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早上6点多钟,郑州市郑东新区通泰路与兴荣街交叉口就热闹起来了。四个红色帐篷下,一排溜儿摆满了几十个时令蔬菜品种,价格虽然不低,但却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到7点钟,两个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卖菜者是来自辉县市拍石头乡松贡水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崔晓山。他说,这是今年第13周来郑州卖菜。这些菜都是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植的,由于地处山区,村民还保留着原始的、传统的种植方式,基本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用的还是农家肥和古老的防虫方法。
每周五晚上,村民将自家种植的蔬菜采摘后打包送给崔晓山,周六凌晨两点钟装车后直接拉到郑州来,6点多钟正好赶上早市开业。
老方法种植的蔬菜,让不少郑州人感兴趣,从第一次食用后就让人上瘾。一位老顾客自从食用松贡水的蔬菜后,基本上不再去其他地方买菜,每到周末就早早来到这里挑选,每次都买几大袋子,正好够一个星期食用。他说,松贡水的蔬菜才是真正的蔬菜味道,吃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味道。正因为如此,附近的居民便养成了周末来这里买菜的习惯,而且慢慢影响到更远的人群。
每次来郑州,崔晓山都拉二三千公斤的蔬菜,不到10点钟基本就能卖完。他说,这个点子多亏了我们松贡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明青。
2010年7月,作为河南省委首批选派的19名省直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中的一员,李明青到松贡水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
看着用农家肥种植出来的蔬菜,由于食用不完都喂猪或者直接烂在地里,实在让人心疼。想着城市居民想食用绿色蔬菜而求之无门,他就有了把蔬菜运到市区来卖的想法。经和郑州市有关部门沟通,松贡水蔬菜便搭上了郑州市周末蔬菜直销的便车。
徒步走访倾听民意
8月7日一大早,本刊记者随同李明青来到松贡水村。车出辉县县城没多久,沿着一条公路便驶入了四面环抱的深山。
松贡水村地处太行山东部余脉山区,位于辉县市以北16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现有居民309户,户籍人口836人,常住人口305人。全村原有耕地面积1600亩,因退耕还林和人口外流,种树或撂荒较多,现有耕地1100亩,实际耕种面积在700亩左右,人均1.3亩。耕地多为山坡梯田或拦河、拦谷造田,地块分散,耕层浅、地力薄,农作物产量较低。地块零碎、形状无规则,田间作业困难,农机具使用率极低。该村属封山育林区,有荒山荒坡5万亩。
长期以来群众收入以务工性收入为主,每年人均2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内无文化娱乐、休闲设施。村室狭小、破旧,无医疗设施和卫生人员。乡村驻地附近均无集市、商店,村民购买生活日用品都要到辉县市城区。可以说,农村生活的“水、电、路、学、医”等基础设施无一完备,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23个村分布在沟沟壑壑里,最小的村只有二三户人家,走完全村要翻越四五十个山头。刚来村里时,为听到村民的真实声音,在大学生村干部张印军的陪同下,李明青开始逐村逐户走访、座谈,认真听取群众对本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半个月不间断的走访,行程100多公里,他跑遍了松贡水地域有人居住的近20个自然村的沟沟坎坎,串百家门,喝百家水,走访了160多位群众,他们中有八九十岁的老人、病残的党员、贫困的五保户,也有憧憬创业的年轻人,以及闻讯赶回的本村在外领工做活但一直关心家乡发展的热心村民。他们无不对这次机遇充满希望,无不像对待亲人一样诉说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分析当地的优势和困难,积极为松贡水村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李明青对松贡水村的整体面貌和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上一直吃住在村注意搜集情况,村情民意很快了然于胸。
顺势引导成立生态专业合作社
人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而在松贡水村,并非有车就能行,底盘不高的车在这里就没有用武之地。山路崎岖,而且陡峭,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喜说,再过几个月就好了,这路马上就修好了。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蜂王沟南侧相对平坦的荒坡地上。李明青说,这里是正在兴建中的土家猪饲养场。
这座猪场由河南省畜牧规划研究院规划设计,将来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饲养户都在场区里集中饲养,主要是饲养豫南黑猪。这是河南省的一个优良土种猪,虽然长得有点慢,但瘦肉率很高,价格也不便宜。按规划设计,年可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合作社里负责统一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生猪销售。记者看到,与饲养业配套建设的还有大型沼气池1座,主要是为解决粪便污染问题,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增加出栏2000头生猪,预计每头猪利润300元,年增加效益60万元。
