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在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中的作用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n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在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的作用。会计信息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其中的收益表还反映了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安排;未来的不确定性又决定了这种所有权安排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什么状态下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关键词】会计信息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分享与安排
  
  一、引言
  
  资产计价理论的发展促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形成,它反映了可供将来使用的剩余资源,是一个静态的信息;成本控制理论为收益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表示某个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一个动态的信息。资产负债表账户(实账户)和收益表账户(虚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又演绎出了现在的复式薄记(林志军,1991),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会计信息的组成部分(还包括现金流量表和表外披露及非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为股东、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工人、顾客等相关利益使用者提供了参考与决策信息。然而其作用不仅仅只这些,更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收益表还反映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关系,即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与安排问题。其实,在复式薄记,即所有人会计产生和得到广泛运用之前,英国就应用了一种“责任的委托和解除”为基础的代理人会计,它反映代理人如何履行其受托职责的。企业所有权是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安排的,这种盈利情况就是企业的收益表。
  另外,葛家澍和刘峰(2003)认为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中利益各方对于“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当企业的签约方数量有限,并且所有签约方在企业中的利益份额较大时,签约方会为每个相关的问题(包括制度)进行谈判。对他们来说,是否存在一套既定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不会显著地降低其交易费用。但股份公司的产生及其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契约关系人(特别是股东)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各契约关系人在契约中的利益份额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由成千上万但份额很低的契约关系人在一起讨论并形成约束各自契约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既不经济,也不可能。而没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契约关系人对自己利益就无法形成合理的预期,将可能退出企业的契约关系,从而降低股份公司以及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当股份公司出现以后,预先给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因此,本文试图从会计信息收益表中所反映的信息来分析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与安排。
  
  二、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状态依存所有权
  
  现代企业是市场中一组要素使用权交易的不完备和约的履行过程,当企业股东与债权人等外部人监督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不足时,就将带来内部人控制问题,这将会产生很大的剩余损失。因此,在企业模型中,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中所共同存在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所有权问题,即将企业所有权安排给谁?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因为企业作为一个不完备的契约,未来世界又是不确定的,要使企业所有的成员都得到固定的合约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剩余索取的由来。由于企业可以规定所有的成员都是剩余索取者,但不可能都是固定收入者,在企业运行时,实际状态出现后,必须有人对契约中的“漏洞”(契约中未能规定的条款)进行填补,这就是剩余控制权的由来。经济学家将这两种权力的分配称为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安排。
  从理论上讲,债权人、政府、工人都领取固定的要素投入回报,不享有剩余索取权,因而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享有剩余控制权。股东虽是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但其利益要受到剩余控制权的决定性影响,因为股东(委托人)与经营者(受托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内部人控制,股东分享剩余控制权变得不太现实;还有交易成本太高也不利于股东掌握剩余控制权,这样剩余控制权似乎交到经营者手中了。但哈特(1995)指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高度互补的,它们的分离将导致套牢问题,且在有些情况下它们的分离根本行不通,并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无效率,故把它们配置给同一个人是合理的。这样一来,剩余索取权应归经营者一个人分享了。既然股东没有剩余索取权,只能拿固定合约,这与债权人有何异呢?另外,在非负消费约束条件下,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与其自身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决定了其人力资本是无法承担经营风险的;若无非人力资本的支撑,企业经营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者。经过讨价还价之后,最终的结果是股东和经营者按比例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再深入研究可知,这只是狭义地理解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与安排,因为我们是基于一个假定,即企业持续经营并赚取利润。实际上,由于社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不确定性。从广义上讲,企业所有权实际上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张维迎,1995):即什么状态下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状态依存所有权背后的逻辑是(石本仁,2002):控制权跟着剩余索取权(风险)走,或剩余索取跟着控制权走,使两者达到最大可能的对应。在典型的股份公司中,股东是剩余索取者。因为股东是剩余索取者,他们承担着边际风险,拥有剩余控制权(契约中没有说明的事情的决策权),即“每股一票”的投票权,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会”,再由后者选择经理;经理具有“自然控制权”,为了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得让他们承担一定的风险,拥有企业日常运行的决策权;债权人拿固定收入(利息),一般没有投票权,但当企业处于破产时,股东的收益已固定为零,在边际上已不承担风险,这时债权人就取得了对企业的控制;工人拿取固定工资,一般没有投票权,在企业破产时,工人承受失业的风险,在企业破产倒闭决策时,让工人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也是最优的。
  
