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笛吹不尽往日萧索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如何,在他生前,我曾经爱过他,恨过他。爱虽一度消减,但因他的一死,恨也随之消逝了。
  —伦慧珠
  分别三载后,她在《大公报》上瞧见他的名字。那是一则讣告,“张荫麟”三个字突兀地嵌在标题里,如利刃般直直刺入她的心。报纸轻飘飘地落在地上,她的意识也随之抽离。晕厥前的那一刻,她仿佛看见1933年的香港码头,依稀是那人,清瘦儒雅,蓝天碧海间徐徐走来。那日的阳光刚刚好,那年的故事尚未完。
  1926年,张荫麟与伦慧珠初次相遇。那天春光明媚,伦慧珠的父亲将一位身着长衫的男子领至女儿跟前,笑道:“慧珠,这是你的国文老师。”伦慧珠抬头看去,直撞见对方灼热的目光,霎时便红了脸,娇羞如后园中那树绯丽的桃花。
  她随他学习国文,也渐渐了解了他的身世,知他是清华园出名的才子,文章频见于各大刊物,还受到一众学者的赏识。可他家境贫寒,母亲早逝,后来父亲也染疾离去,生活的重担悉数落至他肩上。为谋生计,他托友人寻了一份兼职,便是担任伦慧珠的国文老师。
  张荫麟授课时极为认真,伦慧珠安静地听着,时常用余光瞥向他,又迅速地收回来。时日久了,张荫麟渐渐发觉自己对伦慧珠的情感有了些微变化。初识,他不过视她如妹妹。可如今不知为何,他的目光常常被她吸引了去。她微蹙的眉、轻扬的笑,皆如石子般落入他的心河,激起层层涟漪。
  恍然情动的少年开始了热烈的追求。他给她写信,款款深情凝于笔尖。他渴盼能得到她的回应,却屡屡失望而归。她总是将他的信放到一边,他几日后去看,仍是原封未动。
  张荫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此时他的好友容庚恰巧来访,便劝他不应沉迷情爱,当奋发振作,追寻未来。一席劝导令张荫麟幡然醒悟,他决意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研习。临行前,他对容庚说:“去国前蒙兄揭露真相,醒弟迷梦,于弟于珠都是有益……”
  纵使临别,他亦无法割舍对她的思念。张荫麟远涉海外,生活平淡似水—直到那日伦慧珠的书信到来。
  “一别数日,甚是想念……”这话让张荫麟不解。说到底,是他不懂少女心思。伦慧珠独居深闺,平素从未与异性交往,即使对张荫麟萌生情愫,也习惯藏着掖着。得知张荫麟离去,伦慧珠坐立不安,取出他的信一字一句地读,直到心跳如擂鼓。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终于忍不住将满腹相思写在纸上,送去了大洋彼端。
  自此,张荫麟与伦慧珠尺素频传,直到1933年的冬天。
  那日天气晴朗,香港码头上,一袭旗袍的伦慧珠翘首盼望。终于,那艘载着他的船靠岸了,蓝天碧海之间,她日夜思念的张荫麟缓缓走来,他的步履牵动着她的心跳。这一刻,她为之沦陷。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朦胧的水珠模糊了往昔,四载别离化作弹指一瞬,他与她的未来于此刻开启。
  两年后,张荫麟与伦慧珠在北平完婚。伦慧珠先后为张荫麟诞下一子一女,生活恬然静好。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张荫麟辗转至昆明,于西南联大执教,伦慧珠则携子女回到东莞家中。
  分离的岁月里,两人依靠书信往来。就在此时,一位女子突然闯入张荫麟的生活。她是容庚的女儿容婉,活泼率性,颇具男儿风范,与伦慧珠的婉约内敛截然相反。张荫麟与容婉时常相见,两人分析形势、探讨学术,默契天成。这一抹亮色点燃了张荫麟心底沉寂许久的火焰。
