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106.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占到了90%以上,成为留学的绝对主体。
当自费留学成为一种风尚时,其壮大的速度是难以预测的。根据教育部此次公布近7年中国留学的总量,数字曲线的变化是最好的佐证。全国留学总数2000年是3.9万,2001年是8.4万,2002年是12.3万,2003年是11.7万,2004年是11.4万,2005年是11.8万,2006年是13.4万。
进入21世纪的留学热潮有两个点不容忽视,一是留学生增长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最近5年留学生的总量占到了1978年以来留学生总量的68%以上。二是留学热迄今已形成两个峰值,2002年是12.3万,2006年是13.4万,从某种角度上预示着出国留学新的热潮“山雨欲来”。
区别于上世纪的精英出国留学深造,如今出国留学有时会演变成高考落榜生的“救命稻草”,以为孩子出国读书,既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些好专业,又可以学一门外语,将来就业可以更有竞争力,于是很多家长将省吃俭用积蓄多年的钱倾囊而出,但是这种无奈的抉择常常是逆水行舟。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承担留学的重负。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一种金钱投资,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少则也得10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并且学业完成最少也得3年,这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有些家长和学生选择留学时缺乏长远眼光,迈出第一步后,才发现之后的路没有打算。另一方面,出国留学并非没有竞争压力,只是相对于国内高考压力较小而已。那些在国内不努力的高考落榜生,想在国外赢得轻而易举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于是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国外呆了一两年却没有上大学,无果而返。
因此,留学潮前的理性思考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出国留学市场存在着不少误区:毫无准备的非理性留学、对名牌大学的片面追求、对热门专业的盲目选择、回国后的期望值过高、对国内综合情况的不了解以及对自身情况的盲目乐观等现象都会最终导致留学价值得不到体现。如何合理规划留学之路成为所有即将踏上留学之路的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7万的三分之一强
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国留学回来的总量超过了27万,2003年之后回来留学生人员已经占到留学回国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公布当年留学回国人员的数字是超过2万人,2004年是2.5万,2005年是3.5万,2006年是4.2万,共计12.2万。这12.2万占到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从某种角度折射出我国出国和回国都在形成良性的互动。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无法提供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多样性的需要,所以要大量教育资源进口来弥补整个市场的供需不足。很多出国留学回来的人经过国外求学的锤炼,具有国际化思想和价值观,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海归、海待是与留学热潮相伴而生的两个留学新词。海归与海龟同音,寓意海龟在岸上孵化,最后回归水中生活。海待与海带同音,海带只能漂浮在水中,无所事事,的确是待业者的一种写照。海归回国后职场遭受冷遇的警示,让一些有意向出国的人重视起出国留学的回报率。2003年,仅上海一市就有海待7000人。
面对人们新一轮的留学需求,选择专业也显得更为重要。来自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从2004至200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国外教育学历认证的45814人中,人文社会科学占到了47.5%,工程技术占到了44.6%,自然科学占到4.7%,医药占到2%,农业只占了0.4%。而据澳大利亚使领馆的资料统计,在2002、2003年赴澳大利亚留学的人当中有60%学的商科专业,15%至20%是IT,8%是工程方面,剩下的是文科专业。这些数据都说明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专业扎堆,这或许是导致海归变海待的根本所在。留学只有与祖国的发展、个人的志向相连,方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目前国家对人才的回归与回收,对留学归国人才发挥作用已出台政策,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吸引出国留学回国人才的政策。在十一五期间使留学生回国数量增加到15至20万人,这些都将为留学回国人才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21岁到30岁占68%
根据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对网上求职者的调查显示,21岁到30岁的人占到了68%,这一个数据反映了留学队伍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邵巍主任在对比现今留学与上世纪的不同时说,首先从留学生主体本身来讲,从分析和一些数据来看,明显地感觉到年轻化是进入21世纪之后留学生非常大的特点。
留学低龄化也并非一个新话题。一方面,目前许多国家规定18岁以下出国的孩子不需要雅思考试成绩,这使得许多低龄留学者出国签证更容易。还有些国家的大学接收中国留学生时不需要高中会考成绩,那么高一、高二、高三留学似乎没有区别,早出国反而还获得了时间。另一方面,不少家长认为年龄小对语言的接受能力相对强。
其实,低龄出国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出国留学,是很难形成理想的文化兼容境界,如果成为“香蕉人”,即夹在中西文化间的边缘人,外表是黄皮肤,内在却是白皮肤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人生将未免有点晦涩。每个人都有本族性,都有归属感,只有先对自己生长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谈得上交流,才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什么该留存,什么该抛弃。成年人对母文化的认同相对牢固,而未成年人则更易迅速融入异域文化中。低龄留学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国外什么样的颜色都能染上,好或坏都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往往对两国文化都无法认同,失去起码的文化归属。并且,许多跨国集团在选聘人才时强调本土化,包括专业技能和外语之类的辅助技能,所有的选择都牵扯到文化,因为对中国文化了解少的人很难在工作中与对方沟通。
出国留学的理想状态是能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能在学识上有长足的进步,也有利于塑造新型人格。
