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传统媒体的版权困局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节目版权空心化”趋势明显。“节目版权空心化”的表现是,节目整体由传统媒体制作完成,但组成节目的素材版权仍归作者享有,传统媒体只能将节目用于线上一次性播出,无法将节目用于线下二次开发。传统媒体制作节目时的巨额投入,换来的却是一次性使用,从版权角度来看是极不划算的。“节目版权空心化”与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惯性思维,和仅以收听率/收视率考核制作人的评价机制密不可分,归根结底还是单一广告经营模式带来的弊端。节目制作部门一旦长期沦为“代工工厂”,生产贴牌的产品,最终抹杀的是传统媒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当代工成为常态,节目生产将成为艰难的维持,传统媒体的生存令人堪忧。
  2.版权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由于我国开展著作权保护较晚,加入相关国际条约只有20多年的时间,国内广电媒体版权意识相对淡薄。之所以国内传统媒体近年来积极开展版权管理工作,大部分是迫于国家对版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201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开启了广电媒体使用音乐的付费时代,改变了多年的广电利益分配格局,预示着更多权利人将拿走“广电的奶酪”。版权管理工作开局仓促,缺乏内生动力,致使制度缺失,尤其是版权管理制度、版权激励制度和版权开发制度的空白,阻碍了版权价值的迅速转化变现。
  3.网络侵权泛滥。网络盗播、盗链现象屡见不鲜,在互联网广告收入呈几何增长的同时,传统广电媒体却面临着开机率普遍下降和广告增收迟滞的局面,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广电媒体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李登清 李佺 许玲文,摘自2014年第6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其他文献
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星访谈类节目,曾经是提升收视率的一大利器。然而如今却渐显颓势,几大访谈类型栏目的全媒体传播指数平均都在0.4以下,与之相比,真人秀类型栏目的全媒体传播指数平均都在0.4以上。  明星访谈类节目的颓势虽不是近期才显露,但是近年来综艺节目的快速发展却加速了它的衰落。原因首先是访谈内容一成不变。观众喜欢看明星访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对于公众人物隐私的窥探欲。然而,目前还活跃在电视荧屏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麦氏父子的媒介“四元律”理论出发,通过对豆瓣电台(douban.fm)中活跃用户的观察和深度访谈,梳理其使用习惯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总结出豆瓣电台如何以其独具的新媒体传播特性获得用户青睐,并从中挖掘出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未来网络广播可能具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四元律” 网络电台 豆瓣电台 用户 使用习惯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电台的发展概况与
期刊
2014年6月中旬,广电总局掀起“净网行动”,针对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下发了立即关停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要求关闭互联网盒子视频客户端。7月4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在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论坛上重申了“关闭函”的内容,并表示,发展互联网电视首先要对它的性质和定位有清醒的认识,互联网电视是广播电视形态的一种,必须遵守广播电视管理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  罗建辉特别强
期刊
1.把事实报道看作与舆论引导无关,缺少连续报道未确证的、乃至失实的事实。这是因为,舆论一般要经过事实了解、价值判断、特定倾向达成“共识”三个阶段。观点都是事实的浓缩和提炼,撇开事实,直接诉诸于观点、态度的舆论,效果是很有限的。尽管客观新闻学主张记者只能报道事实,不能添加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此种理论、原则正遭遇挑战,不仅在有着夹叙夹议新闻叙事传统的我国,在西方的消息、通讯和综述等报道中,主观分析也常
期刊
随着以智能终端、无线宽带、云计算为特征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广播以全新的角色定位,日益闪烁出锐意进取的光芒。  近些年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立足广电传播和运作实际,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将新媒体列入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2013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台了《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方案》,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按内容、平台、用户和终端四个层面构建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实现集团内容生产的多
期刊
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与思想内涵。为了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或者是激发其对广告作品的深度阅读,广告作品必须选用人们熟悉的甚至是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文化思想作为载体。因此,广告在实现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由此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与思想内涵的责任。  2.塑造符合时代环境的消费文化理念和思想。比如传播适度消费、经济消费等,而非物质崇拜、品牌至上、跟风追求时尚文化甚至是严重的虚
期刊
长期以来,深度报道被看作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调查性报道,其数量及质量被看作一张报纸能否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纸”这个载体存在与否,深度报道依然是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报纸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而新媒体却是如此个性化的媒体。新媒体提供的技术给了受众充分的自主权。因此,要在全媒体时代做出吸引人的调查性报道,就必须有把受众当成用户的理念转变。媒体追求的不再是让公众“看”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涌现,大数据带来的传播大变革,彻底颠覆了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对大事件报道的固有模式。地方媒体该如何在大事件报道中寻找“地方元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地方媒体 大数据 大事件 地方元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日新月异的科技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形态的不断涌现,彻底颠覆
期刊
1.精心培养、积极引导微博意见领袖。新媒体大量普及、微博用户急速发展,催生了大批微博意见领袖。这些人或是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娱乐明星、社会名人;或是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其特殊身份和话语权使他们的影响大、关注度高、粉丝多,网络传播引导力强,如果这些用户不能辨别虚假信息,传播谣言,产生的社会危害极广。为此,建设营造新传播环境要特别重视对微博意见领袖的识别、培养,引导他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增强信息的核实辨
期刊
一是学术严谨性不足。学术研究的规范不仅仅是形式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学术概念的规范。“正名”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与基本要求。但不少研究对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模糊,整个论证过程不能保持前后一致,缺乏严谨性,甚至随意制造概念名词,导致结论失去了依据和价值。  二是局限于“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大都是基于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内容与形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但事实上这种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