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暂差生,指其学习行为暂差,或品德行为习惯暂差,或两者均暂差。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暂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应为孩子作出表率。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整天忙于赚钱,对子女教育置之不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当期望值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时,就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产生对抗心理;有的父母感情不和、吵架不断,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酗酒、“排方阵”、打“双扣”和无节制地看电视,严重干扰子女正常学习;也有的居住条件差或周围环境嘈杂。凡此种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学生行为暂差和学习困难,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
2.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十分富裕,家长对孩子关爱有加,孩子的需求无限制的满足,一旦满足不了,一些孩子的行为往往就会越轨,出现“暂差”;有的家长包庇、隐瞒子女的错误,对学校教育非但不配合,甚至有时还背道而驰,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大开绿灯。
二、社会原因
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在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方面无疑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西方腐朽文化渗入,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不可避免地毒化社会空气。赌博、玩电子游戏机、黄色刊物、影视、不健康的网络等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些学生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产生行为暂差。
三、学校原因
学校长期以来偏重升学强化训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力度不够;个别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呆板,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学。个别教师尤其对行为暂差的学生看法较片面、主观,总认为这些学生很难教好,一旦他们犯了错误,教师教育时又偏激甚至简单粗暴,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对抗。客观上把这些学生推向反面,使之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滑越远。
四、学生自身原因
中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自我意识增强,但由于涉世未深,受学识、阅历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较为肤浅,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易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形成反差,有时甚至故意逆班主任的“旨意”行事。同时,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远未得到培养和锻炼,正确评价客观事物的能力不强,所以,他们还不大能自觉地根据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既容易盲目追求“独立”,又缺少自律能力,易冲动从事,常会出现越轨行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有实效性的转优策略。
(一)关爱行为暂差生,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培养学习暂差学生的自信心呢?教师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与优秀生相比,学习暂差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习暂差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力,增加自信心。如有一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不用功,时常抄别人的作业,上课打瞌睡,考试经常作弊,五门功课三门不及格。他很悲观,总是怨自己的脑子笨、不是读书的料,几乎丧失学习的信心。针对他的苦恼和现状,我多次找他谈话,分析他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班里成立学习“一对一”互助小组,使他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我还多次与其家长联系,共同分析他的学习状况,并找相关任课老师协助,提出阶段要求。每当我发现他有点滴进步时,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年该生学习成绩一举“脱贫”,一跃成为学校“学习积极分子”,从此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也增强了自信心。
(二)行为纠偏,要讲究方式,把握时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通过谈心,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与思想斗争的事件进行教育。例如,学生犯错被发现时、受到处分时、有悔改表现时、落难求助时、转入新环境时、被信任时、出了差错却受到公正待遇时、受到委屈被纠正时……抓住这些机会贴近他们的心灵,以无限的关爱促使其转化。谈心时要讲究方式和艺术,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如果摆出一副整人的架势,训人的姿态,那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对立情绪。
(三)要客观深入地进行学生的心理分析
学生犯了错误后,常常有消极心理定势,对学校、对教师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班主任此时不能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学生不但不能认识自己和错误,而且加剧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因此我们在学生违纪后,应当对学生的行为及心理做出客观的分析。
处理此类情况应对事情做全面客观的调查,听取学生的自诉,并允许他们进行申辩,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客观情况,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同時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如我校有位学生经常参与打架斗殴,经过了解后,我们得知他参与斗殴多数是出于“哥儿们意气”而打抱不平,其根源在于法律意识淡薄。但也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经过老师的引导,该生思想行为有了根本好转。■
一、家庭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应为孩子作出表率。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整天忙于赚钱,对子女教育置之不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当期望值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时,就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产生对抗心理;有的父母感情不和、吵架不断,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酗酒、“排方阵”、打“双扣”和无节制地看电视,严重干扰子女正常学习;也有的居住条件差或周围环境嘈杂。凡此种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学生行为暂差和学习困难,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
2.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十分富裕,家长对孩子关爱有加,孩子的需求无限制的满足,一旦满足不了,一些孩子的行为往往就会越轨,出现“暂差”;有的家长包庇、隐瞒子女的错误,对学校教育非但不配合,甚至有时还背道而驰,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大开绿灯。
二、社会原因
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在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方面无疑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西方腐朽文化渗入,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不可避免地毒化社会空气。赌博、玩电子游戏机、黄色刊物、影视、不健康的网络等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些学生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产生行为暂差。
三、学校原因
学校长期以来偏重升学强化训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力度不够;个别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呆板,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学。个别教师尤其对行为暂差的学生看法较片面、主观,总认为这些学生很难教好,一旦他们犯了错误,教师教育时又偏激甚至简单粗暴,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对抗。客观上把这些学生推向反面,使之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滑越远。
四、学生自身原因
中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自我意识增强,但由于涉世未深,受学识、阅历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较为肤浅,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易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形成反差,有时甚至故意逆班主任的“旨意”行事。同时,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远未得到培养和锻炼,正确评价客观事物的能力不强,所以,他们还不大能自觉地根据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既容易盲目追求“独立”,又缺少自律能力,易冲动从事,常会出现越轨行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有实效性的转优策略。
(一)关爱行为暂差生,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培养学习暂差学生的自信心呢?教师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与优秀生相比,学习暂差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习暂差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力,增加自信心。如有一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不用功,时常抄别人的作业,上课打瞌睡,考试经常作弊,五门功课三门不及格。他很悲观,总是怨自己的脑子笨、不是读书的料,几乎丧失学习的信心。针对他的苦恼和现状,我多次找他谈话,分析他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班里成立学习“一对一”互助小组,使他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我还多次与其家长联系,共同分析他的学习状况,并找相关任课老师协助,提出阶段要求。每当我发现他有点滴进步时,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年该生学习成绩一举“脱贫”,一跃成为学校“学习积极分子”,从此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也增强了自信心。
(二)行为纠偏,要讲究方式,把握时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通过谈心,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与思想斗争的事件进行教育。例如,学生犯错被发现时、受到处分时、有悔改表现时、落难求助时、转入新环境时、被信任时、出了差错却受到公正待遇时、受到委屈被纠正时……抓住这些机会贴近他们的心灵,以无限的关爱促使其转化。谈心时要讲究方式和艺术,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如果摆出一副整人的架势,训人的姿态,那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对立情绪。
(三)要客观深入地进行学生的心理分析
学生犯了错误后,常常有消极心理定势,对学校、对教师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班主任此时不能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学生不但不能认识自己和错误,而且加剧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因此我们在学生违纪后,应当对学生的行为及心理做出客观的分析。
处理此类情况应对事情做全面客观的调查,听取学生的自诉,并允许他们进行申辩,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客观情况,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同時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如我校有位学生经常参与打架斗殴,经过了解后,我们得知他参与斗殴多数是出于“哥儿们意气”而打抱不平,其根源在于法律意识淡薄。但也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经过老师的引导,该生思想行为有了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