当自费留学成为一种风尚时,其壮大的速度是难以预测的。根据教育部此次公布近7年中国留学的总量,数字曲线的变化是最好的佐证。全国留学总数2000年是3.9万,2001年是8.4万,2002年是12.3万,2003年是11.7万,2004年是11.4万,2005年是11.8万,2006年是13.4万。
进入21世纪的留学热潮有两个点不容忽视,一是留学生增长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最近5年留学生的总量占到了1978年以来留学生总量的68%以上。二是留学热迄今已形成两个峰值,2002年是12.3万,2006年是13.4万,从某种角度上预示着出国留学新的热潮“山雨欲来”。
区别于上世纪的精英出国留学深造,如今出国留学有时会演变成高考落榜生的“救命稻草”,以为孩子出国读书,既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些好专业,又可以学一门外语,将来就业可以更有竞争力,于是很多家长将省吃俭用积蓄多年的钱倾囊而出,但是这种无奈的抉择常常是逆水行舟。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承担留学的重负。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一种金钱投资,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少则也得10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并且学业完成最少也得3年,这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有些家长和学生选择留学时缺乏长远眼光,迈出第一步后,才发现之后的路没有打算。另一方面,出国留学并非没有竞争压力,只是相对于国内高考压力较小而已。那些在国内不努力的高考落榜生,想在国外赢得轻而易举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于是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国外呆了一两年却没有上大学,无果而返。
因此,留学潮前的理性思考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出国留学市场存在着不少误区:毫无准备的非理性留学、对名牌大学的片面追求、对热门专业的盲目选择、回国后的期望值过高、对国内综合情况的不了解以及对自身情况的盲目乐观等现象都会最终导致留学价值得不到体现。如何合理规划留学之路成为所有即将踏上留学之路的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7万的三分之一强
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国留学回来的总量超过了27万,2003年之后回来留学生人员已经占到留学回国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公布当年留学回国人员的数字是超过2万人,2004年是2.5万,2005年是3.5万,2006年是4.2万,共计12.2万。这12.2万占到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从某种角度折射出我国出国和回国都在形成良性的互动。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无法提供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多样性的需要,所以要大量教育资源进口来弥补整个市场的供需不足。很多出国留学回来的人经过国外求学的锤炼,具有国际化思想和价值观,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海归、海待是与留学热潮相伴而生的两个留学新词。海归与海龟同音,寓意海龟在岸上孵化,最后回归水中生活。海待与海带同音,海带只能漂浮在水中,无所事事,的确是待业者的一种写照。海归回国后职场遭受冷遇的警示,让一些有意向出国的人重视起出国留学的回报率。2003年,仅上海一市就有海待7000人。
面对人们新一轮的留学需求,选择专业也显得更为重要。来自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从2004至200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国外教育学历认证的45814人中,人文社会科学占到了47.5%,工程技术占到了44.6%,自然科学占到4.7%,医药占到2%,农业只占了0.4%。而据澳大利亚使领馆的资料统计,在2002、2003年赴澳大利亚留学的人当中有60%学的商科专业,15%至20%是IT,8%是工程方面,剩下的是文科专业。这些数据都说明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专业扎堆,这或许是导致海归变海待的根本所在。留学只有与祖国的发展、个人的志向相连,方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目前国家对人才的回归与回收,对留学归国人才发挥作用已出台政策,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吸引出国留学回国人才的政策。在十一五期间使留学生回国数量增加到15至20万人,这些都将为留学回国人才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21岁到30岁占68%
根据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对网上求职者的调查显示,21岁到30岁的人占到了68%,这一个数据反映了留学队伍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邵巍主任在对比现今留学与上世纪的不同时说,首先从留学生主体本身来讲,从分析和一些数据来看,明显地感觉到年轻化是进入21世纪之后留学生非常大的特点。
留学低龄化也并非一个新话题。一方面,目前许多国家规定18岁以下出国的孩子不需要雅思考试成绩,这使得许多低龄留学者出国签证更容易。还有些国家的大学接收中国留学生时不需要高中会考成绩,那么高一、高二、高三留学似乎没有区别,早出国反而还获得了时间。另一方面,不少家长认为年龄小对语言的接受能力相对强。
其实,低龄出国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出国留学,是很难形成理想的文化兼容境界,如果成为“香蕉人”,即夹在中西文化间的边缘人,外表是黄皮肤,内在却是白皮肤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人生将未免有点晦涩。每个人都有本族性,都有归属感,只有先对自己生长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谈得上交流,才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什么该留存,什么该抛弃。成年人对母文化的认同相对牢固,而未成年人则更易迅速融入异域文化中。低龄留学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国外什么样的颜色都能染上,好或坏都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往往对两国文化都无法认同,失去起码的文化归属。并且,许多跨国集团在选聘人才时强调本土化,包括专业技能和外语之类的辅助技能,所有的选择都牵扯到文化,因为对中国文化了解少的人很难在工作中与对方沟通。
出国留学的理想状态是能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能在学识上有长足的进步,也有利于塑造新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