  夜深人静时,张荫麟辗转反侧。思前想后,他决意将妻儿接至昆明,以割断对容婉的情丝。伦慧珠很快便赶来。夫妻一道生活,本以为可以相敬如宾,却被骤然降临的矛盾折磨得痛苦不堪。
  战时条件艰难,伦慧珠偏又是娇惯的千金,此时让她担负起家中大小家务,实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短短几日,两人争吵不停。直到某天,当张荫麟在饭桌上指责伦慧珠不擅理财时,伦慧珠气极摔了碗筷,决意与丈夫分桌而食。
  自此,漫长的冷战拉开帷幕。张荫麟烦躁不已,便愈发思念容婉。终于,他向她坦白一切,并提出离婚。闻言,伦慧珠又气又怒,破口大骂。
  他曾待她那样好,细心观察她的喜怒,将她的药物随身携带,字字句句不离爱意与相思……当脉脉温情化作泡影后,她愤然离去。
  离婚后的张荫麟向容婉吐露心意,却换来对方错愕的目光。容婉从来只将他当作师长,更何况她早已有了未婚夫。得知真相后,张荫麟痛苦万分。他无处宣泄,只得埋首于书本,一心教学,不问世事。
  早在少年时,张荫麟便患上了慢性肾炎。如今心情积郁,导致病情加重,身子一日日衰弱下去,更加难挨的是不可阻绝的相思。他开始想念伦慧珠,发了疯地想。他在纸上一遍遍写她的名字,又一张张焚毁。他翻出昔日书信反反复复地读,指尖摩挲过那一行行清丽的字迹,胸中升腾起难以言喻的痛楚。
  三年后,张荫麟在病痛中离开人世。直到最后,他也未能道出那句悔恨。
  后来,伦慧珠在悼文中写道:“我们把有限和宝贵的韶光辜负了,他憎恨着我,我仇视着他,以为还有个无限的未来给我们闹气呢,结果彼此抱憾终身!”
  年轻的时候,人们总以为时光无穷无尽,谁知一个转身,便是一生。文章里,伦慧珠承认“现今依然爱着他”,其实她不懂爱,张荫麟亦不懂。一个过于骄傲,一个过分内敛,他们的爱情始于那一场碧海蓝天下的重逢,却终于彼此间的隔阂与误解。
  几年后,她有了第二段婚姻。而他则永久地沉睡在西南大地上,唯有荒烟蔓草伴其长眠。
其他文献
孤月寒霜,梦里成痴,纪昀恍惚回到当年。那时斜阳淡淡,余晖倾洒,隔着槐西老屋苍驳的旧窗看过去,有女子自花下款款向他走来。  繁花尽绽芳华,落入眼里,都不如这一笑来得惊艳。他轻轻伸出了手,温柔地靠近那张面孔:蛾眉皓齿,笑容明媚……倏尔光影流转,娇颜蓦地消失不见。他心下一惊,下意识向前抓去,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跌入无底深渊!猛然惊醒,眼前书页被晚风吹动,竟是熬夜累了,伏案入了梦。  犹记那年春来,绿染枝头。
期刊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样才是极致的美。不过,潇湘馆的青竹一定比花还多还美。林黛玉是水做的女儿,见不得花谢,只看着一瓣瓣落红,心里就涌起层层清愁,黛眉微蹙,泪水已凄然而下。风不曾招惹她,宝玉也不曾招惹她,只是眼前的花瓣雨惹哭了她。姹紫嫣红骤然坠下枝头,黛玉受不了这人间别离,只觉得惊心。回头看那一园竹子,亦是泪迹斑斑,玉骨在风中凌乱。  黛玉葬花是我少女时期最喜欢的意境。她哭也让人怜悯,笑也让人喜欢。
期刊
长宁三年冬,玉门关初雪,平西将军叶枕率众人大败敌寇。  得胜归来后,叶枕屏退侍人,解下染着鲜血的战袍,将自己缓缓沉在一池浴汤里。她沐浴时不许人近身伺候,只因她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身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疤。  突然,屏风后传来一声响动。  她猛地睁开双眼,警觉道:“谁?”而后已习惯性地握剑在手。  两声轻咳,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人,墨蓝长衫,边角绣着云纹,看上去是个朝廷命官。“没想到名震齐国的平西将军竟是一位