李明青说,村里申请的“松贡水”、“黑鹿河”商标正在办理中,马上就要批下来。这是继此前成立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后的又一个“动作”,主要还是在生态农产品上做文章。松贡水村耕地少、耕层浅、土地瘠薄,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产量低、收益差。结合本地突出的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原则,这里开始改种谷子、豇豆、绿豆等小杂粮和红薯优质品种。项目投资30万元,以辉县市松贡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统一供种,购置脱粒、筛选、包装设备,尝试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冀谷18、冀谷19、懒汉3号、小香米等优质品种试种,对农户实行物化补贴,收获后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松贡水”、 “黑鹿河”绿色名优品牌,进行产业化开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明青在走访中,发现松贡水村有一个天然的冷水鱼养殖环境。地处深山环抱的黑水河有两个泉眼,常年流淌的都是低温水,而且没有一点污染,非常适合高档鱼——鲟鱼对水环境的要求:低温、流动、洁净,且无任何干扰。
通过一条狭长的山中隧道,在四面皆山的黑河旁边便是“辉县市松贡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冷水鱼养殖场”。
目前,水中投放的是今年5月份由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出资支持的第一批近2万尾西伯利亚鲟鱼苗,长势良好,预计到春节前后可见成效。如果年养殖鲟鱼10万尾,生产成鱼7.5万公斤,按每公斤成鱼平均36元计,成鱼每批(一个养殖周期)产值可以达260万元。 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游
“要想富先修路”,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谚语,这也是在实践中证明的确能帮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
在松贡水村辖区内,自村委会所在地大门口向各自然村的道路共分3条主道,均有部分土石路段年久失修,道路毁损严重,加上陡坡、急弯路段较多,交通状况极端恶劣,通行十分艰难。晴好天气时村民利用机动三轮尚可勉强通行,每逢阴雨雾雪等恶劣天气,即使步行也艰难万分,打面、看病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这也是制约松贡水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去年开始,在省市各级公路部门和辉县市大力支持下,村里新修东反烟至庙岭2.5千米、上小盘至老张沟1.2千米、蜂王沟至陡垴2.5千米3段道路,拓宽改造村口至大门口1千米、大门口至红岩洞2.3千米、大门口至东反烟2千米3段道路。除老张沟路段以外,其余路段路基宽度为6~12米、路面宽度为4.5~10米,涉及土石开挖、填埋10多万方,爆破点20余个,施工难度相当大。
行走在刚刚垫平的路基上,李明青介绍说,再有几个月,大门口—红岩洞—蜂王沟—学堂沟—北场的旅游小环线就基本成型了,这将极大地促进松贡水村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村建设,尤其对环线内水果采摘园和农家乐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
守着黑鹿河有水却不能用水,这一状况也是松贡水村民心中最大的痛。水是限制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该村地下水位较深,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以旱井收集雨水为主,少数在村委会附近的几个村落可以引渠水补充。有几个养殖户的水源补充主要靠到黑鹿河水库去拉,种植业用水基本靠天。
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加快推进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建设,实现饮水出山,松贡水村修复治漏、建立蓄水池、挖深水井,并利用国家“一事一议”扶持资金和辉县市支持资金,修复红绝凹—蜂王沟—小盘一线水渠3.5千米,整修老张沟、黑凉水储水池两座,一系列措施的逐步推进将彻底改变曾经的“望天收”局面。
最重要的是道路修通后,几乎与世隔绝的松贡水村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庙岭村附近,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天然峡谷,山势陡峭壁立,是天然的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和攀岩拓展训练场地,而且环境优美。更让人称道的是,锁在深山里的黑河逆流而上,在河床上建有4座梯级小型水库,是别具一格的山水游自然景观。