  三、会计信息在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中的作用
  
  谢德仁(2001)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契约安排至少包括两种契约。其一是关于企业剩余分享安排的子契约,其二是关于企业剩余计量规则制定权安排的子契约。前者具体涉及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后者提供了剩余计量规则——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即计算出到底有多少剩余可供分享。不同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足以使剩余分享安排偏离其本来的契约安排,从而彻底改变整个剩余索取权契约安排。有趣的是,在有关的经济理论研究中,人们把重心主要放在剩余分享安排的讨论中,而将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安排视为外生,认为利润的计量自然是准确的。该文将这种现实与理论的背离称为“剩余计量悖论”,经济学家只重视利润怎么分配,但是不重视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
  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应当由政府和经理来享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但在现实世界中,股东、债权人以及政府变成了外部人,而经理和员工则成为内部人。这样,有关企业剩余的原始信息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分布就极为不对称。会计作为唯一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正式信息系统,对缓解这种不对称状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能够在企业内部解决吗?显然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具有公共契约的性质。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授予政府或经理远优于另外三类人——股东、债权人和职工。因为后三类人的人数远远超过经理,更加超过政府,从而一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协调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搭便车”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供给不足——Olson(1965)集体行动的逻辑。因此,应当由人数较少的政府和经理来享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
  但从实践来看,企业所有权是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安排的,这种盈利情况就是企业的收益表,表中从销售收入到净利润的每一步核算都反映了企业所有权的具体分享与安排。我们假设X为总收入,N为企业外购材料的固定支付额,S为股东的报酬(满意利润),M为经营者报酬,Y为债权人的报酬(利息),W为工人工资总额,G政府的报酬(税收)。具体可用下面数学模型来表达:
  X=N+ G+ W+Y+M+S
  (注:具体参见谢德仁(2001)。笔者对此模型做了一定的修改,将N中的工人工资单独拿出来;加入了政府的报酬(税收),因为政府也参与了剩余分享。为了便于分析,在这里暂且把它当成一个常量;折旧在此作为一个常量,没有加以考虑;其实,还有顾客的参与,因为企业的适度让利让顾客获得消费者剩余。)
  当X-N-G≥W+Y+M+S时,经营者是实际的所有者;
  当W+Y≤X-N-G  当W≤X-N-G  当X-N-G  从上述分段模型中可知,当企业的盈利大于股东的满意利润时,经营者是事实上的控制者,享有剩余控制大权;当企业的盈利小于股东的满意利润时,股东要站出来说话,掌握企业剩余控制权;而当企业的利润不够支付债权人的利息时,债权人取代股东的位置,成为企业话语权的共同决定者;而当企业面临破产时,债权人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所有者,工人也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但必须明确,股东与经营者和债权人与工人的身份不同,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和享有的利益是差别很大的,前者承担剩余风险,分享剩余收益,掌握剩余控制权;后者承担固定风险,分享固定收益,拥有监督企业的权力。只有当企业面临困境时,债权人与工人按合约得不到固定收益时,他们就顺理成章地与股东一起成为企业的剩余控制者。
  
  四、结论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通常是以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由于享有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就意味着承担风险,而享有剩余控制权则意味着制造风险,所以,这一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又可表述为“风险承担者与风险制造者的对应”(张维迎,1996)。因为如果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权,或无法真正承担风险,这种剩余控制权就会成为一种“廉价控制权”,他就不会有努力做出好的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同时,也因为行使剩余控制权的劳动(如经营劳动)最难观察与监督(张维迎,1995)。与此同时,从内部要求看,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将原始交易数据加工为信息的过程,因此必须为会计信息的取舍建立一整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等。从外部要求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机构等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最终促成了会计准则的建立。但是这种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缺乏企业行为经济理论的支撑,无法更进一步地分析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所要深入考察的各项与企业行为有关的要素。因此,本文认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其中的收益表还反映了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安排;未来的不确定性又决定了这种所有权安排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什么状态下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参考文献】
  [1] A·C·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2] 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 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常言道“十女九痔”,可见痔疮流行之广。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希望能够保守治疗,毕竟手术这两个字还是比较令人恐惧的。我是医生,亲眼见过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害怕,有时会觉得有些不可
冬季即至,当我们正在为甲型H1N1流感而奔波、忙碌的时候,流感、禽流感、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往往也会尾随而来,伺机作案。下面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这些“趁冷打劫”、“流窜作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主汽门控制系统在状态约束条件下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应用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非线性汽门控制器。该控制器在未对原系统进行线性化的基础上,利用考虑约束的
针对一类离散的切换模糊组合系统,利用单Lyapunov函数方法和多Lyapunov函数方法设计出分散切换律和控制器,给出了利用矩阵不等式表达的系统在分散切换律和分散控制器作用下的可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关键。本文试图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银行
舒雨:  我是一个25岁的女性,结婚以来身体一直不太好,还查出有轻度宫颈糜烂。服用过一些消炎药,效果不明显。医生说因我没有小孩,不适合做激光或冷冻治疗,只能靠药物减轻病情,但不能治愈。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会不会影响以后生育?    商丘 娟子    娟子朋友: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表现,即子宫颈的上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学占小学各科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兼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接触学生时间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全国师德论坛的开幕式时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宏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教育系统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作为教师素质核心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师德的“三维四层”结构理论,每个教师的师德历程就可以
研究了一类网络切换模糊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网络控制系统在单包传输情况下,考虑到传输时滞的影响,使用切换技术及多Lyapunov函数方法,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
针对一类网络切换模糊系统,考虑当系统的执行器失效时,利用切换技术和Lyapunov函数方法,给出各个子系统的容错控制器及切换律的设计方法,使得闭环系统对于给定失效集内的执行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