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在各方面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未来发展。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文化教育的效果。巧妙的教学语言,直入学生的心灵,拉进师生的距离,使学校教育的效果得以最优化发挥。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教师;学习习惯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外在风格和内在涵养的综合体现。教师的语言表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条件所不可替代的。一个口才不好的教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之所以能让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除了丰富的知识外,纯熟、优美、艺术性的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①
  一、教师语言艺术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教师语言的受众是学生,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语言表达与其他语言表达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方式。教师语言必须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适应教育对象心理特征,并能自觉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
  (一)教师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②课堂语言艺术,是为了在知识传授中起到刺激作用,激发强烈的共鸣,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它能将知识枯燥的传授转换成为令人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深深的吸引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有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对于学生来讲,上课便是一种享受。艺术性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时刻抓住学生的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我们常会发现,两个老师带同一个班的课,一个满堂滔滔不绝却把学生说晕说困了一大片,而另一个语音精炼,侃侃而谈,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在同一个班执教取得的教学效果竟然会迥然不同。
  (二)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语言习惯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他们的模仿能力往往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语言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不讲脏话,要文明用语,多用“请”“您”等字,以身示范从而感染学生也文明礼貌用语。比如,上课之前,教师要说“请同学们坐下。”课后,教师要说“同学们,请休息。”即能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也能让学生学会多用“请”字。
  教师的语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榜样。教师给学生作出的语言运用,是最直观,最有声的语言榜样。教师的语言习惯对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渐积累。学生受到言之有序,言之生动的教学语言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三)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冲出原有的知识框架,允许学生的异想天开,不时地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你这个想法很新鲜很奇特。”“你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问题,真是太聪明了。”等等。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时的点拨一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语言艺术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强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③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不仅要遵循理论原则,更要注重我们的语言艺术。
  提起思想品德教育,也许很多学生会感到不屑一顾,甚至产生厌烦,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许多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喜欢居高临下,语言生硬,完全一个教育者的姿态。这样的方式,自然学生就不会接受,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要想让学生接受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平等待人,以朋友的身份,用艺术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敞开心扉,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语言的艺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坚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认为只要出于爱心,语言严厉些,语气重一些是好的。殊不知,“良药”未必“苦口”,把苦药装进胶囊,涂上糖衣,人们服用时就不会皱眉头,却也同样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也从中得到啟示。俗话说:“一句话把人说笑,一句话把人说跳。”我们何不让学生笑着接受教育呢?
  再者,面对小学生,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味性,迎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尽可能的说的浅显易懂,具有直观性,从而产生吸引力。例如,为告诉学生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一个模范班主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联想一根筷子为什么很容易被折断,一把筷子折为什么不容易被折断,从而通过语言艺术,形象的让学生们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这一道理。
  三、改善教师语言艺术的有效措施
  教师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口语,它是在一般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职业专门语言。教师只有掌握了优秀的职业语言,并能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师范类高校担负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任务,师范生的语言素养对祖国的下一代乃至整个社会语言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广大师范生要学习语言类相关课程,打好语言文字规范基本功,练就自己的“老师范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摒弃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冷言冷语的说话方式,以更有人文气息关爱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教师如果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多加鼓励赞扬。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赞扬和鼓励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教师的肯定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的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无限的希望。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赞扬鼓励时,会激起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也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鼓励会使他们认为,老师相信他可以成功,这时教师的鼓励就像一抹阳光,使他们灿烂起来。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赞美。面对学生,教师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和激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没有任何的孩子会拒绝赞美与鼓励。但赞扬不等于娇惯和放任,激励不能采用吹捧和浮夸的方法。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赞扬鼓励方法。比如,有些学生,赞扬鼓励会让他们骄傲,那么教师就要适当适时地“泼泼冷水”。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种教学魅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关爱学生的艺术,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枢纽。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一种提升,一种肯定。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
  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都渗透在每一个学生的幼小心灵里,给予他们一个美好的憧憬,播下一个必胜的信念,点燃他们的梦想,点燃他们的希望!
  [注释]
  ①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②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賴新元.教师的语言艺术[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向阳.一堂课的灵魂——教师的语言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美)佩奇.让学生都爱听你讲——课堂有效管理6步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6]谢文举.教师语言艺术手册[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负载词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这使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成为翻译的难点。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认为翻译就是要翻译意义,并尽可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意义与风格的对等。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 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文化负载词;功能;意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 引言  翻译是语际转
期刊
摘要:在本文中权力并不是狭义的政治权力,而是广义的由语篇体现的、在日常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力来自四面八方,它无处不在。权力与语篇如影相随,具有机构性,隐蔽性和动态性这些属性。基于Foucault的权力观,本文还对权力与反抗、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了Foucault权力观的不足与缺陷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  关键词:权力;语篇;反抗;知识  1.什么是权力?  之前的“我爸
期刊
摘要: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发明,尽管首次利用:原子弹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核电站的核泄漏也对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原子能的合理利用将最终能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此科学开发,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仍然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首选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原子能;原子弹;核聚变;核泄漏  一、开发原子能的意义  原子能利用是解决能源问题必由之路,它在能源中的比例将逐步加大,从而改善能源结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的更新,赣南客家人的婚姻习俗除了恪守自己的中原传统外,不断地受到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影响,使整个婚姻文化呈现出中西合璧、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关键词:赣南客家;传统婚俗;中西融合  客家是汉民族一重要民系, 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融合而成的群体,主要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的更新,赣南客家人的婚姻习俗除了恪守自己的中
期刊
摘要: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素质全面、创新能力突出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材料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与新经济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在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典型事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军事文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使学员较快地接受知识,而且加强了学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善创新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军事文书;案例教学;运用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也称范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典型事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
期刊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一个特点,总体上讲,量词的研究起步较晚,有所偏重,对借用动量词(动量词的一个次类)的研究则数量较少。借用动量词是一个开放的词类,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因此,我们需要对借用动量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借用动量词组与名词宾语的问题,这是研究的焦点;同形动量词(借用动量词的一个小类)的问题、借用离合词的一个语素为动量词的问题、借用动量词对数词的制约问题等还需要更细致的讨论。  对于母语
期刊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context and the tactness. It puts forward some techniques for tact convers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cluding the teach
期刊
摘要: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是在西方大传统的滋养下创立起来的,其直接思想为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并构成其深度理论背景 。当代中国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指导,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改善民生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正是进行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举措。深刻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我国定方针作决策服务。  关键词:马克思;人类解放;探究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高校学生中的兴起与广泛发展,其语言平台研究呈现了多元化趋势。翻译以其自身的特点和普适性,与文化一同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模拟联合国活动也用其自身的特殊性,为我们展示了翻译更广泛的特性和意义。  关键词: 模拟联合国活动;翻译的特性;翻译的意义  一、模拟联合国活动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