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给了教师极大的启迪,但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某些形式化的东西也让教师充满了困惑,感觉到语文教学似乎越来越难以把握了。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更好地实现课改精神,笔者对以下一些问题及现象进行了认真、冷静的思考。
一、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并非要弱化学科特点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弱化了文本的情感因素,陷入机械训练的误区,致使语文教学备受指责。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倡导“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课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但现在的语文教学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语文的“人文性”受到高度关注,成了课程改革中一面高扬的旗帜,“工具性”遭遇冷落,课堂上讳言“训练”,出现了“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这样的偏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过于“综合”,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因素,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
有些语文课,各式各样的活动都用上了,课堂上热热闹闹。有教师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好,能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语文课就是要“打通学科的走廊”。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有不少可取之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我们再“细细品味”一下,发觉似乎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少了什么呢?少了对文本的解读,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理解和掌握。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幌子下,不注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不注重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只是匆匆带过,生字新词也没作深入的理解领悟,抛开语文主体,大量开展“非语文”活动,将“新课程”停留于“形式”和“课堂表现”上。
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为代价。在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同时,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绝对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语文教师只有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才能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才能完成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非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倡导自主学习并不是要削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在教学中,许多环节都由学生来操作。这种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认识将停滞不前,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三、倡导合作学习并非是单纯制造气氛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是我们采用较多的组织形式。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变成制造学习热烈气氛的道具,以致于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教学环节不够,小组合作来凑。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它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从形式上来看,合作似乎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就成了,但真正意义的合作却不容易。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切实考虑以下几点:①不要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要关注合作学习的实质,选择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②要创设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留有适度的合作学习的空间;③要关注合作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合作技能
技巧的提高;④要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学会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
四、拓展教学空间并非要忽视课本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观,强调教育要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现行的语文新教材是众多中外经典名著和优秀时文中的精品,它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色彩浓郁,语言严谨规范,具有极广泛的代表性。然而在时下流行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总喜欢让学生展开没有边际的联想。
如《三峡之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学时应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峡景色的无穷魅力。某教师在执教该文时,简单地梳理了课文内容后,便给学生抛出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②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③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④你知道我们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于是,课堂上热闹起来了,师生们针对这几个问题,开始了互动、交流、争论,占用了三分之二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未立足于文本。它看起来似乎很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其实这是远离文本,曲解开放,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课堂教学空间的开放必须适度,首先要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需求,即开放的内容是在文本基础上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延伸;其次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文本资源感悟越深,探究兴趣就会越浓厚。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并非要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介入课堂后,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一位教师在上《长征》一文时,不断重复播放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电影片段,课件播放的时间占了近二分之一,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结果真正进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所剩无几,学生感知诗歌语言的过程无形中就被课件所代替。如果我们把上述教学稍作改动,学生带着“导读提示”初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走进文本静静阅读并思考,通过体验、感悟、朗读,师生共同体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再有效结合课件,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
在教学中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展示取代语言感知,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同时可能无情地侵占学生想象的空间,粗暴地践踏学生独特而丰富的主体体验,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我们要有这样明晰的观念:视听媒体能弥补语言文字媒体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语言文字媒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要慎之又慎,多媒体课件只有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并非要弱化学科特点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弱化了文本的情感因素,陷入机械训练的误区,致使语文教学备受指责。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倡导“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课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但现在的语文教学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语文的“人文性”受到高度关注,成了课程改革中一面高扬的旗帜,“工具性”遭遇冷落,课堂上讳言“训练”,出现了“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这样的偏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过于“综合”,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因素,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
有些语文课,各式各样的活动都用上了,课堂上热热闹闹。有教师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好,能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语文课就是要“打通学科的走廊”。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有不少可取之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我们再“细细品味”一下,发觉似乎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少了什么呢?少了对文本的解读,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理解和掌握。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幌子下,不注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不注重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只是匆匆带过,生字新词也没作深入的理解领悟,抛开语文主体,大量开展“非语文”活动,将“新课程”停留于“形式”和“课堂表现”上。
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为代价。在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同时,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绝对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语文教师只有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才能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才能完成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非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倡导自主学习并不是要削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在教学中,许多环节都由学生来操作。这种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认识将停滞不前,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三、倡导合作学习并非是单纯制造气氛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是我们采用较多的组织形式。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变成制造学习热烈气氛的道具,以致于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教学环节不够,小组合作来凑。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它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从形式上来看,合作似乎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就成了,但真正意义的合作却不容易。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切实考虑以下几点:①不要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要关注合作学习的实质,选择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②要创设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留有适度的合作学习的空间;③要关注合作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合作技能
技巧的提高;④要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学会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
四、拓展教学空间并非要忽视课本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观,强调教育要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现行的语文新教材是众多中外经典名著和优秀时文中的精品,它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色彩浓郁,语言严谨规范,具有极广泛的代表性。然而在时下流行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总喜欢让学生展开没有边际的联想。
如《三峡之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学时应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峡景色的无穷魅力。某教师在执教该文时,简单地梳理了课文内容后,便给学生抛出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②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③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④你知道我们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于是,课堂上热闹起来了,师生们针对这几个问题,开始了互动、交流、争论,占用了三分之二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未立足于文本。它看起来似乎很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其实这是远离文本,曲解开放,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课堂教学空间的开放必须适度,首先要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需求,即开放的内容是在文本基础上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延伸;其次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文本资源感悟越深,探究兴趣就会越浓厚。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并非要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介入课堂后,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一位教师在上《长征》一文时,不断重复播放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电影片段,课件播放的时间占了近二分之一,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结果真正进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所剩无几,学生感知诗歌语言的过程无形中就被课件所代替。如果我们把上述教学稍作改动,学生带着“导读提示”初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走进文本静静阅读并思考,通过体验、感悟、朗读,师生共同体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再有效结合课件,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
在教学中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展示取代语言感知,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同时可能无情地侵占学生想象的空间,粗暴地践踏学生独特而丰富的主体体验,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我们要有这样明晰的观念:视听媒体能弥补语言文字媒体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语言文字媒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要慎之又慎,多媒体课件只有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