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难得精彩的与校园霸凌有关的电影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的你》意外火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易烊千玺这个大IP自带流量。的确,主演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表现非常惊艳。但更重要的是,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很热,而《少年的你》以此为主线讲述的剧情故事也非常紧凑、真实,完全没有拖沓感。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影片讲述了一个霸凌事件引发的连锁事件:高三女生胡小蝶,因为长期遭受三个女同学的霸凌,纵身从教学楼跳下。同班女生陈念(周冬雨饰)用自己的外套盖上了胡小蝶的尸体,又向警方举报了三个霸凌者,因此成为霸凌者的目标。后来,校园霸凌的领头人魏莱激怒了陈念,被陈念失手推下楼梯,意外死亡。小北(易烊千玺饰)舍出性命,帮陈念顶罪。事发后,陈念和小北一起坐牢。
  而始作俑者也非常明确,就是霸凌者:魏莱、罗婷和徐渺。他们的长期霸凌,把小蝶直接逼到了绝路上。但胡小蝶的死,真的都是霸凌者的错吗?好像不是。
  胡小蝶临死前,曾向陈念发出灵魂一问:“他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可想而知,在小蝶心里眼里,可能“你们”都是“凶手”。如果“你们”做点什么,小蝶或许也不会绝望地选择跳楼。
  那么,这个“你们”到底是谁?是老师,围观的同学,还是小蝶的父母?到底谁才是制造这起悲剧的真正“凶手”?

谁是制造悲剧的“凶手”?


  有人说,胡小蝶自杀,都是因为她自己太懦弱。陈念也被欺凌了,但是陈念也没自杀啊?再说,为什么霸凌者总欺负她,不欺负别人,还不是因为她太懦弱了?这种想法其实很不负责任,只会让受害者更自卑、更懦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像魏莱的母亲一样,没有丝毫同情心。
  有人说,制造悲剧的“凶手”是学校。毕竟悲剧是发生在学校里的,学生长期遭受霸凌,校长、老师都有责任。但很多霸凌行为都是发生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学校也有监管不到的盲区。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勒令魏莱等三人办理停学手续后,陈念遭到了他们更加疯狂的打击、报复:他们剪下陈念的头发、脱下她的衣服、拍下她的裸照发到网上。



  有人说,制造悲剧的“凶手”是家庭教育。影片中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有问题,他们的家庭教育要么缺失,要么糟糕透顶。所以,大部分的影评文章将矛头指向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家庭教育,也有失公允。与学校老师一样,父母也不可能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不可能陪伴保护孩子一辈子。
  就像一位读者留言说的:“如果告诉父母,父母找到学校来,你会受到更严重的欺凌。当你成为一个小团体孤立和欺负的对象时,不管你之前有没有明友,那个时候就没有朋友了。”
  这句话其实道出了一个事实:如果你有朋友,你有自己的小团体,霸凌行为可能就会被制止。但遗憾的是,小蝶遭受霸凌时,所有同学都保持了沉默。旁观者的冷漠,助长了霸凌者的行为。小蝶跳楼后,全校学生都在拍照、围观,只有陈念用自己的外套盖住小蝶的尸体。

为什么,旁观者这么冷漠?


