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笔挥洒,墨韻飞扬
孩提时代,父亲为街坊写春联的样子深刻在她的记忆裏
自此对艺术趣意盎然,念念不忘
然艺术之境,山高路远
她执著於斯,静待花开
那一刻,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
在平静平凡的日子裏,有书有画有雕刻
与艺术相伴相随,回到最单纯的欢喜
达至生命裏最有滋味的情境
走进顺德北滘镇和园,顿生宁静之感。和园之外,车水马龙;和园之中,清一色古朴风格的建筑,曲径通幽,意韻芬芳,如世外桃源一般,与不远处的热闹喧嚣对比出别样的意境,散发出独特的韻味。
大约一年前,收藏爱好者吴瑞玲女士将自己的藏馆——淳翰墨韻安置在了这里。在闹市中,如想寻得一番宁静,淳翰墨韻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走进这里,世界似乎都瞬间安静了下来,在这样的意韻和情怀里,人总能感受到一份宁静、安详与放鬆,心灵如被雨洗过後的青山,清新、美丽而纯洁。
—— 引 言
静待花开
不知是天生对艺术的喜爱,还是孩提时代父亲为街坊题写春联或楹联的影响,吴瑞玲女士自小心心念念的是,突然有一天家中长辈拿出一件东西给她並告诉她“这是我们的祖辈从哪个时期一代代传下来的”。虽然这个“愿望”至今没有实现,但是她对艺术品的那份喜爱卻延续了下来。
在吴瑞玲女士兄弟姐妹几人中,也唯有她喜欢书画艺术,小时候看父亲写字,觉得十分恣意,於是自己也常常提笔跟着练习。那时的纸笔並不便宜,家中长辈要求严格,不允许小孩们随意摆弄浪费纸笔,独爱书法的她偏偏常常偷偷地练习。自此结下与艺术的缘分,並逐渐让艺术收藏成为了她内心中最喜欢的一件事,继而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在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对於艺术的喜爱,吴瑞玲女士並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品味、琢磨、锻炼到了一定水平的程度。2001年到2004年,就读於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她,常常流连於广东美术馆的各类展览中,欣赏了不少名家大师的作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之後,她穿梭於北京、上海、香港,以及日本、欧美等国的各大顶级美术馆,向专家请教、查看书籍了解其历史背景等方式,增长知识,提升鉴别能力。而她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钻研中,练就了敏锐的鉴别眼光。吴瑞玲女士在不断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收藏了不少大师的作品。
十来年前,吴瑞玲女士有幸结识了著名篆刻家荆鸿老师。她用了近十年时间,潛心在荆鸿艺术馆里学习篆刻、书法和绘画,並通过为荆鸿老师将雕刻的百种福字印在宣纸上的方式,来训练自己。“别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盖印过程,百种福字的佈局,印落後的力度都有讲究,每一个字印下时需要确保完美无错,若其中一个福字未能印好,整张百福图便要作废,重新来过。”吴瑞玲女士感慨地说。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力、整体观、细节的工作,她做得一丝不苟,专注其中,已至忘我,唯一心一意做好当下事。
她还协助荆鸿老师举办了其作品的全国巡展,以及举办了国内名家大师的各类艺术展览。对於各类艺术品,吴瑞玲女士有着别样的品位与情怀。从收藏出发,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在静待艺术花开的过程中,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人格。
艺韻飘香
就这样,吴瑞玲女士躲开事事纷杂和尘世喧嚣,置身心於艺术品的世界里,她感受到的是那里古旧而绮丽,淡薄而空灵,那里拒绝谎言和虚假,拒绝逐利和虚浮,那里崇尚唯美和真实。艺韻飘香,沉醉其中,难捨难离。正如她自己所说:“艺术,一旦爱上了,就会沉浸其中。”
现在的每一天,吴瑞玲女士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她的“淳翰墨韻”,看看自己收藏的书画,弹奏自己喜欢的古筝,室外生趣盎然,屋内餘音袅袅,艺趣横生。
今天的她,放下了过多的俗物,捨离许多,渐渐地回归到自然与纯粹之中,她用自己的爱好,丰富了自己的内心,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之外,开辟出一个属於自己的精神乐园,将普通的日子过出锦上添花般的诗意,让生命更加充盈有趣。
爱好不仅有助於个人成长,有时还会给人生带来意外之喜。吴瑞玲女士说:“与艺术相伴的日子,心境更加平静,爱热闹的性格渐渐变化,就连看事物的着眼点都不一样了,对事物的认知及思想都在提高。”外出旅遊时以欢乐为主的她开始更加喜歡静下心来欣赏美景与古建筑;曾经最爱热闹的她习惯甚至喜欢上了独处,或三五好友静谈艺术、品鉴艺术。在吴瑞玲女士看来,静静品一幅画,比起在喧嚣中欢腾更能清洗心灵。她已是一个精神独立自由的个体,不再只为工作束缚,自己掌控着快乐,弹古筝、种花、写字、鉴赏书画……自有一番自在滋味。
人生在世,最有益的事情,莫过於找到真心喜欢的爱好。幸运的是,她找到了。
岁月流芳
