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数据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协同更新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测绘与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地理国情监测和省级基础测绘的数据更新方面、其各自的定义方面以及这两种数据自身的生产工艺方面所存在的联系与差别。本文从以上角度入手,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来判断基础测绘数据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协同更新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组织实施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化掌握准确、全面、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对于国家发展战略计划的制定与实行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环保工作、创建节约健康型社会的关键支持,是确保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有效性的关键基础,更是有关行业实行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为此,确保地理国情监测要素数据的质量非常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地理国情监测是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自然资源部的高度重视,因此高质量完成监测过程中的内业编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结合三调数据与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介绍了2021年地理国情图斑底图数据的生成过程;通过对比两期影像,探讨了数据变更采集要求及其变化图斑属性项更新要求。结果表明,不同变化类型图斑的编辑方式不同,属性项填写有所差异,异型图斑、最小图斑以及其他常见问题的处
为了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国家优化教育政策,“双高”院校的建设就是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双高”院校建设号召,并结合“1+X”证书制度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文章主要针对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分析。
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辅以水利专题资料,以重点江河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蓄滞洪区国土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变化特征;从正面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开展蓄洪能力评估;以实例开展洪水演进数值模拟,并给出洪水风险各要素空间分布特征信息。研究结果对优化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指导国土资源合理利用,保障蓄滞洪区和江河流域防洪安全,开展洪灾损失评估和制定避洪转移方案,促进蓄滞洪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地理国情监测中,部分地区受到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限制,导致地理国情监测内业无法准确判读地类图斑变化属性,因此需要进行外业核实调查。有些核查图斑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无法到达,给外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无人机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影像的技术优势和机动性,弥补了内业遥感影像判读困难和外业交通条件带来的限制。文章阐述了无人机在监测地理国情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其具体的应用途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期的影响,研究萌发期形态指标与抗旱性关系,构建抗旱性评价方法。选用70份青稞为材料,设置了干旱胁迫(19.2%PEG-6000)、对照(纯水)2组试验,试验过程中每日观察记录种子生长情况,第7天测量芽长(BL)、根长(RL)、芽鲜质量(BFW)、芽干质量(BDW)、根鲜质量(RFW)和根干质量(RDW)等指标。研究结果,通过干旱胁迫条件下青稞各指标的变异分析,可看出干旱
空间句法综合了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是评价小学空间可达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福州市主要城区为研究范围,依托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借助GIS软件,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视角下,对小学空间可达性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3个方面综合对小学空间可达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的小学空间可达性总体良好,大致呈现以五一路为核心区域向四周逐渐减弱的圈层分布规
本文结合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产业发展空间诉求,分析总结深圳近年来在产业用地方面的保障策略与措施,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用地保障政策建议。
期刊
内蒙古五家户幅(L51E007011) 1:50 000地质图是遵循《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规范要求,采用造山带填图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1:200 000及1:250 000区调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物化遥资料,填制完成的重要成果图件。本次调查工作采用岩性+构造方式进行填图,详细刻画了5期侵入岩浆活动历史及成分变化特征,在早白垩世岩体划分和图面表达方式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