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基础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目标模糊等等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从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如何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观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部长周济部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学生工作的目标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思想状况复杂,学习成绩偏差,缺乏主动性,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性等等特点。面对这样特点的学生,要想把他们培养成高技能的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的“银领”,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要符合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找到对学生管理有一定成效的工作办法。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特点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老师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这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往往是被老师忽视的群体,总是在接受相对负面的评价,已至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对老师也有一定的排斥感。其次,在老师和家长的不认同中,他们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用逃课等叛逆的行为进行反抗。再次,受潜意识中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们往往比同龄人更加任性、自私自利。同时,在中学时,他们在班集体中处于被老师忽视的群体,不能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以至于他们的集体意识淡薄。最后,虽然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较高的期望,但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评价的偏差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
3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不能深入学生中间,往往以下发通知、发放文件的沟通方式,学生与管理者之间脱节,以至于学生对管理者的排斥感还在。
第二,学生管理过程中只注重如何“管”,缺乏对学生自我成长的指导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管”为主,仅用外部制度强调对学生的强制管理,试图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这样,学生与老师的地位并不相同,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反而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叛逆心理;其次,在“管”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及个性的发展,学生处在被动的、被管理的状态,不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的发展。
第三,工作模式整齐划一,缺乏创新性。
随着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管理中一些旧的方法、模式显得日益落后,管理在模式上实行“一刀切”,在多样性的学生问题面前,往往缺乏实效性,跟不上高校人才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并不适应“银领”人才发展计划。再次,近年来手机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种便捷的信息网络,虽然在一方面帮助了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偏差的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丰富的网络信心,反而让他们沉溺于其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有着消极的影响。处在转型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他们叛逆心理的促使下,如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话,他们对手机网络的沉迷难以自拔。以至于,不管上课时间还是课余时间,沉溺在手机网络中无心学习,没有了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还有,每位同学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与其他学生产生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仅用单一的学生管理方式来管学生,往往成效不大,所以创新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必然。
4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建议
4.1 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高的特点,学生工作应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缓解学生对教师的排斥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工作无小事,学生工作应抓学生问题的细节,用“真情”服务学生。
4.2 “管理”和“服務”相结合,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主意识缺乏、集体意识淡薄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调动学生“管理”自己、“服务”自己的积极性。把以往单单以“学生手册”治校的管理上升到依法治校,管理方式侧重民主治校,让学生从被动的、被管的状态中引导出来,走向自我教育与服务中来,由此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3 创新工作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高职学生个性张扬、叛逆心理严重,学生问题复杂多样,因此学生工作不能“一刀切”。学生管理工作应贴近学生、贴近学生问题,工作内容与高职院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结合。工作方式和内容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开展工作。第一,针对特定问题开展主题讨论会,并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听取其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第二,在学生工作中,抓住学生的优点与特殊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找到自信心,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培养以“服务”为目标,推选品学兼优、积极踏实的学生形成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曹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02).
[2]杨晶晶.爱心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3]王晓燕.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缺失的基本环节[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作者简介
罗伟,女,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200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基础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目标模糊等等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从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如何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观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部长周济部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学生工作的目标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思想状况复杂,学习成绩偏差,缺乏主动性,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性等等特点。面对这样特点的学生,要想把他们培养成高技能的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的“银领”,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要符合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找到对学生管理有一定成效的工作办法。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特点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老师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这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往往是被老师忽视的群体,总是在接受相对负面的评价,已至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对老师也有一定的排斥感。其次,在老师和家长的不认同中,他们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用逃课等叛逆的行为进行反抗。再次,受潜意识中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们往往比同龄人更加任性、自私自利。同时,在中学时,他们在班集体中处于被老师忽视的群体,不能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以至于他们的集体意识淡薄。最后,虽然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较高的期望,但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评价的偏差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
3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不能深入学生中间,往往以下发通知、发放文件的沟通方式,学生与管理者之间脱节,以至于学生对管理者的排斥感还在。
第二,学生管理过程中只注重如何“管”,缺乏对学生自我成长的指导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管”为主,仅用外部制度强调对学生的强制管理,试图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这样,学生与老师的地位并不相同,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反而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叛逆心理;其次,在“管”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及个性的发展,学生处在被动的、被管理的状态,不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的发展。
第三,工作模式整齐划一,缺乏创新性。
随着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管理中一些旧的方法、模式显得日益落后,管理在模式上实行“一刀切”,在多样性的学生问题面前,往往缺乏实效性,跟不上高校人才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并不适应“银领”人才发展计划。再次,近年来手机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种便捷的信息网络,虽然在一方面帮助了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偏差的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丰富的网络信心,反而让他们沉溺于其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有着消极的影响。处在转型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他们叛逆心理的促使下,如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话,他们对手机网络的沉迷难以自拔。以至于,不管上课时间还是课余时间,沉溺在手机网络中无心学习,没有了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还有,每位同学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与其他学生产生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仅用单一的学生管理方式来管学生,往往成效不大,所以创新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必然。
4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建议
4.1 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高的特点,学生工作应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缓解学生对教师的排斥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工作无小事,学生工作应抓学生问题的细节,用“真情”服务学生。
4.2 “管理”和“服務”相结合,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主意识缺乏、集体意识淡薄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调动学生“管理”自己、“服务”自己的积极性。把以往单单以“学生手册”治校的管理上升到依法治校,管理方式侧重民主治校,让学生从被动的、被管的状态中引导出来,走向自我教育与服务中来,由此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3 创新工作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高职学生个性张扬、叛逆心理严重,学生问题复杂多样,因此学生工作不能“一刀切”。学生管理工作应贴近学生、贴近学生问题,工作内容与高职院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结合。工作方式和内容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开展工作。第一,针对特定问题开展主题讨论会,并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听取其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第二,在学生工作中,抓住学生的优点与特殊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找到自信心,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培养以“服务”为目标,推选品学兼优、积极踏实的学生形成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曹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02).
[2]杨晶晶.爱心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3]王晓燕.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缺失的基本环节[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作者简介
罗伟,女,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