不同的人面对艺术品,有着不一样的心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求,还有一种是利之所在,或以藏养藏。吴瑞玲女士属於前者。
她是从大约二十年前开始收藏的,在所有的艺术品中,她倾向於传统的美,尤其鍾爱岭南派艺术,其收藏的作品大多以张大千、黄胄、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黄永玉、范曾、荆鸿、籍忠亮、王光明、邹贵生、韩美林等为主,以及近现代其他书画大家的作品。
名家书画,往往是无价的,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它因人而異,识者千金不惜,爱者千金不售。吴瑞玲女士收藏的艺术品已有上百件,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爱不释手,珍之藏之,捨不得卖。在她心中,这些藏品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她捨不得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惟愿发挥出它们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於是,这样一个纯心为收藏的她,开起了藏馆,将二十年来收藏的珍贵藏品摆放出来,供世人欣赏、交流。“一幅好的画作,放在家中也是捲起来,他人无处可赏,而今,有一个藏馆将其展出,其所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便不一样了。”吴瑞玲女士说。
“淳翰墨韻”已经成了一个教育的平台,也是一个施展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作用。所有对书画、篆刻等艺术作品感兴趣的人都可免费来馆领略文化艺术的风韻,感受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品嗅着清淡的花香,静听着优雅婉转的曲子,眼光落处,尽是艺术,沉浸其中,何等惬意。
吴瑞玲女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一间更大的藏馆,收藏到更多真品,将之展示出来,让更多人鉴赏到更多的艺术品。
吴瑞玲女士是艺术文化的推动者,正是因为如她一样,一个个鍾情於此的藏者,让人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是他们收藏了文化,也传承了文化。
也许,当某一天,大街小巷里即使互不认识的人,在文化艺术品中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你是否会感受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正在变得深厚?
淳翰墨韻部分藏品
孩提时代,父亲为街坊写春联的样子深刻在她的记忆裏
自此对艺术趣意盎然,念念不忘
然艺术之境,山高路远
她执著於斯,静待花开
那一刻,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
在平静平凡的日子裏,有书有画有雕刻
与艺术相伴相随,回到最单纯的欢喜
达至生命裏最有滋味的情境
走进顺德北滘镇和园,顿生宁静之感。和园之外,车水马龙;和园之中,清一色古朴风格的建筑,曲径通幽,意韻芬芳,如世外桃源一般,与不远处的热闹喧嚣对比出别样的意境,散发出独特的韻味。
大约一年前,收藏爱好者吴瑞玲女士将自己的藏馆——淳翰墨韻安置在了这里。在闹市中,如想寻得一番宁静,淳翰墨韻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走进这里,世界似乎都瞬间安静了下来,在这样的意韻和情怀里,人总能感受到一份宁静、安详与放鬆,心灵如被雨洗过後的青山,清新、美丽而纯洁。
—— 引 言
静待花开
不知是天生对艺术的喜爱,还是孩提时代父亲为街坊题写春联或楹联的影响,吴瑞玲女士自小心心念念的是,突然有一天家中长辈拿出一件东西给她並告诉她“这是我们的祖辈从哪个时期一代代传下来的”。虽然这个“愿望”至今没有实现,但是她对艺术品的那份喜爱卻延续了下来。
在吴瑞玲女士兄弟姐妹几人中,也唯有她喜欢书画艺术,小时候看父亲写字,觉得十分恣意,於是自己也常常提笔跟着练习。那时的纸笔並不便宜,家中长辈要求严格,不允许小孩们随意摆弄浪费纸笔,独爱书法的她偏偏常常偷偷地练习。自此结下与艺术的缘分,並逐渐让艺术收藏成为了她内心中最喜欢的一件事,继而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在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对於艺术的喜爱,吴瑞玲女士並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品味、琢磨、锻炼到了一定水平的程度。2001年到2004年,就读於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她,常常流连於广东美术馆的各类展览中,欣赏了不少名家大师的作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之後,她穿梭於北京、上海、香港,以及日本、欧美等国的各大顶级美术馆,向专家请教、查看书籍了解其历史背景等方式,增长知识,提升鉴别能力。而她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钻研中,练就了敏锐的鉴别眼光。吴瑞玲女士在不断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收藏了不少大师的作品。
