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信贷集中度:高处不胜寒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关于房企融资的“冷”消息可谓如泰山压顶,伴随着疫情冲击而来的是2020年8月份針对房企有息债务高企的“三道红线”。2020年12月31日关于金融机构房贷集中度分类管理的令牌又不期而至,剑指金融机构对房企信贷集中度。房企融资监管从供需两端对房企融资债务集中度和信贷集中度问题及其优化形成强压之势。那么,房企融资当下态势如何;房企融资结构分布如何露出其债务特别是信贷集中度的破绽;如何稀释房企融资信贷集中度以优化房企融资结构。本文借扫描2020年房企融资态势,对上述问题分析并施策。
  以权重衡量的房企融资杠杆近八年来首降
  本文中房企融资包含四大板块,即房企贷款、房企信托、房企股票一级市场融资和房企债券一级市场融资之和(图表中简称“房融”)。2020年,以房企融资在非金融业融资(在央行官网和Wind资讯统计数据中,非金融业融资=住户贷款+非金融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图表中简称“非金融”)中的权重衡量的杠杆较2019年走低。图1显示,尽管房企融资总额在非金融业融资总额中的权重自2013年以来持续稳步上行,在2019年达到阶段性峰值(21.82%)(通常一级资本市场融资存量称为“总额”,而信贷和信托存量称为“余额”,为简便计,本文统一称为“总额”)。自2020年3月缓步下行,2020年底降至21.08%。这表明以权重衡量的房企融资杠杆在经历了8年的持续抬升之后首次走低。房企融资增额权重虽然波动明显,但2019年以来持续走低的态势趋于明显。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三季度,增额权重现小幅反弹,较二季度反弹高度为0.34个百分点,四季度虽再走低,但仍然高出二季度0.04个百分点。由此,尚难定论总额权重的首降是否会演变为趋势性的走势。
  图2进一步表明,房企融资杠杆在2020年的走低不一定是趋势性的。该图是关于两类权重净变化曲线。该图显示,无论是总额权重净变化还是增额权重净变化均呈现较强的波动性,近五年的波动性频次更高,其中总额权重净变化近两年连续走低,但增额权重净变化则在2020年呈反弹态势。这表明,2020年房企融资杠杆虽降,但降杠杆的趋势依然扑朔迷离。
  从房企融资四大板块在非金融业融资中的权重看,房企融资8年来首降的主力推手是房贷权重的走低。图3显示,相对于2019年,房企信贷(图表中简称“房贷”)、房企信托(图表中简称“房托”)、房企股票(图表中简称“房股”)三个板块的权重均呈现走低态势,分别走低0.52、0.26和0.03个百分点,唯一一个走高的板块是房企债券(图表中简称“房债”)融资,上升0.06个百分点。由图4可知,房企贷款在房企融资中占有绝对权重,对下拉以房企融资在非金融业融资中的权重衡量的房企融资杠杆发挥主力军作用。无论是房债权重的走高还是房托和房股权重的走低,幅度均轻微,因而对房企融资权重的影响非常有限。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房债和房贷均计为房企有息债务,房债权重的走高自然拉升房企融资中有息债务的占比。
  房贷在房企融资中的集中度不降反升
  前述分析表明,房贷在非金融业融资中权重的走低下拉了房企融资在非金融业融资中的权重,致使以权重衡量的房企融资杠杆在近8年来首降。但是,房贷在房企融资结构中的占比在2020年是否下降了呢?图4显示,在房企四大融资渠道中,房贷在房企融资中的权重却是不降反升。房贷总额权重较2019年走高0.57个百分点,另一个走高的指标是房债总额权重,另两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值得关注的是,前两个指标是有息债务,后两个指标主要是股权融资,房贷与房债权重超过90%,其中房贷在房企融资中的权重高达86.54%。由此,房企融资结构在2020年对有息债务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由于其中房贷权重占有绝对高度,由此引致的房贷集中度过高的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至此还可以判断,房贷在非金融业融资中权重的走低和在房企融资结构中权重的走高,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可以解释为,非金融业融资通过三个渠道即信贷、信托和股权呈现出了去房地产化或者是脱虚向实的势头,但房企融资对房贷的依赖度依然在走强。
  进一步观察发现,房贷权重不降反升的主力推手是按揭贷款。首先看开发贷和按揭贷在房融总额结构中的权重变化。图5显示,2020年开发贷款余额相对于房融总额的权重较2019年下降了0.93个百分点,按揭贷款权重则是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其次看开发贷和按揭贷在房贷结构中的权重变化。图6显示,较2019年,开发贷款余额和增额权重在2020年分别下降了1.24个百分点和4.69个百分点,按揭贷款余额和增额权重则是分别上升了1.24个百分点和4.69个百分点。这表明,房企融资中房贷权重的提升主要是由按揭贷权重的提升推动的,这也意味着房企信贷对于个人按揭贷款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再次看相对于金融机构投向非金融领域的贷款结构权重,按揭贷款权重在2020年抬升的特点依然明显。图7表明,房贷和开发贷在整个非金融业贷款中的权重双双下行,分别下降0.11个百分点和0.46个百分点,但按揭贷权重却是特立独行,上行幅度为0.06个百分点。
  由上,2020年以房企融资在非金融业融资中的权重衡量的房企融资杠杆虽然走低,而且其背后主要的推手是房贷对非金融业融资权重走低。但就房企融资结构本身而言,房企融资对信贷的集中度不降反升,更准确地说是房企融资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集中度不降反升,换言之房企融资信贷集中度主要体现为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集中度。