  心理学上有个“旁观者效应”,即:当周围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就越长。
  这个心理学理论来自于一个震惊美国的暴力事件:1964年,一个28岁的女孩在下班路上遭到袭击,袭击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其间有38人看到女孩被袭击的场景或听到女孩求救,但除了一人报警外,其他人都没有帮助,女孩最后不治身亡。这件事,引发了美国大众的热议:如果大部分目击者都做点什么,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就像影片中的校园霸凌事件一样,如果小蝶被欺凌时,有同学站出来,做点什么,魏莱那三个女生还敢那么明目张胆吗?
  如果陈念在体育馆里被魏莱多次用球砸,班上那么多的同学,还有体育老师,能够做点什么,哪怕是吼上一嗓子,魏莱还敢那么嚣张吗?陈念还会找一个小混混當自己的保护人吗?
  答案显而易见。影片已经有一定提示:当魏莱知道有人在保护陈念后,她不敢随意找陈念的麻烦;当陈念陪徐渺回家后,魏莱也不敢随意欺凌徐渺。所以,后来陈念长大成为老师,发现班上一名女同学的异常后,决定陪她回家。
  曾经有研究表明:旁观者在校园霸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旁观者反对或者对霸凌不感兴趣,那么霸凌行为就可能大大减少。
  但问题是,旁观者为什么沉默?有几个原因:一是,害怕惹祸上身。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对霸凌和反霸凌的无知。大部分旁观者都属于这一类型。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霸凌,也不知道如何帮助被霸凌的同学。
  就像陈念说的:没有一节课教我们如何成为大人。其实,也没有一节课教孩子如何反霸凌。所以,他们保持沉默。

如何唤醒旁观者的沉默?