十来年前,吴瑞玲女士有幸结识了著名篆刻家荆鸿老师。她用了近十年时间,潛心在荆鸿艺术馆里学习篆刻、书法和绘画,並通过为荆鸿老师将雕刻的百种福字印在宣纸上的方式,来训练自己。“别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盖印过程,百种福字的佈局,印落後的力度都有讲究,每一个字印下时需要确保完美无错,若其中一个福字未能印好,整张百福图便要作废,重新来过。”吴瑞玲女士感慨地说。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力、整体观、细节的工作,她做得一丝不苟,专注其中,已至忘我,唯一心一意做好当下事。
她还协助荆鸿老师举办了其作品的全国巡展,以及举办了国内名家大师的各类艺术展览。对於各类艺术品,吴瑞玲女士有着别样的品位与情怀。从收藏出发,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在静待艺术花开的过程中,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人格。
艺韻飘香
就这样,吴瑞玲女士躲开事事纷杂和尘世喧嚣,置身心於艺术品的世界里,她感受到的是那里古旧而绮丽,淡薄而空灵,那里拒绝谎言和虚假,拒绝逐利和虚浮,那里崇尚唯美和真实。艺韻飘香,沉醉其中,难捨难离。正如她自己所说:“艺术,一旦爱上了,就会沉浸其中。”
现在的每一天,吴瑞玲女士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她的“淳翰墨韻”,看看自己收藏的书画,弹奏自己喜欢的古筝,室外生趣盎然,屋内餘音袅袅,艺趣横生。
今天的她,放下了过多的俗物,捨离许多,渐渐地回归到自然与纯粹之中,她用自己的爱好,丰富了自己的内心,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之外,开辟出一个属於自己的精神乐园,将普通的日子过出锦上添花般的诗意,让生命更加充盈有趣。
爱好不仅有助於个人成长,有时还会给人生带来意外之喜。吴瑞玲女士说:“与艺术相伴的日子,心境更加平静,爱热闹的性格渐渐变化,就连看事物的着眼点都不一样了,对事物的认知及思想都在提高。”外出旅遊时以欢乐为主的她开始更加喜歡静下心来欣赏美景与古建筑;曾经最爱热闹的她习惯甚至喜欢上了独处,或三五好友静谈艺术、品鉴艺术。在吴瑞玲女士看来,静静品一幅画,比起在喧嚣中欢腾更能清洗心灵。她已是一个精神独立自由的个体,不再只为工作束缚,自己掌控着快乐,弹古筝、种花、写字、鉴赏书画……自有一番自在滋味。
人生在世,最有益的事情,莫过於找到真心喜欢的爱好。幸运的是,她找到了。
岁月流芳
不同的人面对艺术品,有着不一样的心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求,还有一种是利之所在,或以藏养藏。吴瑞玲女士属於前者。
她是从大约二十年前开始收藏的,在所有的艺术品中,她倾向於传统的美,尤其鍾爱岭南派艺术,其收藏的作品大多以张大千、黄胄、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黄永玉、范曾、荆鸿、籍忠亮、王光明、邹贵生、韩美林等为主,以及近现代其他书画大家的作品。
名家书画,往往是无价的,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它因人而異,识者千金不惜,爱者千金不售。吴瑞玲女士收藏的艺术品已有上百件,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爱不释手,珍之藏之,捨不得卖。在她心中,这些藏品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她捨不得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惟愿发挥出它们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於是,这样一个纯心为收藏的她,开起了藏馆,将二十年来收藏的珍贵藏品摆放出来,供世人欣赏、交流。“一幅好的画作,放在家中也是捲起来,他人无处可赏,而今,有一个藏馆将其展出,其所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便不一样了。”吴瑞玲女士说。
“淳翰墨韻”已经成了一个教育的平台,也是一个施展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作用。所有对书画、篆刻等艺术作品感兴趣的人都可免费来馆领略文化艺术的风韻,感受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品嗅着清淡的花香,静听着优雅婉转的曲子,眼光落处,尽是艺术,沉浸其中,何等惬意。
吴瑞玲女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一间更大的藏馆,收藏到更多真品,将之展示出来,让更多人鉴赏到更多的艺术品。
吴瑞玲女士是艺术文化的推动者,正是因为如她一样,一个个鍾情於此的藏者,让人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是他们收藏了文化,也传承了文化。
也许,当某一天,大街小巷里即使互不认识的人,在文化艺术品中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你是否会感受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正在变得深厚?
淳翰墨韻部分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