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比较法的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89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也称对比,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与相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可以在相同或相异的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是分析、综合这些基本思维过程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中往往异中存同;学生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正确的和错误的……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某些法则、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深刻理解有关法则、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比较法的渗透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运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确切地去理解数学概念系统,明晰一些易于混淆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
  比如,一年级学生往往易混淆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概念,一会儿把长方形说成长方体,一会儿又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从表面上看,学生是不小心说错的,实际上是他们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缺少本质的认识,对常见四种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不明确造成的。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比较法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一:“认识图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第一次比较,初步感知平面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常见物体形状及其立体图形,并将立体图形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摸一摸各种物体的表面,在观察、比较、操作中发现物体的表面有两种情况,有的是平平的面,有的是弯弯的面,从而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认识平平的面。
  2.第二次比较,初步渗透面在体上。
  让学生运用“描、印、剪”的方法把平平的面请下来,然后组织学生摸一摸平平的面和相应的物体,并说说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及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
  3.第三次比较,渗透面在体上。
  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能找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再次感悟比较。比如把长方体、正方体等物体放在抽屉里,猜猜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是什么等等。
  4.第四次比较,初步认识各平面图形的特征。
  设计“围一围”的活动——在点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引导学生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5.第五次比较,总结中区分长方形和长方体。
  教师通过这样富有实践的教与学,把知识的重、难点融入活动之中,并通过横向比较,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度,改善优化了认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得轻松,记得清楚,培养了操作能力及鉴别能力。
  在算法或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中,运用比较,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案例二:“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学生计算28 4时,出现了多样化的算法。如下:
  1.用小棒计算。
  
  ……
  这时,教师提问:“这么多的算法,哪些算法其实是一样的?”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前面四种算法都是一样的,从而总结出28 4的一般算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上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样,既帮助学生优化算法,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正确的和错误的加以对比,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去伪存真,错误就容易得到纠正,而且记忆深刻。
  例:一卷电线长98米,先用去35米,又用去46米。
  (1)一共用去多少米?
  (2)张老师需要20米电线,剩下的够不够?
  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乘船”——连减或加减混合中的一道练习题。或许是受例题的负迁移影响,也或许是学生还不会选择有用的信息,很多学生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出现了98-35-46=17(米)或35 46=81(米)、98-81=17(米)的错误。这时,教师把正确的和错误的答案并列抄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辨析。学生在比较、争辩中,终于明白“求一共有多少米”的解题思路。
  比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而且是一种独立的数学解题方法。上例中的第二个问题,只要比较剩下的电线和20米的长短就可以解决。比较作为一种独立的数学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以“比字问题”和“倍字问题”的形式出现,“倍字问题”到高年级演化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具体问题;前者用求差法,后者用求商法解决。
  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渗透和利用,不仅加强了学生新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横成块、竖成条,形成知识网络,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案例回放: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课,在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后,我出示如下一组练习。
对微电子塑料封装所用树脂材料、树脂的传递、模塑成型机理、工艺过程及控制、塑料封装所采用的模具作了分析研究,将封装材料、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为微电子塑
通过报告一例脑瘫孤儿的沙盘游戏治疗过程,来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对帮助患儿在问题的呈现、自我觉察、转化与整合阶段的作用与疗效。证明了沙盘游戏疗法对治疗脑瘫有辅助作用,同
研制了基于PLC的焦车运行位置测量装置,实现了焦车运行位置的连续精确测量、焦炉号自动识别;解决了焦车运行位置测量中易产生"盲区"、结构复杂、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提出了滚子链传动的滑摩功率概念 ,给出了计算公式 ;分析了滚子链磨损的工作条件并且给出了多从动轴滚子链传动的磨损寿命公式。
通过对某船体结构钢的系列ETT试验和相应的宏微观分析,不仅验证了材料冲击韧性与撕裂抗力之间的相关性,而且还显示了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及高ε下的断裂特
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课堂中呈现出的精彩、焕发出的生命力往往来源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那么,怎样合理利用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呢?在此谈谈个人浅见。  一、尊重主体,促资源生成  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选中教室内一张长方形奖状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问题:“奖状的长是40厘米,宽是32厘米。奖
介绍了超声振动珩磨声报系统的设计与制造顺序.从珩磨头与夹具配置形式、涨缩结构等方面阐述了超声珩磨装置设计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针对齿轮的研究,开发了基于并行设计的齿轮类零件CAD/CAPP集成系统,并把参数化设计与特征拼合设计结合起来,实现了结构设计与制造信息的集成,为齿轮设计和生产提供了一个高效、实用、准确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高校多媒体教室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多媒体技术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