  芬兰学校推行的一个反霸凌项目KiVa,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KiVa是一款计算机在线游戏,通过模拟霸凌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选择做旁观者、保护者,或者欺凌者。这一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预防霸凌行为,还重点关注如何解决霸凌问题;不仅针对个别恶霸及其受害者,还重点教育班级霸凌群体;不仅学生和教师要参与,家长也要参与。
  目前这—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芬兰9成以上学校使用了这—项目,霸凌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减少了50%。更令人欣慰的是,受害者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唤醒校园霸凌事件中的旁观者,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具体学校该怎么做呢?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首先,一定要加大校园霸凌行为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由学校组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们宣讲,什么是霸凌,如何发现同学或孩子正在遭受霸凌。同时教育学生,一旦发生霸凌事件,必须告诉学校、老师或家长。不可以私下解决,更不能以暴制暴。
  其次,加大反霸凌方案的宣传力度。一定要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己不被霸凌,并告诉他们,目睹欺凌事件时的正确做法。同时,教师一定要告诉那些正在遭受霸凌的学生,不能离开自己视线太久。
  其三,学校要组织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同理心教育。让每个学生知道,谁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正是因为没有同理心、同情心,霸凌者才会对犯罪无知无畏,旁观者才会如此冷漠。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勇敢地站出来。
  ——摘自微信公众号“家人亲子汇”
其他文献
准备材料:电子蜡烛、黑色马克笔(也叫记号笔)、橙色马克笔(也可用水彩笔代替)、黑色的毛毡布(网上有售,也可用其它材料代替)、胶枪、红色丝带、红色扭扭棒(网上有售,也可用其它材料代替)、红色毛球(网上有售,也可用其它材料代替)制作步骤:  用马克笔在电子蜡烛上画上眼睛和嘴巴。  先做一个戴黑礼帽的雪人。将黑色的毛毡布像下图这样剪下来。帽子的饰带是从包礼品盒的丝带上剪下来的。  用热熔胶把它们粘在一起
期刊
音乐这样促进思维发展  孩子们一面听着格里格的乐曲,一面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神奇的山洞、茂密的森林以及善良和凶恶的人物。  最不爱说话的也想说话了;孩子们把手伸向了笔和画本,要把童话形象留在纸上。音乐甚至把最消极的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激发起来了。似乎音乐给思维物质的细胞注入了一种能产生奇效的力量。  我认为音乐影响下的这种智力高涨,就是思维的情感源泉。  我们逐渐编辑成了孩子们喜爱的音乐作品集。我们常常
期刊
小朋友大朋友們,今天我们要讲一种懒出天际的动物做的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这种懒出天际的动物大家其实都比较熟悉,就是树懒。  树懒究竟有多懒呢?树懒懒到人类在给它取名字的时候,直接就用了天主教“七宗罪”中的懒隋这个词。  树懒这个名字真是不辱使命。先简单列举一下树懒这种世界上最宅的哺乳动物的日常吧。  树懒是世界上最慢的哺乳动物,反应是人类的四分之一,一整天平均就动1米。树懒半聋半瞎。就算你站在它面前对
期刊
前不久,在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杜江寫给霍思燕的信曝光,信中他写道“每当你被身边的小事感动,会让我相信世界真的如此美好和友善”还花式夸霍思燕“任何云鬓花黄,都不及你素颜之万一”。  话语肉麻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真诚,可以看出杜江真是把霍思燕捧在手心里。同时,这堪称教科书式的夸人辞藻,也红遍网络,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感叹:杜江学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吗?什么神仙老公,太甜了吧……  杜江霍思燕
期刊
《少女的心事》《热气球冒险》《龙鱼》《大海》  还记得朋友圈刷爆的“一元画”吗?那个活动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在了“自闭症”上,就连发起活动的机构也在公开的声明中说“非常意外”,没想到“公众竟然会如此关注这个群体和这个事件”。  很多人可能以为,自闭症的孩子只是不爱说话、比较孤僻,其实是隐藏的天才。但现实是:99%的自闭症都不是天才。如果去掉了疾病被赋予的这种浪漫幻想,我们是否还能直视这背后的残酷?99
期刊
1%的患病率,自闭症早就不是罕见病了。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自闭症需要避免被“戏剧化”地关注,但大多数被关注的故事,都是因为一些有“戏剧化”的非典型自闭症患者。  尽管对这个病认识较深的医生、社会工作者、康复专家和病人家长都反对用“天才”来包装和宣传自闭症患者,但确实有一些自闭症患者,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1974年出生于英国的Stephen Wiltshire就是其中一。与其他自闭症儿童相似的
期刊
已经听过无数朋友推荐,要带孩子出国玩的话,新加坡是个五星目的地。新加坡虽然不大,但各项家庭娛乐设施十分完备,吃喝玩乐非常方便,著名的景点有鸟公园、夜间动物园、环球影城、圣淘沙等,是一个特别适合亲子游的地方。  总体来说,新加坡是非常适合带小朋友来旅游的地方:景点亲子,互动又多,小朋友玩得开心;城市干净、不用担心卫生问题;国民和善,且以华人为主,语言不会成为障碍;饮食同源,不需要特别带小朋友的食物。
期刊
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善于运动、不爱运动的人。每次上体育课,跑不快,跳不高,感觉自己很逊,恨不得能逃课。不过像我们这种成绩还不错的小孩,对体育好的孩子,还是总体上占有心理优势的。体育好有啥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都这么说么?  长大工作后,我进了一个“高大上”的行业,有不少国外同事,北美的、澳洲的、欧洲的、日韩的。这个行业讲究“工作要狠、玩得要猛”,经常搞活动。活动中,一大主题永远是运动对抗,例如各种
期刊
《全脑教养法》作者丹尼尔·西格尔与蒂娜·佩恩·布赖森,一个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一个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知名育儿专家。两人合作讲述“发展式教育”,把全脑教育法带给为教育孩子而烦恼的家长们。至今,这个方法已经风靡美国,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育方式。  这本书适用于任何抚养、照顾孩子的人,书中的教养法重点关注0~12岁的儿童,包括学步儿童、学龄儿童和十几岁的少年。  全脑教养法,
期刊
我第一次读《飘》,是在大一。当时,最不喜欢的角色是斯嘉丽。认为她是一个美丽、自私、任性,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美兰妮对她那么好,她却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想要抢走美兰妮的老公阿希礼。阿希礼明明不爱斯嘉丽,斯嘉丽却还是纠缠他、逼迫他,让阿希礼左右为难。尽管如此,阿希礼也不忍伤害她、拒绝她。  白瑞德深爱着斯嘉丽,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是斯嘉丽的依靠。但斯嘉丽却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甚至在他们婚后,还幻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