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身的极限已经到了?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会的口号,也是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梦想。不过,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目前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极限。
  运动的极限
  2008年北京奥運会,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创下了 9秒69的百米记录,震惊了世界。从那以后,这位号称“史上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让过去十年的男子短跑成为了他一个人的表演舞台。
  我们来看一看博尔特2008年至今10年的百米个人年度最佳成绩:2008年9秒69,2009年9秒58,2010年9秒82,2011年9秒76,2012年9秒63,2013年9秒77,2014年9秒98,2015年9秒79,2016年9秒81,2017年9秒95。
  当博尔特在2009年创下9秒58的百米记录之后,人们一直期待着他能跑得更快,然而直到2017年博尔特宣布退役,人们才猛然意识到,9秒58是否已经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
  寿命的极限
  尽管总有新闻宣扬科学的发展使“人活千岁不是梦”,但现实可没那么乐观。法国学者根据以往120年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人类不仅在运动能力上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我们的身高和所能期待的最长寿命等,也都接近于极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最长寿者的记录常常被打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尽管长寿者的人数变得更多了,但世界最长寿者的记录却很难被打破。
  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是法国的雅娜·卡尔芒,她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逝世于1997年8月4日,享年122岁164天。此外,美国的莎拉·劳丝女士和露西·汉娜女士分别享年119岁97天和117岁248天。
  122岁是否是人类寿命的极限呢?可能性是存在的。尽管人们的营养水平在逐步提高,医学不断有新的发展突破,然而对于人类生理极限的到来,现代科学却显得无能为力。
  研究者认为,人类在达到某些极限之后,将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表明人为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环镜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制约了其自身的增长。研究人员建议,科学应该把焦点放在使人类的运动水平,以及身高和寿命等大部分生物指标的平均值不断增高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一味考虑如何突破极限。
其他文献
細菌化石  许多陨石都含有一种神秘的结构,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其实是细菌的化石。  生命之光  天文学家分析了许多来自遥远天体的红外线光谱,推测出那里应该包含许多复杂的有机分子。  红色大雨  2001年,印度喀拉拉邦下了一场红色大雨,雨水中包含了一种类似细胞的奇怪结构。而在下雨前,当地曾出现过一个极为强烈的音爆。这可能是一颗流星在大气中解体时产生的。  高空微生物  2013年,在英仙座流星雨爆发时
期刊
自从冥王星在2006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降为一颗矮行星之后,九大行星就只剩了八颗。不过,这个空缺或许会很快被填补。天文学家已发现了太阳系存在第九甚至第十颗行星的证据。  从海王星的位置,即距离太阳30天文单位(日地距离为1天文单位),向外延伸至距离太阳约50天文单位的位置,是太阳系中一片广袤黑暗、神秘未知的地带,天文学上叫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上藏有为数众多的矮行星,其中包括冥王星。近年来,在柯伊伯
期刊
有生命的地皮  秋日里一个凉爽的清晨,一辆满载各国科学家的大篷车轰隆隆地驶过美国犹他州的峡谷地国家公园。这里没有郁郁葱葱,入眼之处,满是深褐色的大地。大篷车停了下来,刚下车,科学家们的注意力便被脚下的一块与众不同的地皮吸引住了。  这里的地表面覆盖着大块大块厚厚的、凹凸不平的“补丁”,颜色像被大火炙烤过似的。这些 “补丁”是什么呢?  原来这些“补丁”叫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与土
期刊
氙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仅为0.0087%。可是,就这么一种不起眼的东西,身上却曾经围绕着好几个谜团。好在这些谜总算都一一破解了。  第一个谜涉及氙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久以来,科学家通过对陨石的分析,就觉得地球上的氙比起陨石中的要少了很多。氙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及在陨石中的5%。考虑到这些陨石都來自离地球不远的宇宙空间,与地球有着相同的起源,按理,两者的组分,包括氙的含量,也该大致相近。  谜
期刊
人造卫星如何返回地球?简单的回答是,大部分卫星根本不会返回地球。在接近地面之前,它们可能就消失了。  为什么呢?因为返回之路太复杂、太艰难了。  复杂的返回之路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其速度可达每秒近8000米。要将一颗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并安全回收,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这些难题主要包括卫星返回的路线调整、防热、着陆及寻找等。  首先,卫星要返回,必须在预先的设计中设立返回程序
期刊
我们都知道,雏鸟离巢前,一直依靠喂食。对于鸟类中的大多数来说,雏鸟“饭来张口”,亲鸟(鸟类在孵化和育雏期间,相对于幼鸟,双亲被称为“亲鸟”。)将食物喂到它嘴里或者放在它面前;而鹈鹕、企鹅等则属于异类,亲鸟将胃里半消化的食物反刍进入嗉囊——鸟类的食管和胃之间一个用于消化和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雏鸟则把嘴伸进亲鸟的嗉囊索食。鸽子哺喂雏鸟时也采取这种喂食方式。但最近科学家发现,孵化后的一周内,雏鸽从亲
期刊
得了癌症,就像判了死刑一般,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更是让人痛不欲生,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呢?  麻醉剂抵御癌症  41岁的美国人大卫·马丁内斯患有胰腺炎,这种病听起来并不严重,实际上会让患者痛不欲生。由于胰腺炎患者的胰腺会分泌多种消化溶解酶,导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消化自身的细胞,身体多个器官会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许多人会感觉到全身疼痛。马丁内斯就是这样,他的胸骨下常常剧烈疼痛,疼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减轻
期刊
从前有只箭毒蛙  从前有只箭毒蛙,它色彩斑斓,身躯小小,黏糊糊。它生活在厄瓜多尔的一个香蕉种植园里,自由又自在。一天,一个不小心,它落入网中,被送进了实验室。  箭毒蛙通常体型很小,最小的只有1.5厘米,最大的也不过6厘米。它们有着鲜艳颜色的皮肤,有的箭毒蛙身上还有色彩搭配得当的斑点,被称作“世界上最美丽的蛙”。但是,自然界中的美丽往往象征着危险。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小小的、美丽的箭毒蛙有着剧毒,其
期刊
嚣张的飓风  狂风卷集着骤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刮倒了大树、掀翻了屋顶,河水决了堤、良田变了海,飓风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徒留满目疮痍。强飓风过境便是这般场景,那么肆虐,那么嚣张。  而目前,飓风强度还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有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高水温是飓风生成的因素之一。数据测试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全球范围内飓风的强度将会增强、风速将会增大、降水将会增多。到21世纪末,
期刊
性别有多少种?两种,对吗?如果你是得州蛤虾的话,那就有三种。然而,一些其他生物还有成百种甚至上千种性别。  当然,大多数物种具有两种性别,而其他一些物种,尤其是一些低等动物,会具有更多的性别。为何会如此?许多生物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不过,大家都认同的是,一类生物性别的多少是随机进化出来的,但只要能让它们有更多机会找到对象,就能在自然选择中保留下来。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一些奇特的例子。  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