  房贷集中度“高处不胜寒”
  显然,房企融资中如此高的信贷集中度已经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陈红梅、黄石松在2007年初的一项研究(《房产经济:中国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中发现,国外房企资金来源通常是40%的房地产基金,40%的私募基金(包括私人投资或企业间投资),剩下的20%才是银行贷款,据此,前述由四大板块组成的房企融资结构中的贷款占比实在是太高了。长城证券2017年贡献的一份行业报告(《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的经验借鉴》)揭示,日本20世纪90年代房市泡沫前的1987年日本房贷余额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的权重约为20%,相较之下,前述我国近30%的贷款集中度显然不是一个令人心安的数字。   由此而言,近期监管层接连出重手遏制房企融资中有息债务的规模(“三道红线”),分类控制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贷款中房贷和按揭贷的比例,其背后的动机殆是隐约听到了房企融资不断高企的债务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可能引发严重金融甚至经济危机的“隆隆炮声”。正如前述,房贷在房企融资中占有绝对高的权重,分类房贷集中度新规堪称典型的靶向疗法,直击房企融资杠杆的“驱动基因”,阻抑房企融资主发动机,渴望收药到病除之效。
  两大新规的一个遗憾之处在于,少画了一条红线,即房企融资中的信贷集中度红线。正如前述在由房贷、房托、房股和房债四大融资渠道组合的房企融资总额中,房贷占比在2020年高达86.54%,如此高的比例显然也需要画条红线以达有效下降之效。有了这条红线,对高烧难退的房企融资更易形成合围之势,搭建房企融资稳健前行的长效机制。以下聚焦相对于房企融资的信贷集中度红线的画法及其落地路径提出设计要点。
  设定房企融资结构中的信贷集中度红线。匹配已有的两大新规的设计思路,2021~2024年的三年内将房贷在房企融资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86.54%降至50%,其中按揭贷款占比由2020年的65.75%降至35%,开发贷款占比由2020年的20.79%降至15%。正如前述,按揭贷是房企融资贷款集中度一再攀升的主力推手,按揭贷占比的压缩是重中之重,自然也是难中之难。
  提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按揭贷)证券化。多项研究表明,我国按揭贷款规模增长过快,规模过高,不仅成为房企融资房贷集中度风险的主力推手,也已经成为多数居民沉重的债务负担,偿付违约的风险隐患实在不可小觑。而已经走出次贷危机阴霾的按揭贷款证券化则是一个重要的缓释途径。我国在次贷危机5年后的2012年,对证券化谈虎色变的决策层开始重启资产证券化试点,2014年以后逐渐步入正常化的市场轨道,发行规模加速攀升,但相对于同样是衔枚疾进的基础资产即按揭贷款而言,显然还是步子迈得小了一点。图8显示,2020年按揭贷款证券化余额不足按揭贷款余额的4%。由此,基于前述红线要求,未来3年内按揭贷款证券化发行额占按揭贷款余额至少要突破10%,进而拉低按揭贷在房企融資中约10个百分点的权重。
  实质性推进房企直接融资。在由房贷、房托、房股和房债组成的房企融资结构中,约55%的房托、房债和房股可归为直接融资(图表中简称“房直融”),房贷和约45%的房托可归为间接融资(图表中简称“房间融”)。显然,提升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稀释房贷集中度。但图9显示,房直融权重长期在低位徘徊,近年来虽有所抬升但也仅限于在10%一线踯躅,2020年房间融权重高达88.49%,直接融资权重仅为11.51%。房企融资中间融和直融之间如此失衡的关系根植于我国金融体系层面间接融资主导的融资特性。但自2012年开始最高决策层就致力于实质性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2020年决策层又进一步强化这一努力,由此实质性提高房企直接融资的权重不仅必要而且空间巨大。由于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属于有息债务,头顶悬有“三道红线”的利剑,所以房企融资直接融资权重的实质性提升有赖于实质性打开房企股票融资的空间,由此而言,近十年来房企股票市场融资持续受抑制的趋势应该是到了颠覆性扭转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其他文献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在这片历史悠久、四通八达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中原人自己的银行——中原银行。自成立之初,中原银行一直秉承“传统业务做特色、创新业务找突破、未来银行求领先”三大战略,坚守“贴近市民、服务小微、支持三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心,在中原大地普惠民生、融通四海。近年来,中原银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上屡有
期刊
编者按: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商业银行风险收益平衡之间的冲突,韩国政府构建以银行贷款为主,并由政府引导出资设立国有担保基金进行风险分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本文分析了韩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与国有担保基金的运行趋势,及该模式可持续运行的原因,并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供参考。  根据韩国政府的分类,中小企业认定维度主要包括资产规模及主营收入,其中,资产规模一般不能超过5000亿
