我这个无钱、无关系的边远区县的考生刷下?”袁顺颖又有了新的顾虑。
坚信:不拘一格选良才
2006年4月28日下午,袁顺颖再次接到北碚区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北碚区委已将他作为准备录用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了。
5月8日,北碚区委、区委组织部对公开招考的23名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话。在大家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袁顺颖惊奇地发现,23名公选的领导干部中,竟然有17名来自北碚区外,外地干部占74%。
集体谈话后,区委组织部领导找他谈话时,更让他惊讶。“组织考虑到你表现优秀,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我们决定让你挑起朝阳街道办事处主任的重担。”朝阳街道是个很重要的街道,袁顺颖深知这一职位的分量,这充分说明,北碚区委对公开选拔的处级干部是充分信任的。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袁顺颖如鱼得水,大展拳脚。接下来,组织上又出面为所有从区外公选到北碚的处级干部解决了住房、爱人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这些做法,温暖着袁顺颖的心,北碚区真正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在新的领导岗位上,袁顺颖总是不断地鞭策自己,作为公选出来的干部,一定要多做事、做好事。
凭着这种信念,袁顺颖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充分信任。去年11月8日,他又被委以重任,到澄江镇担任党委书记。
担任澄江镇党委书记后,为了聚民意、凝人心,工作思路合民心,决策合镇情,袁顺颖组织村组干部、镇机关中层干部、镇机关离退休老同志代表、辖区企业负责人代表、辖区各事业单位负责人、新老班子成员进行大讨论,他敞开心扉,鼓励大家谈问题、讲真话。
“我从1995年起就担任镇党代表,以前只是镇党委换届时参与投票,平时都忘了自己的代表身份,还不如当个人大代表好。”已经连任5届党代表的北泉村党员龙天真给袁顺颖提出了意见。
袁顺颖深知,自己能够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全靠北碚区的党内民主选拔优秀人才之举,他深知民主的力量。为此,在区委领导和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他在全镇组织实施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通过党代表活动日、党代表大会年会、党代表质询评议等活动载体,方便党代表反映群众呼声,帮助、监督镇党委的各项工作。
如今,澄江镇的党代表不再是五年一开会,党代表也不再仅仅是荣誉称号。比如,几月前党代表提出“辖区内的农家乐标牌不规范,建议统一规范制作,使农家乐经营提档升级”的议案,被镇党委迅速采纳,仅过了半个月,党代表的议案就变成了现实。
面对自己在澄江镇打开的良好局面,回顾参加公选走过的路,袁顺颖感慨地说:“我的经历,算是北碚区推行党内民主的见证。在北碚,党内民主绝对不是作秀。”
如今,市内众多人才都盯上了北碚区的公选平台,区林业局局长张毅、北温泉街道办事处主任唐远东、商委副主任郑远安……一批批能奔善跑的“千里马”通过这一特殊赛场脱颖而出,推动着北碚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北碚区委正式发布第二次公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