下午3点多钟,从深山走出来,一身汗水,一路感慨,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喜说:“李明青书记来这两年,我们松贡水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上6点多钟,郑州市郑东新区通泰路与兴荣街交叉口就热闹起来了。四个红色帐篷下,一排溜儿摆满了几十个时令蔬菜品种,价格虽然不低,但却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到7点钟,两个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卖菜者是来自辉县市拍石头乡松贡水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崔晓山。他说,这是今年第13周来郑州卖菜。这些菜都是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植的,由于地处山区,村民还保留着原始的、传统的种植方式,基本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用的还是农家肥和古老的防虫方法。
每周五晚上,村民将自家种植的蔬菜采摘后打包送给崔晓山,周六凌晨两点钟装车后直接拉到郑州来,6点多钟正好赶上早市开业。
老方法种植的蔬菜,让不少郑州人感兴趣,从第一次食用后就让人上瘾。一位老顾客自从食用松贡水的蔬菜后,基本上不再去其他地方买菜,每到周末就早早来到这里挑选,每次都买几大袋子,正好够一个星期食用。他说,松贡水的蔬菜才是真正的蔬菜味道,吃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味道。正因为如此,附近的居民便养成了周末来这里买菜的习惯,而且慢慢影响到更远的人群。
每次来郑州,崔晓山都拉二三千公斤的蔬菜,不到10点钟基本就能卖完。他说,这个点子多亏了我们松贡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明青。
2010年7月,作为河南省委首批选派的19名省直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中的一员,李明青到松贡水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
看着用农家肥种植出来的蔬菜,由于食用不完都喂猪或者直接烂在地里,实在让人心疼。想着城市居民想食用绿色蔬菜而求之无门,他就有了把蔬菜运到市区来卖的想法。经和郑州市有关部门沟通,松贡水蔬菜便搭上了郑州市周末蔬菜直销的便车。
徒步走访倾听民意
8月7日一大早,本刊记者随同李明青来到松贡水村。车出辉县县城没多久,沿着一条公路便驶入了四面环抱的深山。
松贡水村地处太行山东部余脉山区,位于辉县市以北16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现有居民309户,户籍人口836人,常住人口305人。全村原有耕地面积1600亩,因退耕还林和人口外流,种树或撂荒较多,现有耕地1100亩,实际耕种面积在700亩左右,人均1.3亩。耕地多为山坡梯田或拦河、拦谷造田,地块分散,耕层浅、地力薄,农作物产量较低。地块零碎、形状无规则,田间作业困难,农机具使用率极低。该村属封山育林区,有荒山荒坡5万亩。
长期以来群众收入以务工性收入为主,每年人均2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内无文化娱乐、休闲设施。村室狭小、破旧,无医疗设施和卫生人员。乡村驻地附近均无集市、商店,村民购买生活日用品都要到辉县市城区。可以说,农村生活的“水、电、路、学、医”等基础设施无一完备,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23个村分布在沟沟壑壑里,最小的村只有二三户人家,走完全村要翻越四五十个山头。刚来村里时,为听到村民的真实声音,在大学生村干部张印军的陪同下,李明青开始逐村逐户走访、座谈,认真听取群众对本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半个月不间断的走访,行程100多公里,他跑遍了松贡水地域有人居住的近20个自然村的沟沟坎坎,串百家门,喝百家水,走访了160多位群众,他们中有八九十岁的老人、病残的党员、贫困的五保户,也有憧憬创业的年轻人,以及闻讯赶回的本村在外领工做活但一直关心家乡发展的热心村民。他们无不对这次机遇充满希望,无不像对待亲人一样诉说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分析当地的优势和困难,积极为松贡水村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李明青对松贡水村的整体面貌和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上一直吃住在村注意搜集情况,村情民意很快了然于胸。
顺势引导成立生态专业合作社
人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而在松贡水村,并非有车就能行,底盘不高的车在这里就没有用武之地。山路崎岖,而且陡峭,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喜说,再过几个月就好了,这路马上就修好了。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蜂王沟南侧相对平坦的荒坡地上。李明青说,这里是正在兴建中的土家猪饲养场。
这座猪场由河南省畜牧规划研究院规划设计,将来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饲养户都在场区里集中饲养,主要是饲养豫南黑猪。这是河南省的一个优良土种猪,虽然长得有点慢,但瘦肉率很高,价格也不便宜。按规划设计,年可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合作社里负责统一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生猪销售。记者看到,与饲养业配套建设的还有大型沼气池1座,主要是为解决粪便污染问题,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增加出栏2000头生猪,预计每头猪利润300元,年增加效益60万元。