期刊
基于麦克杜格尔模型对资本流动福利分析的精妙,2008年之前IMF等组织都倾向于鼓励各国让资本自由流动,不赞成对资本流动进行限制。但金融危机后,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鼓励各国以应对系统性风险为主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一方面,危机后的新兴国家在应对资本流动风险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国际教训应该吸取;另一方面,中国在经历2014年开始的一轮资本流出过程中,于2019年8月6日被
期刊
导语:为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出了按照资产规模开展分类监管,对中小银行实施差异化流动性监管指标。民营银行作为中小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时间短,体量规模相对较小,资源禀赋有限,有必要结合流动性监管指標导向要求,对其资产负债的结构特点,以及流动性风险
期刊
金融扶贫、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套有效组合拳、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脱贫攻坚中协同发力是三者共同的内在要求。加大金融扶贫投放,要求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的放量,银行有内部需求,也面临外部压力。乡村产业兴旺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产业发展、产业带动,产业扶贫资金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是做好产业扶贫的根本遵循。农
期刊
辖内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民营小微企业分布情况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厦门经济增长的顶梁柱、创新驱动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根据厦门市场监督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厦门全市私营企业数达31.09万户,2016~2018年民营企业户数增幅达到38.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仅让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也给美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带来了严重冲击。2021年1月,美国各大商业银行2020年年报相继出炉。总体来看,美国各大商业银行在第三、第四季度的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与上半年相比均有较大提升,这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已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触底反弹。那么,美国四大银行年报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宏观经济信息;商业银行边际改善的经营状况能否持续
期刊
【摘要】商业银行的发展在金融体系甚至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信用风险更是金融经济发展稳定的关键。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20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年的数据,使用KMV模型测算其违约距离与违约率,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显然低于中小银行及城商行,并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KMV模型 信用风险 违约距离 违约率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既
期刊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实施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配置优化调整,促进银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系统抵御风险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落实新规要求,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严格控制房贷占比,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
期刊
导语:十年前,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慎重决策下,湖北银行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合并而生,为湖北金融系统注入了强劲活力。十年来,重组新生的湖北银行扎根荆楚大地,认真践行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初心使命,步伐坚实、砥砺前行,已成为湖北金融市场的主流力量。  作为一家年轻的城商行,湖北银行的发展成就十分耀眼:2020年末,全行资产总额3047亿元,存款总额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