期刊
云烟缭绕的五云山上,一间古朴的院落里,年轻的施肩吾持卷诵读,只见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手舞足蹈,读到精妙处更是连连赞叹,渐入佳境之时,浑然忘却尘世纷扰。  施肩吾出生于浙江富阳,自幼喜爱读书,只因家贫不能进私塾,便被父母送入道观,既可修行也可读书。清修之地养成了施肩吾儒雅的品性,傲然的风骨。两耳不闻俗事,一心只读诗书,施肩吾的才气渐渐远近皆知。同窗好友相继参加科考,施肩吾虽才华过人,却无意仕途,每日
期刊
落难时的相逢总不免窘迫。彼时,吴蕊仙刚经历一场浩劫,她的丈夫管勋因为反清而亡,走投无路之下,她只能来投奔丈夫的好友冒辟疆。就在来如皋的路上,又遇强匪劫掠,转瞬落魄如斯。曾经甜蜜顺遂的人生,仿佛只是一个旧梦。  当一身缟素的吴蕊仙纤弱袅娜地立在堂前时,清丽面容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憔悴和哀愁。落在冒辟疆的眼里,顿时就令他生出万千怜惜。此时董小宛也才谢世不久,他和吴蕊仙一样,正经历着痛失爱人的伤痛。性情豪爽
期刊
沐九九:少女时期的心动总是莫名其妙。我的一次心动,源于那天阳光正好,我恰好回头,看见他恰好穿了一件我喜欢的白衬衫。当然,他恰好还有一张近乎完美的脸。  阮软:我对他的心动很简单。我们是同桌,我住校,他走读,我帮他记笔记,他给我带零食,由于合作关系良好,我的少女心终于蠢蠢欲动了。  夜色四合,白秋练静伫于河岸,有些痴痴的沉迷。  吸引她心神的,不是如水的夜色、清幽的风景,而是不远处传来的一阵朗朗吟诗
期刊
疾雨过后,三三两两的玉簪花如委顿的蝶翼坠落在窗前的青石阶上。伏在案前的女塾师程蕙英抬眼看了看,但见窗外夜幕深沉,有疏影横斜映在窗纸上,如水墨画般分明。案上,她创作的弹词小说《凤双飞》已完成一半,此刻一缕幽咽箫声顺风飘来,如玉碎江南、杜鹃啼血,让人心生悲切。她放下笔来细细聆听,只一瞬她的心便被疲倦淹没,不可抑制地忆起了早年的深闺生活。  幼年程蕙英生活优渥,出身书香门第的她聪颖好学,能诗善词,喜画山
期刊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襄州城郊的卫宅外,一只灵巧的燕儿正绕梁盘桓,仿佛在催着木门打开,再见那荆钗布裙的女子款款走出,笑叹一声春来。  卫宅里住着姚玉京。许是时日久了,她的风采渐渐被光阴抹去,让人很难相信眼前这形容憔悴的妇人便是昔日姿容卓绝的襄州名妓。想当年,姚玉京微微一笑,不知惹多少男子心迷神醉,其中便有她后来的夫君—卫敬瑜。  姚玉京出身官宦世家,幼习诗书,才貌双绝。及至碧玉年华,却逢时局动荡,其
期刊
水泊梁山,枯老的虬枝在水边横斜,高大的柏木层叠成林,有浅淡天光自云层漏下,微风跳跃在枝梢,带来几声婉转莺啼。  马蹄声渐近,女子勒转缰绳,如花容颜朝这畔风景望来,只见她乌黑的蝉鬓青丝束起,疾驰而来时,马儿扬蹄翻起一阵细尘。她是扈三娘,江湖人称“一丈青”。未上梁山时,她的大名早被梁山众人提及,都道扈家庄的三小姐抡两口日月双刀,最为英雄。  可如今她打马狂奔,心中却满怀小女儿情思。她成为宋江义妹后被许
期刊
日暮向晚,一轮金乌缓缓西坠,整座宫城披上一层浅淡光泽。暮色里的大明宫如同安详威严的老人,带着盛世王朝特有的尊贵之气,落在这片名唤长安的土地上,默然西望。  她坐在廊下,双手托腮,仰头静望。宫楼环水,水面有浮萍朵朵,随波轻荡。垂落的纱帘偶尔拂过她眼前,远处迢迢的宫楼便在刹那间朦胧绰约,犹如梦中幻影。  这皇宫里的一切真像一个梦,她常会这样想。分明世间女子憧憬的一切她生来就有,为何又总觉心底空寂如海。
期刊