李明青说,村里申请的“松贡水”、“黑鹿河”商标正在办理中,马上就要批下来。这是继此前成立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后的又一个“动作”,主要还是在生态农产品上做文章。松贡水村耕地少、耕层浅、土地瘠薄,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产量低、收益差。结合本地突出的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原则,这里开始改种谷子、豇豆、绿豆等小杂粮和红薯优质品种。项目投资30万元,以辉县市松贡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统一供种,购置脱粒、筛选、包装设备,尝试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冀谷18、冀谷19、懒汉3号、小香米等优质品种试种,对农户实行物化补贴,收获后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松贡水”、 “黑鹿河”绿色名优品牌,进行产业化开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明青在走访中,发现松贡水村有一个天然的冷水鱼养殖环境。地处深山环抱的黑水河有两个泉眼,常年流淌的都是低温水,而且没有一点污染,非常适合高档鱼——鲟鱼对水环境的要求:低温、流动、洁净,且无任何干扰。
通过一条狭长的山中隧道,在四面皆山的黑河旁边便是“辉县市松贡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冷水鱼养殖场”。
目前,水中投放的是今年5月份由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出资支持的第一批近2万尾西伯利亚鲟鱼苗,长势良好,预计到春节前后可见成效。如果年养殖鲟鱼10万尾,生产成鱼7.5万公斤,按每公斤成鱼平均36元计,成鱼每批(一个养殖周期)产值可以达260万元。 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游
“要想富先修路”,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谚语,这也是在实践中证明的确能帮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
在松贡水村辖区内,自村委会所在地大门口向各自然村的道路共分3条主道,均有部分土石路段年久失修,道路毁损严重,加上陡坡、急弯路段较多,交通状况极端恶劣,通行十分艰难。晴好天气时村民利用机动三轮尚可勉强通行,每逢阴雨雾雪等恶劣天气,即使步行也艰难万分,打面、看病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这也是制约松贡水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去年开始,在省市各级公路部门和辉县市大力支持下,村里新修东反烟至庙岭2.5千米、上小盘至老张沟1.2千米、蜂王沟至陡垴2.5千米3段道路,拓宽改造村口至大门口1千米、大门口至红岩洞2.3千米、大门口至东反烟2千米3段道路。除老张沟路段以外,其余路段路基宽度为6~12米、路面宽度为4.5~10米,涉及土石开挖、填埋10多万方,爆破点20余个,施工难度相当大。
行走在刚刚垫平的路基上,李明青介绍说,再有几个月,大门口—红岩洞—蜂王沟—学堂沟—北场的旅游小环线就基本成型了,这将极大地促进松贡水村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村建设,尤其对环线内水果采摘园和农家乐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
守着黑鹿河有水却不能用水,这一状况也是松贡水村民心中最大的痛。水是限制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该村地下水位较深,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以旱井收集雨水为主,少数在村委会附近的几个村落可以引渠水补充。有几个养殖户的水源补充主要靠到黑鹿河水库去拉,种植业用水基本靠天。
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加快推进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建设,实现饮水出山,松贡水村修复治漏、建立蓄水池、挖深水井,并利用国家“一事一议”扶持资金和辉县市支持资金,修复红绝凹—蜂王沟—小盘一线水渠3.5千米,整修老张沟、黑凉水储水池两座,一系列措施的逐步推进将彻底改变曾经的“望天收”局面。
最重要的是道路修通后,几乎与世隔绝的松贡水村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庙岭村附近,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天然峡谷,山势陡峭壁立,是天然的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和攀岩拓展训练场地,而且环境优美。更让人称道的是,锁在深山里的黑河逆流而上,在河床上建有4座梯级小型水库,是别具一格的山水游自然景观。
下午3点多钟,从深山走出来,一身汗水,一路感慨,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喜说:“李明青书记来这两年,我们松贡水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